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罵男主是徐志摩的人,根本就沒看明白《大約在冬季》這個故事

最近,馬思純的眼淚有點多。

那些罵男主是徐志摩的人,根本就沒看明白《大約在冬季》這個故事

《我就是演員之巔峰對決》接連三期都哭得停不下來,馬思純發誓不要再哭了,結果第四期她差點被背過氣去,還因被問到你談過這樣的戀愛嗎?那句忍不住抽泣的"我談過"而被很多人津津樂道。

那些罵男主是徐志摩的人,根本就沒看明白《大約在冬季》這個故事

這哭功在新電影《大約在冬季》裡延續了下去。但如果因為影片中安然(馬思純飾)斷了線般的眼淚就斷定男主齊嘯(霍建華飾)是"當代徐志摩",那就太武斷了。

換言之,《大約在冬季》其實是一個心如烈火的女子和一個成熟男人面對現實與愛情的抉擇故事。

那些罵男主是徐志摩的人,根本就沒看明白《大約在冬季》這個故事

不信,我們來看看故事梗概。

1991年的冬天,北師大才女安然在齊秦的演唱會上偶遇臺灣帥氣攝影師齊嘯。當安然踩到椅子上拼命揮舞圍巾為偶像吶喊時,齊嘯的鏡頭定格了這美好的一瞬,也為愛情的萌芽做了記錄。

那些罵男主是徐志摩的人,根本就沒看明白《大約在冬季》這個故事

那之後,經歷了分手、離婚等種種狀況的齊嘯,曾三度向安然表白,但又陰差陽錯痛失所愛。以齊秦的演唱會開始,又以齊秦的演唱會收尾,這場不算完美的愛情裡,最大的完美是兩個人沒有太多抱怨,反而都因為曾經的相愛而感恩。

有不少觀眾覺得齊嘯就是當代的徐志摩,在婚姻與愛情的選擇題中滑向"渣男"深淵的另一端。當年徐志摩在結識了林徽因之後,向髮妻張幼儀提出了離婚。與林徽因相戀無果,卻又陷入了與陸小曼之間的愛情,拋棄妻子也要追尋愛情的徐志摩,從不曾因自己浪漫主義的才情而除去身上"渣男"的烙印。

而《大約在冬季》中,齊嘯在與妻子離婚後,又回頭想要找回與女主安然之間的感情,卻被前妻與孩子束縛住手腳,終究為了前妻和孩子而再次離開安然。於是不少人將齊嘯與徐志摩類比,不同之處只是徐志摩毅然決然的離婚,而齊嘯在離婚後依然藕斷絲連。

徐志摩的不負責任對張幼儀而言是渣,齊嘯的負責任對安然而言似乎同樣是渣。然而有網友犀利指出的那樣:如果你認為齊嘯是渣男,那麼恭喜你,你還年輕!

那些罵男主是徐志摩的人,根本就沒看明白《大約在冬季》這個故事

批判齊嘯的觀眾在看完《大約在冬季》後,都吐槽懦弱,在面對奮不顧身又純粹愛著自己的安然時幾度退縮,傷了這個女孩火熱的心。

那些罵男主是徐志摩的人,根本就沒看明白《大約在冬季》這個故事

但在這個邏輯後,不可忽略的一點是,安然和齊嘯之間有著十餘歲的年齡差。當校園少女安然沉浸在愛情的純真美好中時,齊嘯的肩上早就擔起了家庭和事業的重擔。

梳理兩個人的三次擦肩而過,或許能幫我們理清齊嘯到底是不是當代的徐志摩。

那些罵男主是徐志摩的人,根本就沒看明白《大約在冬季》這個故事

第一次在面對哥哥鋃鐺入獄、父親中風的危機時,齊嘯邊吐露愛意邊不捨離去。安然卻沒給愛人信任和支持,反而任性地告訴齊嘯,如果離開倆人就不要再見面了。愛情與親情孰輕孰重,其實很難衡量,很難想象這樣幼稚又不通情理的話會從才女加乖乖女的安然口中說出。

