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冪談原生家庭:“我永遠不會對自己的孩子說這幾句話。”

01

今年的一檔綜藝《密室大逃脫》,策劃了一起有關家庭教育的主題。

節目組在牆上的畫框中,寫了5句話——

楊冪談原生家庭:“我永遠不會對自己的孩子說這幾句話。”

作為節目嘉賓之一的楊冪當場表示:“我這輩子,都不會對孩子說這種傷人的話。”

楊冪談原生家庭:“我永遠不會對自己的孩子說這幾句話。”

她認為,父母要尊重孩子的選擇,因為孩子也是個獨立的個體。

楊冪談原生家庭:“我永遠不會對自己的孩子說這幾句話。”

父母的行為和態度,其實在無形之中就塑造著孩子的自我價值。

一個人的自我價值感越高,他就越自信、越快樂;反之,則會自卑、討好、不自信。

而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就源自於他能夠獲得多少愛。

黃磊的女兒黃多多,打耳洞、染髮、化妝,她活得比許多孩子都要優秀、從容、自信。

這就是因為黃磊孫莉的愛,給了她底氣。

楊冪談原生家庭:“我永遠不會對自己的孩子說這幾句話。”

羅被愛滋養著長大的孩子,比誰都要活得自信。

02

曾經看過一個節目。

明星霍建華在其中提及,他的父母很早就離婚了。

父母失敗的婚姻,導致霍建華缺乏安全感,並對結婚感情充滿了懷疑和牴觸。

他和林心如,從相識到到結婚,他從害怕到糾結,到最後步入婚姻的殿堂,花了十年。

楊冪談原生家庭:“我永遠不會對自己的孩子說這幾句話。”

現實中,許多人無法處理好親密關係,也是源於不完整的原生家庭。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感情,影響著孩子的親密關係。

所以說,父母恩愛,才是最好的家教。

只有曾經感受過愛,孩子長大後才知道應該如何去愛,不至於在垃圾桶裡找伴侶。

楊冪談原生家庭:“我永遠不會對自己的孩子說這幾句話。”

03

我們許多人都希望走出父母的影子,卻終其一生也無法擺脫。

“小龍女”吳卓林輟學、抽菸、自殘、和同性戀人領證……十分叛逆,但這都是她的母親吳綺莉教的。

吳綺莉父母離異,從小缺乏足夠的關愛,形成固執偏激的性子。

遇到成龍後,她不顧一切地生下吳卓林,卻也讓女兒在一個支離破碎的“家”里長大。

吳綺莉沒有在原生家庭得到半點好的引導,於是有了她如今的落魄,這份悲劇如今又遺傳到女兒身上。

楊冪談原生家庭:“我永遠不會對自己的孩子說這幾句話。”

弗蘭克·卡德勒說:“生命中最不幸的一個事實是,我們所遭遇的第一個重大磨難多來自家庭,並且這種磨難是可以遺傳的。”

原生家庭影響一個人的價值感的形成,影響其未來婚姻關係、人生格局。

而這個人本身又會成為TA孩子的原生家庭,影響著下一代,而下一代會不自覺地複製原生家庭展現給他們的模樣。

楊冪談原生家庭:“我永遠不會對自己的孩子說這幾句話。”

然而,心理學引出“原生家庭”,是要幫助人瞭解自己、理解他人,而不是用來批判和怨恨。

正如東野圭吾所言:“悲觀也沒用,誰都想生在好人家,可無法選擇父母。發給你什麼樣的牌,你就只能儘量打好它。”

如果我們當真成長在不幸的原生家庭,與其一直指責、抱怨父母,活在過去的陰影中,不如主動掌控自己的生活。

楊冪談原生家庭:“我永遠不會對自己的孩子說這幾句話。”

伊能靜曾在一個節目中表示:“走過原生家庭,不是要和家庭和解,更重要的是跟自己和解,不要放棄愛自己。”

當你不再執著於過去的不幸,才能拿出獨立的身份與力量。

放下傷痛,踏實地經營自己的人生。

等到你實現人生理想,或許傷痛仍在,但是你感受到更多的是對自己成功的慰籍,是對自身突破了父母認知天花板的欣然。

楊冪談原生家庭:“我永遠不會對自己的孩子說這幾句話。”

如果你沒有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那麼就用自己的雙手,將原生家庭欠你的,一點點地找回來。

讓悲劇的輪迴,在你身上停止;給你的下一代,開啟全新的幸福輪迴。

想要了解更多專業、好玩、實用的心理學知識,歡迎右上角點擊【關注】,【泛心理課堂】專注為您推送心理學精選內容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