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三尺講臺30年 記黃岡師範學院計算機學院教師張青

堅守三尺講臺30年 記黃岡師範學院計算機學院教師張青

  張青,女,1965年生,博士、教授。現任黃岡師範學院計算機學院總支書記。從教33年來,她忠誠黨的教育事業,辛勤耕耘、樂於奉獻,以一顆赤誠之心在三尺講臺傾情播撒愛的陽光,以一腔熱血在平凡崗位傾情演繹活力四射的精彩人生。她先後榮獲“黃岡市學術技術帶頭人”、“黃岡師範學院教學名師”稱號,是湖北省政府專項津貼人員。先後當選湖北省科協第八次代表大會、湖北省第十一次婦代會代表,湖北省高等學校女高級知識分子科技創新研究會理事、中國運籌學會不確定系統分會副秘書長、湖北省計算數學研究會理事,湖北高等教育學會計算機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堅守三尺講臺30年 記黃岡師範學院計算機學院教師張青

  我就是喜歡當老師

  1982年,張青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重點大學,在填報高考志願時,她首先想到的是報考華東師範大學,畢業後當一名老師。學校領導和老師勸她說:“當老師既辛苦,又清平,還是報個別的學校吧”,當時,華中工學院(現華中科技大學)的招生老師也反覆做她的工作,並許諾讓她上最喜歡的專業。雖然上的是工科院校,可她始終沒有放棄成為一名人類靈魂工程師的夢想。

  1986年7月,張青從華中工學院畢業,她放棄留武漢或去南京等大城市工作的機會,要求回黃岡地區(現黃岡市)工作。回黃岡後,有兩個選擇,去黃岡供電局當工程技術人員或去黃岡工業學校當老師。熟識的人都勸她去供電局,因為那裡的待遇要好很多。但她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黃岡工業學校,圓了她當老師的夢想。後來,同事問她“供電局那麼好,你怎麼不去呢?”她回答說:“我就是喜歡當老師”。

  從選擇當老師的第一天起,她就心無旁騖,潛心教書育人。1986年到2003年,在黃岡工業學校(後改為鄂東職業技術學院,現併入黃岡師範學院)任教17年,2004年調入黃岡師範學院,一干又是15年。其間,深圳事業有成的同學幾次邀她去中興通訊就職高薪崗位,都被她婉言謝絕。

堅守三尺講臺30年 記黃岡師範學院計算機學院教師張青

  當老師就要把課講好

  把課講好,讓學生聽得懂又愛聽,這是張青的追求。初到黃岡工校時,她承擔《電機與拖動》的教學,這門課理論性強,比較抽象,學生只有初中的基礎,學起來很困難,很多學生不願意學,老師也不願教。接過任務後,她把教材看了一遍又一遍,反覆琢磨,如何進行深入淺出、生動形象、條理清晰的講解?如何引導學生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學習?怎樣跟學生互動交流?要給學生補哪些基礎知識?怎樣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圍繞這些問題,精心備課。由於準備充分,她從第一堂課開始,就能脫開教材,進行條分縷析的講解,實時的引導學生互動,激發了學生學習這門課的興趣。這門課程她教了15年,每教一遍,她都要重新備課,重新補充修訂教案。

  調到黃岡師範學院後,她先後承擔了《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計算機組成原理》、《數據結構》等課程的教學任務,還克服困難,在物科院首開《專業英語》課程。為研究生開設了《數值分析》、《計算機技術》和《新課程標準與教材分析》,每開一門課程,她都精心備課,從不馬虎應付。她所開課程都深受學生歡迎,贏得學校老師和同學們的讚譽。2004年,她剛調入黃岡師範學院物理與電子信息系,學校視導員,物電系老教授劉職全臨時聽了她的一堂課後,找到當時的物電繫系主任李大農教授說:“你為物電系引進了一個人才”。

  30多年來,她始終對教學工作一絲不苟,精益求精,不斷提高教學藝術。她授課準確、簡潔、生動、便於理解和具有啟發性。在課堂教學中,她憑藉著厚實的知識功底,豐富的教學科研經驗,先進的教育理念,嚴謹的治學態度,生動的教學案例,流利的語言表述,幽默風趣的教態,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增長知識,開拓思維;她善於引導學生髮揮主觀能動性,努力創設探究性的課堂教學情境,注重傳達學科學術動態,善於將學科最新研究進展融入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應用能力。在實驗教學方面,注重引導學生理解課堂知識、掌握實驗技巧、培養創造性思維。

  2010年,張青競爭上崗,擔任黃岡師院數學與信息學院院長。從一名普通教師,成為學院的主要負責人,沒有管理工作經驗,她要從頭學起,但是,她始終沒有離開三尺講臺,照常教課,帶學生做實驗,指導學生實習和畢業論文設計。白天處理院務,晚上備課、搞科研,常常工作到深夜。出差、開會耽誤了上課,她都要找時間補上,從沒落下一節課。有一次,她帶病為學生上課,結果被學生送進了醫院。

  張青始終注重教學研究,重視課程建設,充分利用精品課程的優質資源,不斷提升課堂教學質量。2014年,她主持建設的《數據結構》課程被評選為湖北省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2018年,主持的《嵌套式ESP-S卓越軟件工程師培養模式的建構與實踐》獲第八屆湖北省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2011、2012年她指導的兩名學生的畢業論文獲“湖北省優秀學士學位論文。

