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進紀錄片評上米其林的泰國曼谷街頭3家特色小店美食攻略

拍進紀錄片評上米其林的泰國曼谷街頭3家特色小店美食攻略

燒得黑黝黝的灶臺,坑坑窪窪的鍋爐、大功率的電風扇吹得嘩啦響。還有簡陋的桌椅,直通路邊的大廳,以及完全展現在你眼前的“廚房”……沒錯,就是這樣簡陋檔口裡出品了讓人歎服的美味,也只有在這裡,最能感受純粹的食物之美。本期,就來看看這3家拍進紀錄片的街頭美食小店吧。

熱炒界的天才莫扎特

「痣姐熱炒」

痣姐是這一季曼谷街頭美食中的靈魂人物,剛剛揭曉的2019泰國米其林指南,痣姐依舊入圍。對於痣姐來說,工作是她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件事。一站上料理臺,就必須全神貫注,因為她將要做給你吃的是最好的料理。

拍進紀錄片評上米其林的泰國曼谷街頭3家特色小店美食攻略

和其他街頭小吃攤主一樣,痣姐出身貧苦,歷經變故,但最終白手起家。他們料理的初衷是為了養活自己,但卻因為多年的辛勤打磨練就了一身精湛廚藝,也為他們的人生帶來了轉機。

拍進紀錄片評上米其林的泰國曼谷街頭3家特色小店美食攻略

煎蛋卷在泰國是道很家常的菜,這個菜也是知行攝旅行的最愛之一。痣姐賦予了煎蛋卷新的活力。她用獨門絕活把炒鍋燒的滾燙,這樣就能把蛋卷做得很輕盈,裡面是滿到要爆出來的大塊蟹肉。

拍進紀錄片評上米其林的泰國曼谷街頭3家特色小店美食攻略

拍進紀錄片評上米其林的泰國曼谷街頭3家特色小店美食攻略

今天的痣姐熱炒已經有多達100多種菜式,但那幾款經典招牌是一定不能錯過的。片中有一句說得很好,“她不需要米其林星級,得到米其林一星只是告訴全世界,她是多厲害、多偉大的大廚”。

痣姐招牌菜

拍進紀錄片評上米其林的泰國曼谷街頭3家特色小店美食攻略

幹炒冬陰

拍進紀錄片評上米其林的泰國曼谷街頭3家特色小店美食攻略

黃金蛋包蟹

拍進紀錄片評上米其林的泰國曼谷街頭3家特色小店美食攻略

醉貓炒河粉

拍進紀錄片評上米其林的泰國曼谷街頭3家特色小店美食攻略

海鮮幹粥

拍進紀錄片評上米其林的泰國曼谷街頭3家特色小店美食攻略

冬陰湯



素逸坤的那碗麵

「叉燒手工雞蛋麵」

因為Sukhumvit Soi 38整頓的原因,很多本地食客和旅遊者們都在尋找他們所熟知的那些當地小吃檔,這其中有一家就是Famous Ba Mee (雲吞麵)。

拍進紀錄片評上米其林的泰國曼谷街頭3家特色小店美食攻略

開了三十幾年的麵攤,因為路段整頓的原因無法繼續經營,但卻因為客人的一再要求重新開張。一碗麵60泰銖,客人卻願意花300泰銖搭出租車來吃。

拍進紀錄片評上米其林的泰國曼谷街頭3家特色小店美食攻略

拍進紀錄片評上米其林的泰國曼谷街頭3家特色小店美食攻略

炸過再烤的叉燒,柔滑又帶著奶油香的雞蛋麵,還加了餛飩和青菜。在消失的那段時間,他們應客人的要求,經常會為一些客人開私房小灶。甚至在很多的美食網站上都找不到他家的地址,而是需要配合谷歌地圖來查詢。

拍進紀錄片評上米其林的泰國曼谷街頭3家特色小店美食攻略

拍進紀錄片評上米其林的泰國曼谷街頭3家特色小店美食攻略

不管去哪裡都要吃一碗的

「傑貝咖喱」

老闆JAY CHIA是一位中國華僑,70多年前他們舉家遷往泰國,傑貝是她父親的名字。Jek Pui Curry就開在唐人街Charoen Kung Road和Mangkon Road十字路口。

拍進紀錄片評上米其林的泰國曼谷街頭3家特色小店美食攻略

Jek Pui Curry無疑是老城區居民和外國觀光客最愛排隊的名店之一。每天在咖喱餐車旁會擺上20張紅色板凳,大家排排坐吃咖喱,再加上大排長龍的食客隊伍,這特殊的小吃檔場景,經常為外國遊客稱為“紅板凳餐廳”。

拍進紀錄片評上米其林的泰國曼谷街頭3家特色小店美食攻略

拍進紀錄片評上米其林的泰國曼谷街頭3家特色小店美食攻略

JAY CHIA 13歲就開始幫助家裡的咖喱鋪子,幫助父親開發了除豬肉、牛肉之外的咖喱食譜。在曼谷,咖喱是不可或缺的國民美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做法,但是做咖喱是件很費時的事情,所以現在越來越少人自己做咖喱。對於住在附近的人來說,傑貝咖喱就是他們童年的回憶。

拍進紀錄片評上米其林的泰國曼谷街頭3家特色小店美食攻略

拍進紀錄片評上米其林的泰國曼谷街頭3家特色小店美食攻略

傑貝的咖喱很順口溫和,用了蒜頭、紅蔥頭、辣椒,再配上泰式臘腸和爽口的青瓜片,讓人胃口大開。如果你去的不早又不夠巧,那麼店家最招牌的「黃咖喱豬肉飯」和「綠咖喱雞肉飯」可能早早就賣完了。

用痣姐的一句話來做結尾

“炭火和鐵鍋就是我的信念,

它們教我變得聰明,教我變勇敢,

所以只要我還有體力的一天,

就會繼續做菜‘

這就是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