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口上的豬還能飛多久?

今年以來,“二師兄”身價飛漲,猶如遇上了風口,直飛天宮。尤其在國慶假期回來後,豬肉價格出現了兩輪上漲高峰,累計漲幅高達45%,讓廣大群眾驚呼吃不起豬肉。其中,10月30日,全國瘦肉型豬出欄均價達到40.44元/公斤,廣東、廣西、浙江和江西四省衝破44元/公斤,其中廣東和浙江局地高價已至46元/公斤左右。在豬肉價格不斷上漲、廣大群眾叫苦連天的時候,最近似乎有好消息傳來,豬肉價格開始下跌了,這消息真是久旱逢甘霖啊!

風口上的豬還能飛多久?

圖1 豬肉價格消息 資料來源:通達信軟件

目前國內豬價較一週前的38元/公斤以上價位累計下跌3元/公斤,較10月末40.4元/公斤的階段性高點已累計下跌超5元/公斤。當前北方多省已跌至34元/公斤以下。隨著南北價差再次加大,北方低價豬源流入增多,疊加凍品庫存入市衝擊,南方高價區也出現不同程度陸續走跌,福建、江西、湖南、廣西豬價從上週的42-43元/公斤跌至當前的38-39元/公斤水平,前期最高價的廣東已持續回落至40元/公斤左右。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發佈的國內瘦肉型白條豬肉出廠價格監測週報也顯示,2019年第45周(即11月4日-11月8日),豬肉價格不但連續環比下跌,而且跌幅有所擴大,16省(直轄市)瘦肉型白條豬肉出廠價格總指數的周平均值為每公斤51.01元,環比跌3.6%。

風口上的豬還能飛多久?

表1 豬肉價格近期走勢 資料來源:搜豬網

臨近年底消費旺季,肉價為何不漲反跌?

分析近期豬肉價格下跌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終端消費不佳所致。由於前期豬價上漲過猛,但市場零售肉價卻沒能跟上上漲步伐,體現出終端對於高肉價的牴觸情緒。此外,進入冬季後,由於北方天氣寒冷,豬很容易在冷應激的環境下出現呼吸道類疾病或腸道疾病,這些常見病也會造成生豬死亡率提高。因此近期東北部分地區豬病高發,養殖戶也提高了生豬出欄速度,因此造成局部性下跌。除需求難以支撐高價外,市場前期存人為炒作或也是近期價格下行的主因。前期豬價快速上漲的過程中,市場有人為的生豬押欄,豬肉囤貨情況。該出的豬和該賣的肉沒有推向市場,所以在當下價格上漲乏力之後,這些豬和肉開始集中出貨,因此造成市場一度供應量增長,價格下滑。

在市場自身調節的基礎上,近期從國家到地方對於豬肉保供政策的相繼出臺,也成功為豬價“降溫”。據證券時報消息,僅今年9月,國家各相關部門就曾發佈關於穩定生豬生產和豬肉保供穩價相關舉措十餘次。而據海關統計,今年前三季度,我國進口豬肉達132.6萬噸,同比大幅增加43.6%。11月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要落實好省負總責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繼續多措並舉恢復生豬生產,深入清理各地不合理禁養規定,利用北方玉米豐收等條件更好保障南方養豬大省飼料供應,發揮好儲備調節作用,促進禽肉、牛羊肉等生產,確保市場供應,規範市場秩序,遏制部分產品價格過快上漲勢頭。

風口上的豬還能飛多久?

產能大擴張,豬週期將結束?

據公告,11月11日,以飼料業務起家的傲農生物公告擬投資3720萬元合作設立吉安市傲源養殖有限公司,作為《租賃意向協議》下新建豬場的承租方,開展生豬養殖及銷售等業務。10月末以來,該公司已相繼公告將投資8000萬元設立濱州傲農現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並向建德市鑫欣生豬養殖有限公司增資5200萬元。11月14日,康達爾(000048)公告與廣東省梅州市農業農村局簽署了《康達爾梅州市年出欄60萬頭生豬產業鏈項目投資框架協議》,投資金額共約15億元。而早在今年6月,天邦股份就曾公告與浙農發集團擬合作在5年之內建成年出欄500萬頭生豬的產業基地。

