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黛爾的生活》:兩位女主截然不同命運背後關於女性成長的思考

前言:電影《阿黛爾的生活》是一部法國同性愛情題材電影。電影於2013年上映,至今在豆瓣上保持著8.4分的高分評價。

影片獲得了第66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第71屆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第39屆法國凱撒大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最佳攝影等多項提名。

故事講述了女孩阿黛爾一段如火如荼的愛情故事,阿黛爾是一個漂亮的高中生,所有的男孩都喜歡她,可是她卻感受不到任何欣喜,她漸漸的發現自己並不喜歡男生,卻又無法認同自己。

直到認識了藍眼睛藍頭髮艾瑪,因為艾瑪的鼓勵和自信讓她漸漸愛上了艾瑪,卻在後來因為過度依賴、不求改變漸漸失去了艾瑪,最終與艾瑪分手後,仍然流連在那顆艾瑪為她畫過素描,親吻過她的樹下打著盹,做著夢,無法自拔。

艾瑪是一個獨立自主、有夢想有追求,從開始就懂得剋制和計劃的女孩。在和阿黛爾一起的幾年裡,艾瑪的事業蒸蒸日上,變得成熟、有魅力。艾瑪成功的舉辦了畫展。即使和阿黛爾分手,但她很快的走出陰霾,她的朋友依舊很多,最終有了自己溫馨的家庭。

兩個女孩的人生軌跡為什麼會在相遇後,又彼此越走越遠?

在我看來,她們兩人的命運在電影的開頭就已經註定,阿黛爾的出軌只是她們分手的導火索。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兩人內心世界的極大不同。基於《阿黛爾的生活》,本文我想談談關於女性成長成熟的三點思考。

《阿黛爾的生活》:兩位女主截然不同命運背後關於女性成長的思考

01 女主阿黛爾以悲劇分手的內在因素:依賴型人格、不求改變、精神世界空虛

首先,阿黛爾是一個沒有自我,依賴性很強的人,對自己的生活沒有規劃,害怕周圍的人對她的言論,精神世界極度空虛。極度空虛的人,為了迎合別人喜好,會想盡辦法討取對方的歡心。

在電影的開頭她依賴朋友給她意見,班上的一個男生非常喜歡阿黛爾,她的朋友說「你應該和他談戀愛,他很帥又喜歡你。」,所以她便開始和那個男生約會,男生親吻她的時候,她沒有絲毫感覺卻依舊佯裝開心。

在後來與艾瑪相戀的過程中,扮演的依然是一個隨叫隨到,百依百順的角色。阿黛爾為了艾瑪的藝術甘願當她的模特,因為艾瑪喜歡藍色,所以在所有重要場合中阿黛爾都穿著藍色的禮服或者衣服。

朋友聚會的時候不斷服務著艾瑪的朋友,完全無法融入她們的交談之中。但是她不知道的是一個沒有自我靈魂的人終不會讓人愛的長久。

阿黛爾最終和艾瑪悲劇分手且無法走出的內在原因就是她太過依賴對方,錯誤的認為只要為對方不斷犧牲真愛就不會離去。

《阿黛爾的生活》:兩位女主截然不同命運背後關於女性成長的思考

再者,阿黛爾不求改變,精神世界的空虛也是導致她以悲劇分手的重要原因。

在電影裡,阿黛爾成年之後的世界全是圍繞著艾瑪,除了愛情,她無事可做。阿黛爾是個幼兒園教師,但是在教學過程中,阿黛爾的眼神完全是渙散的、遊離的、漠不關心,正如她還是學生時代上課時的神情。在整個電影裡,阿黛爾都沒有表現出精神世界的追求,全是空虛、茫然、無知。

在家庭聚會上,當艾瑪的朋友聊著藝術、畫家,阿黛爾一臉木納,完全不知道對方說的是什麼東西。一直低頭忙著為每一個人分發食物,根本不敢讓自己停下來,生怕和艾瑪的朋友有眼神交流。

阿黛爾並不是沒有才華,艾瑪主動向畫廊老闆介紹阿黛爾,說阿黛爾的寫作寫得很好,但是阿黛爾一味推辭否認,並且拒絕再進行下一步交流。宴會結束後,艾瑪再次鼓勵阿黛爾進行寫作,希望她能通過寫作更開心,但阿黛爾說「和你在一起我就很開心了」,再次拒絕溝通,拒絕改變。

