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金髮行今日破1萬億,34只爆款基金11只虧損

新基金髮行今日破1萬億,34只爆款基金11只虧損

“歷史上34只首發規模超百億的爆款基金中,還有11只至今還處於虧損狀態,年化收益率超過10%的僅有6只基金。”

“6只拆分後規模上百億的基金,至今的年化收益率有5只都低於3%。”

“除了發在高位,爆款基金業績差一大原因在於基金經理任職不穩定,用這一指標來跟蹤和買賣。”

截至今天(11月19日)發稿時,今年新基金髮行金額已經突破1萬億關口,這其中湧現了一批爆款基金,聰明投資者統計梳理了歷史上這些爆款基金的特點。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共發行了851只新基金,首發募資總額已經突破1萬億大關,達10003億元,同比增加31.45%,這其中,偏股類基金為市場帶來的新增資金量在4300億左右。

今年的基金之所以發行火爆,很顯然背後一個原因就是今年基金的賺錢效應,雖然指數上漲有限,上證綜指今日收於2933.99點,今年以來上漲17.2%,滬深300上漲約30%,但是今年以來,普通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高達35.7%,混合型基金也有26.35%,更是有494只基金收益率超過50%,超過80%的也有26只。

也正是由於炒股不如買基金的刺激,今年出現了一批爆款基金,而且由於多隻基金採用限購方式,客觀上也刺激了投資者加大認購力度。比如一天就吸金700多億的睿遠基金,在臨時開放一天申購又湧入超百億資金,吸金達500億的興全合泰,轉型銷售120億的國君資管君得明。

聰明投資者全面梳理統計了過往歷史上出現過的爆款基金,所謂“以史為鑑,可知興替”。令人驚訝的是, 歷史上34只首發規模超百億的爆款基金中,還有11只至今還處於虧損狀態,年化收益率超過10%的僅有6只基金。

比如中郵核心成長,成立於2007年8月,12年下來,截至11月18日,其累計淨值為0.6023元,也就是說拿了12年多,仍然虧損近40%。

歷史上的爆款基金今何在?

我們把爆款基金定義為首發募資規模、或是通過拆分等二次銷售規模在100億以上的主動管理型偏股基金。

根據Wind數據,首發過百億的基金有34只(剔除國家隊、戰略配售基金等),在2007年那波大牛市中,通過拆分等手段銷售規模上百億的有6只。

新基金髮行今日破1萬億,34只爆款基金11只虧損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19年11月18日

新基金髮行今日破1萬億,34只爆款基金11只虧損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19年11月18日

從統計中可以看出幾個特點:

1、最早的一批爆款基金始於2003-2004年的跨年度行情。

當時由基金主導的五朵金花行情如火如荼,上證綜指從1300的低點,上衝到最高1780點,漲幅約37%,在此背景下,也誕生了中信經典,海富通收益增長等中國基金業第一批首發規模過百億基金。

2、從發行時間點和指數的點位來看,這34只爆款基金基本上都是在牛市中途,或是在市場最高位附近發行成立。比如2006-2007,2009,2015,2018年初。

這點也很好理解,基金髮行規模的大小,往往跟市場的冷熱成反比。市場越漲越容易賣基金。

比如在2007年大牛市,到10月16日,滬深300指數達到當年的最高點5877.2,年內漲幅187.95%。在賺錢效應凸顯的當年,有8只首發過百億基金,還有6只通過拆分規模迅速上百億的基金,掀起了一輪基金業急速擴張的高潮。

但也正因此,給投資者帶來了不小的傷害。

以當年首發規模最大的中郵核心成長為例,成立12年間,淨值最低時只有四毛多,直到現在也只有不到6毛錢,目前還虧損了39.84%。最新規模為49.22億,也只有原來的三分之一。

新基金髮行今日破1萬億,34只爆款基金11只虧損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19年11月14日

這隻基金最後採取的是比例配售,每個投資者只能獲得認購金額22.9%的份額,現在想想,當年買了這隻基的投資人,多少還因為比例配售而減輕了損失。

又比如在2009年小牛市時,當年淨值翻倍的主動管理型基金有10只。在這樣的市場情緒下,當年年底催生出了華夏盛世精選這隻巨無霸,發行規模達187.1億。

新基金髮行今日破1萬億,34只爆款基金11只虧損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19年11月14日

