放棄年薪七位數offer,清華"90後"博士創業做AI

小學玩編程、本科學計算機、研究生主攻人工智能,畢業於清華大學的田天是正牌的“AI博士”。去年夏天,結束清華九年的學業之後,他放棄年薪高達七位數的大公司offer,在AI發展的滾滾潮流中,踏上創業之旅,搏擊創新浪潮。

放弃年薪七位数offer,清华

田天

田天公司的名字有些特別,“瑞萊智慧”,滿滿的洋範兒,實際是RealAI的音譯。在公司裡,這位“90後”博士擔任CEO,帶領一支年輕的研發團隊,致力於第三代人工智能的技術研究與應用拓展。作為AI初創公司,成立僅一年多,已融資近億元,今年10月以來,接連收穫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和“京津冀-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大賽亞軍榮譽。

第三代人工智能助傳統行業升級

RealAI是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的重點孵化企業,公司核心研發成員是畢業於清華、北大、中科院等院校或來自騰訊、阿里巴巴等公司的年輕算法專家和工程師;並請來“大咖”助陣,清華人工智能研究院首任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張鈸院士與清華人工智能研究院基礎理論研究中心主任朱軍教授都是公司的首席科學家。

放弃年薪七位数offer,清华

RealAI,直譯為“真的AI”,田天解釋,我們意在探索真正的人工智能,即有理解能力、具備人類智能水平的AI。

RealAI的技術優勢在哪裡?還得從理論源頭說起。人工智能技術發展至今,大致可分為兩代模型,第一代是知識驅動的符號模型,第二代是數據驅動的類符號模型。田天介紹,目前,第二代是主流,它主要依賴深度學習技術,但也有瓶頸,以大眾熟知的人臉識別為例,需要成百萬上千萬的人臉圖片以及人臉標籤,才能訓練出一個可用的算法模型,成本非常高,而在工業製造、醫療等領域,收集大規模樣本並標註則非常困難或成本昂貴。

對此,清華人工智能研究院提出“後深度學習時代”概念,首先倡導發展第三代人工智能,即安全、可靠、可信的AI。第三代人工智能的實現有賴於基礎理論層面的創新,最有代表性的貝葉斯深度學習技術,通過結合貝葉斯方法和深度學習,能對數據的不確定性進行建模,由此,可以用更少的樣本和標籤訓練出來效果相似的模型,可謂事半功倍。

RealAI正是採用第三代人工智能技術,推出相應的算法解決方案,目前主要專注於工業製造、金融風控和AI安全三大領域。

眾所周知,在工業製造領域,生產線上的產品最後一道關卡是質檢,只有檢測合格才能出廠使用。但是傳統的人力檢測分時費力,效率較低。

RealAI開發出的算法產品,可用於工業缺陷檢測。田天舉了一個例子,比如,生產太陽能電池板,以往,由質檢員肉眼來觀察產品是否有裂縫、瑕疵等,既消耗人力,又傷害眼睛。現在請來AI幫忙,情況大不一樣,先通過工業相機採集太陽能電池面板的圖像,再利用聰明的AI算法識別圖像異常,尋找缺陷,這種做法既有助於產品出廠標準統一,又能促進產品質量提升。而通過RealAI的貝葉斯生成式模型技術,可以大大降低在這一場景實現AI檢測系統的樣本採集、標註等成本,提高通用性。

放弃年薪七位数offer,清华

在金融領域,RealAI也能為銀行金融機構提升大數據風控能力,通過分析客戶的一些行為數據,來判斷其信用水平,並作出綜合評價。

公司研發團隊曾經通過優化算法模型,將某銀行個人線上貸款產品通過率從10%提升為15%,且保持逾期率不變。田天分析,銀行希望從目前被拒絕掉的尚未貸款的目標人群中尋找潛在客戶,以便完成貸款業務,從而增加業務量,其實難度不低。他們使用了更為先進的算法,採用無偏模型的分析,可以對被拒掉的目標人群進行更加精細的分辨,從而找到真正有價值的信息。

AI防火牆巧辯真假人臉

無論工作還是生活,AI應用似乎無孔不入,但你是否設想過,有一天,人臉解鎖被破解,刷臉支付出現漏洞,甚至自動駕駛汽車被黑客操縱?