簡而言之,阿黛爾精神世界空虛,從沒想過自己的未來其實有更多的可能性。阿黛爾把穩定當作生活的保障,不願意施展自己的才華,從未想過改變自己,改變生活,完全依靠著對艾瑪的愛而生活。這些這一切恰恰最終造成了艾瑪的離開。

《阿黛爾的生活》:兩位女主截然不同命運背後關於女性成長的思考

02 女主艾瑪成功命運的內在因素:獨立自主、不斷進步、有夢想有追求

首先在電影中,艾瑪時刻都表現著獨立自主的性格,對自己的愛人和愛好的選擇都有著明確的標準。

艾瑪是和阿黛爾完全不一樣的女性,幾乎就是一種阿黛爾的對立面形式的存在。阿黛爾初見艾瑪的時候,艾瑪就勇敢的和自己喜歡的女孩搭著肩走在街上,完全不顧旁人異樣的眼光。當她與阿黛爾相戀時,就大方的把阿黛爾介紹給自己的家人,在後來的家庭聚會中,艾瑪也是不斷的向朋友們介紹阿黛爾,並且誇讚她的賢惠和才華。

剛認識阿黛爾的時候,艾瑪就開心地訴說著自己在學習的「美的藝術」和「薩特的責任論」,表現出了艾瑪對藝術的獨到見解與執著追求。

其次艾瑪對事業也有著自己的追求,對自己有正確認知,明確自己除了對愛的渴求,也更渴望精神世界的共鳴。

對阿黛爾心動的瞬間就是因為在她們倆談論這藝術時,阿黛爾隨口問了一句「為什麼沒有醜的藝術」。這問題看似簡單實則高深,讓艾瑪對阿黛爾另眼相看。

和阿黛爾在一起的幾年時間裡,艾瑪不斷髮展自己的事業,成功地舉辦個人畫展。可是艾瑪和阿黛爾之間漸漸的沒有了話題,找不到精神世界上的共鳴。在家庭聚會上,艾瑪不斷的想讓阿黛爾加入她和朋友之間的談話,但最終發現這不過是一場徒勞,也是艾瑪對阿黛爾失望的開始。

導演採用了法國特有的浪漫主義色彩,刻畫了兩個女主間的不同個性,讓觀眾感到了強烈的反差,這也示意著她們倆人的不同抉擇和命運,她們已經不可能在一起。

《阿黛爾的生活》:兩位女主截然不同命運背後關於女性成長的思考

03 基於《阿黛爾的生活》兩個女主角截然不同的兩種命運,我談談關於女性成長的三點思考:

整個《阿黛爾的生活》影片,阿黛爾的表現一直都是迷茫無助,很少開懷大笑,每每哭泣時也讓觀眾覺得沉重絕望,而艾瑪卻恰恰相反,她陽光爽朗,開心就笑,傷心時也儘量剋制自己的情緒。我們每個女生都會面臨著相似的問題或挫折,以不同的方式應對它們決定了我們不同的命運。

從阿黛爾和艾瑪不同命運的反思結合我自己的工作生活經歷,談談關於女性成長的三點思考:

1 過度依賴只會讓別人感到壓力,獨立自主才能實現自我價值

不管是電影裡還是生活中,都不缺依賴型人格的人。他們缺乏獨立性,感到自己無助、無能和缺乏精力,深怕被人遺棄 。將自己的需求依附於別人,過分順從於別人意志,要求和容忍他人安排自己的生活 。

但是誰能讓我們永遠依賴呢?即使是疼愛我們的父母,終將也有老去無能為力的一天。事實上,我們都在跟著時間和社會向前走,會不斷的面臨新的朋友、新的風景、新的故事,誰也沒辦法承諾成為一個人永遠的依靠。

陳寶蓮曾經是紅極一時的香港女星,讓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在29歲選擇了自殺,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她的死因一度引發人們的各種猜測,最後終於在她的遺書中得到了真相:我需要一個能哄我、愛我、寵我,讓我可以盡情依賴的男人。

然而她遇到都不是她可以依靠的男人。她愛上一個大他四十多歲的富豪男人,要求他只能對她一個人好。一個富豪身邊怎麼可能只有她一個女人出現?陳寶蓮吃醋、賭氣、發瘋似的找他、等他、糾纏他。這樣的女人相信沒有男人能夠受得了。