總的來看,基金至今還虧損34.1%,規模也只剩下9億左右,只是當年的零頭。

2015年這波牛市是催生了史上最多首發爆款基金的年份,3月至6月期間:東方紅中國優勢基金首募規模達138億、景順滬港深精選首發規模110億、易方達新常態基金一日售罄,銷售近150億、易方達新絲路募集認購金額達286億、工銀瑞信互聯網加股票型基金一日募集197億(聰明投資者之前深扒過這隻基金,查看: )……

3、這些爆款基金的規模普遍出現了大幅度的縮水。

比如工銀瑞信豐盈回報從105億縮水到了今年三季末時的0.96億。即便是一些業績優異的基金,比如在2015年4月牛市高位成立的東方紅中國優勢,截至18日,成立以來收益率達到了約85%,但規模仍然從138億縮減到71億,如果剔除因上漲帶來的規模增幅,縮水程度更高。

雖然一開始,爆款基金給基金公司增厚了規模和收益,但隨後一路虧損和縮水其實也是對基金公司的雙殺。

除了興全合宜,其規模略有上浮。2018年興全合宜的橫空出世,似乎把市場前兩年積攢的熱情一次性爆發出來了,發行規模327億,是目前首發規模第二大的主動管理型基金。

新基金髮行今日破1萬億,34只爆款基金11只虧損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19年11月14日

回過頭來看興全合宜的發行時間點,當時滬深300指數已經處在4300多點的高位了,成立沒多久,A股就開始一路下挫,基金淨值最低跌到了8毛多,進入2019年,市場開始回暖,興全合宜的淨值也隨之提升,已經彌補了虧損。

取得這樣的回報還算不錯,而且基金目前仍有300多億的規模,那當然這對於基金經理謝治宇來說,接下來的管理仍舊是一個較大的考驗。

哪些基金公司頻出爆款?

看完爆款基金,接下來再來看看那些“擅長”發爆款的基金公司:

新基金髮行今日破1萬億,34只爆款基金11只虧損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19年9月30日

總的來說,歷史上發行過爆款的基金公司共有19家,嘉實、華夏和易方達這三家出爆款基金的頻率最高,歷史上各發過4爆款。

目前為止僅有興全基金旗下的興全合宜實現了規模正增長,其他基金公司旗下的爆款基金全部都縮水了,其中縮水最嚴重的是嘉實基金,相比發行時期,總規模減少了857.53億,目前的規模僅為當時的1/8。

限購基金業績表現

除了首發規模過百億的基金,還有一類爆款,由明星基金經理掌舵一日售罄,或是由於採取了限購措施,實際募資有限,但其吸引的資金幾倍於其擬募資總額:

新基金髮行今日破1萬億,34只爆款基金11只虧損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19年11月18日

從業績上來說,這些爆款基金不盡相同。

比如一天吸引了700多億資金的睿遠價值成長,成立於今年3月份,至今的收益為15.14%,而比它晚了9天成立的中庚小盤價值,目前處於微虧。

還有幾隻定開基金,比如成立時間前後相差3個月的中歐恆利三年定開和東方紅睿澤三年定開,前者由曹名長等管理,至今卻是-6.34%的負回報,而東方紅睿澤三年定開的回報是9.34%。

可見,同樣是爆款,同樣由明星基金經理操刀,但“命運”卻不盡相同。

1、爆款產品最終大賺的概率,不大!

規模是業績的敵人,爆款≠績優,後續的業績表現與其成立的時間點、基金經理管理能力等因素是息息相關的,在市場高位去追買最不可取,即便是睿遠成長價值、興全合宜,也要經過1年時間才能慢慢扳回來。

在歷史上34只爆款基金中,還有11只至今還處於虧損狀態,最大虧損達61.6%,這個數字還是很有警示意義。

2、基金經理是選基唯一指標。

除了因為發在高位,多數爆款基金的基金經理任職不夠穩定,這可能也是這些基金業績不好的原因之一。基金經理是選基唯一指標,從這些歷史上的爆款基金數據來看,優秀的基金經理仍然是稀缺的,並且體現了價值所在。比如東方紅系列產品,中歐周應波,睿遠成長價值的由虧轉正。

至於在短期內處於虧損狀態的優秀基金經理,還是要有點耐心等待,特別是在目前3000點下方處。

延伸閱讀




點擊右邊鏈接下載聰明投資者APP,更多精彩在等你!

聲明:凡註明“聰明投資者”的作品,版權均屬聰明投資者。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違者必究。所有文章旨在記錄和傳遞信息,不代表“聰明投資者”贊同或反對其觀點。

新基金髮行今日破1萬億,34只爆款基金11只虧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