田天說,AI安全性不容樂觀,RealAI正是瞄準了這一領域,推出系列解決方案,以期填補人工智能安全的空白。

放弃年薪七位数offer,清华

他們研製了人臉識別漏洞檢測產品。針對刷臉解鎖、刷臉支付、自動駕駛等產品,公司有大量黑客攻擊手段,可以去判斷這些產品是否存在漏洞。RealAI能夠攻破商用手機的人臉識別,是目前唯一通過對抗樣本攻擊商用手機人臉識別成功的案例。田天打了一個比喻,“相當於是我們扮成‘黑客’,主動攻擊這些產品,來找漏洞。”找到問題之後再給出解決方案,提前修補漏洞,讓產品更加安全。

另外,RealAI還利用先進的對抗攻防技術,開發了一款AI防火牆,其原理是,在人臉識別產品的比對人臉圖片之前,先分析圖片看起是否存在惡意偽裝,如果發現黑客攻擊,不會進入後面的比對,相當於把惡意攻擊阻隔在應用之外。

前段時間,一款名為“ZAO”的新應用一夜爆紅,用戶只需上傳自己的照片,就能視頻“換臉”,秒變大牌明星,在影視劇場景中任意穿越。田天透露,自己的公司很早就掌握那項技術,也具備打造類似應用軟件的能力,不過,考慮到侵犯隱私以及安全風險,並沒有推出這樣的產品。他們選擇了另一條道路,做AI安全的守護者,他們的AI防火牆,可發現這些生成的視頻與真實視頻之間的細微差異,能“火眼金睛”地發現假臉,辨明真身。

據測算,在給定測試集的情況下,該公司的AI防火牆假臉識別率約等於99%。目前,RealAI已圍繞這項技術與多家互聯網巨頭企業及部分國家重要部門開展合作。

AI博士放棄名企邀約

田天對計算機的興趣,自小萌生。那時,當教師的父母上課使用電子課件,受此影響,他開始自學演示文稿製作、Flash動畫、網站製作等,還將自學經驗總結出來發表於《大眾軟件》和《電腦報》等報刊,獲得了500多元的稿費。2009年,田天通過全國物理競賽獎項保送至清華,選擇了熱愛的計算機專業,之後一路直博,研究生期間,他還獲得有清華學生最高榮譽之稱的特等獎學金以及“清華大學研究生十佳志願者”和“西貝爾學者”等重磅稱號。

放弃年薪七位数offer,清华

2018年,博士學位在手,一邊是國內外諸多大公司的offer,另一邊是前途未卜的AI創業之路,到底何從選擇,田天內心的天平也曾搖擺。

他轉念一想,自己曾在百度、阿里等知名企業長期實習,對大公司如何運作已有體驗。與此同時,很多業內人士已經認識到第二代算法存在的安全漏洞等問題,急需新技術來解決這些問題。“這是第三代人工智能出場的最好時機。”在與博士生導師朱軍教授、張鈸院士等詳細籌劃後,他思慮清楚,便不再猶豫。

當年7月,剛走出清華校門,田天的公司就成立了,起初,公司只有六七個小夥伴,從尋找辦公場地,到第一次註冊公司、第一次尋找融資、第一次拜訪客戶,一切都是全新的體驗,田天記得,“剛開始大家都是憑藉信念聚集在一塊做這個事情。那時一些看似很簡單的事情,也會查資料,去找人問,每一步都挺不容易。”

雖然是位“90後”CEO,但在朋友同事眼中,田天格外沉穩,目前公司發展在按照他的設想一步一步推進。作為創始人,除了準確佈局,把握技術路線外,他還要處理很多日常的瑣事,田天開玩笑,“大腦幾乎24小時出於備戰狀態。”他的時間被分割成兩半,白天忙於公司管理,晚上則靜下心來再鑽研技術路線和產品方向,加班成了家常便飯。田天早出晚歸,在另外一個公司上班的女朋友也經常幹到晚上11點才下班,兩個人在各自崗位上為理想打拼。

好在,公司發展勢頭強勁,今年1月,就拿到第一筆數千萬元融資。目前,公司規模已發展到50多人,其中20多人是算法研究人員,三分之一是工程開發人員,另外還有員工專門負責產品、市場拓展等。

清華求學時,田天還有另一個標籤——“非典型學霸”,在學術之外,他還嘗試過公益和文藝路線,曾經學習跳水、傳統禮射、日語和俄語,參加校園義務講解、校史宣講、校史館服務,併成為故宮志願者一員,向中外遊客講述紫荊城鐘錶的傳奇。

正是這些多彩的活動、豐富的體驗以及形形色色的同行者,讓田天在規劃職業路徑時多了幾分情懷,“我會經常思考,到底做什麼才算真正有價值。”在這位理工男的內心深處,利用自己的AI技術優勢,讓世界因自己而變得更加美好,是值得付出心血孜孜探索的青春旅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