陳寶蓮的愛看似轟轟烈烈,感天動地。實際上,它只是一種極其過激的依賴。

《阿黛爾的生活》:兩位女主截然不同命運背後關於女性成長的思考

過度的依賴對方,只會讓對方覺得壓抑和窒息。我們都要學著長大獨立面對困難,自己做決定做選擇。

我們每個人都是單獨的個體,只有內心真正的獨立起來才能更泰然的面對這個世界。當生活不如意環境變得糟糕時,我們的內心依然能夠冷靜、堅強、理性的思考,而不是越陷越深。

2 不求上進導致命運越來越悲慘,改變自己才能改變命運

社會環境不會永遠停留在同一個水平上。當整個社會在進步時,一個人如果乞求一層不變,渴望穩定就是「不進則退」。

正如魯迅先生所言「不滿是向上的車輪」。特別是在科技突飛猛進的時代,人類的大部分工作都能被機器替代。

大家一定都還記得2018年1月份的唐山市高速收費員的話「我36歲了,除了收費啥也不會」「我們把青春都耗在這裡,我也學不了東西了」。

《阿黛爾的生活》:兩位女主截然不同命運背後關於女性成長的思考

本來實質上道路可以變得更平坦,過往車輛也不用再交費,無論從時間還是金錢上這都是一件利民的好事。但是卻遭到了收費站工作人員的反對,因為撤銷收費站也就意味著他們失去了工作。

在我看來,許多年過30歲的人害怕被辭退,說自己只會目前崗位上的東西,恰恰是因為在整個青春年華里他們都不求上進。以為當前的工作可以做一輩子,甚至認為老闆一輩子都不會辭退自己,自己是在抱著一個「鐵飯碗」過活。但社會第一批淘汰的,一定是不思進取,早早停止學習的人。

在生活、職場中,變化才是永恆不變的。企業很可能明天就面臨破產,意外很可能比明天先到。只有不斷的改變自己,才能適應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我們常說有的人走著走著就遠了,其實就是因為人家一直在學習,跟著甚至超越時代的步伐,而我們卻愜意的原地踏步。

3 貧乏的精神世界猶如在黑暗中前行,目標才是照亮人生之路的明燈

我以前不愛看書,是個十足的宅女。自然我也不知道我的人生目標是什麼的,得過且過似乎沒什麼不好,畢竟這樣的生活看起來是那麼的「輕鬆」。

大學畢業,同學們考研的考研,找工作的找工作,很多甚至在北上廣找到了自己心儀的工作。而我每天還是像無頭蒼蠅一樣投簡歷,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想找個什麼樣的工作,更不知道自己能勝任什麼工作。每天都變得十分焦慮暴躁。

幾年後,發現自己和同學們的差距越來越遠。那些有目標的同學在工作單位裡做的有聲有色,遊刃有餘,而我還是渾渾噩噩地生活,就像籠罩在巨大的黑暗之中。

直到一個學長對我說「你多看書,找找目標」。

從那以後,下了班沒事我就捧著一本書來看。那兩年是我買書買的最頻繁的兩年。

從《人性的缺點》到《紅樓夢》到《計算機網絡》我都在看。雖然很多都理解不了,但是我的精神世界在慢慢的變得充實。等我再次結交到新朋友的時候,他們驚歎於我的閱讀量,驚歎於我比其他女生有更豐富的精神世界,而不是腦子裡只有化妝品、衣服品牌。

我也漸漸的覺得我的生活變得有趣起來,我可以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我對自己的未來也感到更加的自信樂觀。

人最重要的事不是現在站在何處,而是你今後朝向的方向。只要有方向有目標,就不怕路遠。

迷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直迷茫無法自拔。而目標恰恰是我們衝破迷茫走出黑暗的重要明燈。有了目標就相當於把命運緊緊地握在自己手裡,就如同艾瑪一樣。

結語:《阿黛爾的生活》片長三個小時,看到阿黛爾一次次的絕望無助真的非常痛心,同時又佩服艾瑪的獨立果敢,兩個人的命運不斷的抨擊著我的精神世界。隨著電影情節的娓娓道來,漸漸的明白兩人不同命運的原因。

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個性,但是沒有人能夠保證自己的能一生一帆風順。當我們面對坎坷不平,是自怨自艾還是迎難而上便決定了我們生活不同的軌跡。所以我們要做的應該是向艾瑪而不是阿黛爾學習,不依賴他人獨立自主,為了目標而奮鬥不斷精進自己,充實自己的內心世界。等到時機到來,我們也能發光發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