這是兩個人感情遭遇的第一次危機,沒有選擇,齊嘯用親情做理由犧牲了愛情。換做是你,一個成年人會有別的選擇麼?所以,這或許只是安然太理想化了,以為愛情能取代所有。

那些罵男主是徐志摩的人,根本就沒看明白《大約在冬季》這個故事

第二次,齊嘯好不容易捱到哥哥出獄,有人可以分擔對父親的照料。斷了和前妻的糾葛,安頓了兩歲的孩子,和安然在事業上有了巨大差距的齊嘯鼓足勇氣追愛到北京。可好景不長,在前妻的"隱婚風波"裡,孩子和老父親也被各種騷擾,齊嘯再次面臨選擇。

那些罵男主是徐志摩的人,根本就沒看明白《大約在冬季》這個故事

第三次,終於從前妻口中得知了所有真相,齊嘯再一次奔赴北京,想挽回這段感情,但安然卻等不起了。

很多人說齊嘯渣,無非是因為他給不起幸福卻又不斷在送廉價的希望,讓人難忘舊情。

那些罵男主是徐志摩的人,根本就沒看明白《大約在冬季》這個故事

那些罵男主是徐志摩的人,根本就沒看明白《大約在冬季》這個故事

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看男主齊嘯。母親遠走他鄉,哥哥鋃鐺入獄,父親中風無人照料之際,他果斷放棄北京發展得如日中天的事業回到病床前,做了個端茶遞飯的孝子,又為了讓父親高興,委屈自己娶了不愛的女人,這樣隱忍有擔當的男人,哪裡會是徐志摩的翻版。

在一段不幸福的婚姻生活裡,妻子轉身離開,齊嘯沒有因此抱怨生活,繼續選擇盡孝和做一個好父親,好不容易衝破了生活的藩籬,想紅塵作伴活得瀟瀟灑灑,卻不想又一次次遭遇女友的"逼宮",就沒人想為這個男人鳴個不平?

即使已經看透自己和安然的差距,但仍然選擇飛蛾撲火般飛到北京做爭取和挽回,如果這樣的男人還不算勇敢,那真是太難了。

那些罵男主是徐志摩的人,根本就沒看明白《大約在冬季》這個故事

《大約在冬季》的故事不能用想當然的眼光來看。在安然和齊嘯的感情世界裡,原本也沒有那麼明晰的是非對錯。無非是少女憧憬的愛情敗給了成年人現實的取捨。簡言之,你不能因為安然愛的熱烈,就要求所有人都跟著瘋狂。

無牽無掛又願意追逐飛蛾撲火般的安然輸得起,不代表揹負著親情重擔的齊嘯能給得起。成年人的世界裡原本就沒那麼多非黑即白,太多無奈撐起的斑駁色彩裡要不起安然的絢爛,無非如此。

那些罵男主是徐志摩的人,根本就沒看明白《大約在冬季》這個故事

安然要的只是愛情,而齊嘯卻要兼顧親情和責任,如果說自私,這可能是齊嘯最"自私"的地方,但這點恰巧是這個人物的真實和可愛之處。

愛情敗給了現實本來該是這倆人糾葛了28年的故事給人最大的啟示。但很多人卻沉浸在安然情感的狂歡和對齊嘯的鞭撻中無法自拔,實在是有點淺看了這個故事的深意。

年少時代,我們會為書中煽情的語句落淚,會為對方的一個許諾欣喜,會為了給對方驚喜而放棄所有。這是浪漫是情調是心甘情願的付出。

那些罵男主是徐志摩的人,根本就沒看明白《大約在冬季》這個故事

但等被撲面而來的生活重擔壓彎了腰,不是每個人都有資格任性。除了愛情,生存、親情和責任會讓人不得不做出相反的選擇,不是不愛,只是有時放手可能是對愛人更負責。

所以,其實不是齊嘯渣,是錯過了終究就錯過了,強求回來的相聚註定只是下次背道而馳的註腳罷了。

可惜,這些年少和自詡勇敢的安然不願相信和接受,被帶偏了節奏的齊嘯想奮力一搏,最後卻發現不過是徒然。

那些罵男主是徐志摩的人,根本就沒看明白《大約在冬季》這個故事

有人說,喜歡是放肆,而愛是剋制。這樣算下來,安然對齊嘯大約喜歡更多一點,離愛還遠。在陽明山下齊嘯曾對安然說不能再自私下去想因此放手,原本可以是剋制的愛,但可惜沒能堅持住。如果硬要說渣,這大概是齊嘯最渣的一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