大批產能項目的上馬是否已迅速看到實效?國內生豬市場11月遇冷,是否也與供應端產能恢復相關?“目前國內生豬供給端產能恢復不明顯,也不可能那麼快。”溫氏股份董秘梅錦方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雖然前期已有眾多公司佈局產能,但到具體落地還是會有時間差,基本在供給端看到時效需要到明年。牧原股份董秘秦軍採訪時也表示,雖然公司已成立子公司、擴大產能,但從建設到產生產能仍需要一段時間,相關產能應該會在明年下半年甚至後年才能形成。他表示,近幾個月國內能繁母豬數據仍然維持下降態勢,所以各家補充的產能短期不會對豬價形成大的影響。當前市場供需差異依然較大,缺豬現象仍舊明顯。卓創生豬分析師張莉莉也稱,生豬市場目前供應端缺口依然很難補足。豬都有生長週期,沒有到那個時間,怎樣都補不回來。目前市場上的生豬,都是10-12個月前的投苗。

從統計數據看,東北、山東、河北、山西一帶母豬產能有一定恢復,但並不明顯。上市公司前期密集佈局的產能會對市場供應恢復有一定積極作用,但目前影響仍不是太大。尤其現在到了冬季,由於晝夜溫差大,豬的免疫力減弱,疫病發生風險增大。除了非洲豬瘟疫情外,也會有其他常見疫病發生。當前隨著市場消費下滑,供應困難,多地屠宰量也出現明顯下降。

綜合以上分析,近期市場價格有一定程度下滑,其實並不是生豬供應發生了逆轉性的改變,國內生豬產能不會那麼快恢復。價格回調只是因為前期價格過高,凍肉放出對市場供應產生改善。此外價格過高也會一定程度影響需求,消費者吃肉的願望也會下降。現在市場關鍵是母豬缺口依然很大。雖然,豬週期拐點未至但豬肉價格大漲也難持續,風口的豬維持“高空飛行”概率較大。一方面相關政府部門會出手調控,另一方面豬肉價格過高的話,其他肉製品也會起到替代平衡的作用。

風口上的豬還能飛多久?

週期起落變化,加速行業集中度提升

作為全世界生豬養殖第一大國,我國養豬行業產能集中度仍嚴重低於美國等發達國家,即使像溫氏股份這樣年出欄量超過2000萬頭的養殖巨頭,在全國近7億頭的總產量中佔比也很小。由於缺乏統一的資源配置和生產組織,當生豬價格上漲,養殖戶實現利潤收益後,即會在利益驅動下增加母豬存欄,從而提高膘豬供應量。而當膘豬集中出欄,市場供應過剩後,生豬價格即將開始回落,從而再度驅使養殖戶縮減母豬存欄,進而減少膘豬供應,市場供不應求,生豬價格回升。

通俗來說,價格的週期波動,其實就是供給與需求的不斷平衡。當市場供應高於需求時,價格出現下跌,而當供應無法滿足需求時,價格自然出現上漲。2006年以來,我國共經歷了三輪完整豬週期,每輪週期持續時間均在3至4年間,分別是2006年至2010 年、2010年至2015 年,及2015年至2019年初。本輪豬週期中,由於疊加了非洲豬瘟疫情影響,前期我國能繁母豬存欄大量消減,從而造成了當前出欄膘豬數量銳減的情況,導致高價形成,因此當前行業人士多分析認為,本輪豬週期持續的時間將遠超以往。 

養豬行業雖然是傳統產業,但是目前門檻也越來越高。散戶養殖技術落後,養活率不高,資金實力也有限,無法負擔規範的基礎設施建設及環保投入,在面臨各種疫病侵襲時,也無力形成防疫體系。因此實力有限的養殖戶,將在本輪週期中加快退出市場。一輪又一輪豬週期中,無論中小散戶還是大型生豬養殖企業,都會在無序的競爭中經歷高峰低谷,形成資源浪費和供需錯配。不過,每一輪豬週期也是一次對行業集中度提升的過程,週期越猛烈,行業集中度就越強。養豬行業只有實現規模化養殖,整個行業的養殖水平才會獲得提高。無論從食品安全角度還是行業產出率角度,都會得到更大提升。

【風險提示】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投資者不應將本資訊作為作出投資決策的唯一參考因素,亦不應認為本資訊可以取代自己的判斷。

風口上的豬還能飛多久?

以上部分資料來源:以上部分資料來源:wind資訊、經濟觀察報、證券時報、e公司官方微信、通達信軟件、搜豬網、農業農村部官網、東方財富、證券日報、中國證券報、蜻蜓點金APP等。

重要提示:本文內容僅為投資顧問個人觀點,不代表公司立場,僅供參考。文中個股均基於公開資料梳理,不作為推薦,不構成具體投資建議。股票歷史走勢也不能代表未來趨勢。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文:陳重慶 S144061409000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