  2017年指導的周進同學參加“藍橋杯全國軟件設計大賽”,獲湖北賽區第1名,參加“藍橋杯國際賽”,榮獲二等獎。

堅守三尺講臺30年 記黃岡師範學院計算機學院教師張青

  我最敬佩的是張青老師

  2018年4月29日晚,在黃岡師範學院“魅力學子”頒獎典禮上,鄭瀟然同學深情地說:“我最敬佩的是張青老師”。

  鄭瀟然同學2014年考入黃岡師院計算機學院,大二時,張青擔任他的指導老師。工作雖繁忙,但張青不忘給鄭瀟然同學“開小灶”,指導他的學習,更關心他的身心健康。剛接觸時,鄭瀟然留著奇異的髮型,很“另類”,張青和顏悅色地對他說,年輕人愛美,追求另類無可非議,但做學生應該在修業和修德上求美,追求“另類”,勸他換個髮型。第二次看見他時,他依然故我,張青再次勸他去理髮。第三次看見鄭瀟然,他依然長長的頭髮豎在頭頂上,還辯稱就喜歡這個髮型。張青平時對學生總是笑容滿面,這次發火了,對鄭瀟然進行了嚴厲批評,“逼”他改換了髮型。有一段時間,張青發現他情緒很不穩定,她想到,鄭瀟然同學是安徽人,離家遠,課業重,競賽壓力大,那段時間,她經常抽空把鄭瀟然找到辦公室,聊家常、談學習、談人生,還囑咐她指導的上屆學生、湖北省“長江學子”吳善超多關心幫助鄭瀟然。在張青老師嚴格要求和悉心關懷下,鄭瀟然變化很大,進步很快,2017年參加全國“互聯網+”旅遊創意大賽,榮獲一等獎。

堅守三尺講臺30年 記黃岡師範學院計算機學院教師張青

  在30多年的教學生涯中,張青始終秉持“德高為師、身正為範”的理念,注重言傳身教。她積極追求進步,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她襟懷坦白、待人友善。她工作兢兢業業,任勞任怨,深得學生敬重。學生陳方在給她的留言中寫道:“愛我院長媽媽,麼麼噠,”。

  張青始終堅持教書育人相統一,做學生的知心人、引路人。1991年下半年,她擔任黃岡工校機電專業91461班班主任,中專學生,學習基礎較差、調皮學生不少。她一頭扎進學生中,觀察學生行為舉止,瞭解學生思想動態,掌握學生個性特長,探索引導學生走正道、長知識、長才乾的路徑。實踐中,她堅持正面引導為主,發現好苗頭及時表彰鼓勵。抓住青年學生特點,組織學生自主策劃開展健康有益的課外活動。91461班,在校四年中,始終蓬勃向上。她依據四年班主任工作經驗,寫成的《建立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為主的班級工作機制的探討》論文,獲湖北中等專業教育研究會1993年年會優秀論文三等獎。

  張青心裡始終裝著學生,公平對待每個學生。學生有進步,她及時表揚,學生違紀了或情緒波動,她耐心教育開導,學生有困難,她及時幫助,學生生病住院,她都到醫院看望慰問。先後親手指導幫助10多名學生考上研究生。電子信息專業學生林慶,對新聞感興趣,有意報考新聞專業研究生,張青老師就主動聯繫,安排她到鄂東晚報實習,還為她找好了實習導師。後來,林慶如願考上了陝西師範大學新聞學研究生。從黃岡工校到黃岡師院,先後擔任三屆學生的班主任,多次被評為“優秀班主任”。在1991到1995年當班主任的四年中,資助困難學生近千元。

堅守三尺講臺30年 記黃岡師範學院計算機學院教師張青

  為學為樂

  “為教為樂、為學為樂”是張青在榮獲“黃岡市學術技術帶頭人”頒獎典禮上發表的感言,也是她真實的人生寫照。她把“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視作準則予以遵循。她不打牌、不跳舞、應酬也不多,業餘時間,最大的愛好就是學習。工作後,她從未放鬆學習。她自修英語本科專業,1997年獲得英語專業本科文憑;2001年到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讀碩,2004年獲碩士學位;2006年,張青時年40歲,考取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計算機學院博士研究生,此時,兒子正上高中。2009年博士畢業。

  張青勤于思考,刻苦鑽研,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近年來,公開發表論文40餘篇,其中第一作者論文被SCI、EI、ISTP檢索19篇,主編教材7部,其中三部是高等學校計算機類規劃教材。兩篇論文獲黃岡市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一等獎。主持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湖北省教育廳重點項目1項、湖北省思想庫項目2項,校級教科研項目10餘項。參與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1項、省級和校級項目20餘項。2012年被遴選為“黃岡市學術技術帶頭人”,2015年被批准為湖北省政府專項津貼人員。

堅守三尺講臺30年 記黃岡師範學院計算機學院教師張青

  拼搏只有進行時

  2010年6月,張青出任數學與信息學院院長,同年11月,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與計算機學院合併,張青出任新組建的數學與計算機學院院長。她團結同志、努力工作,學院建設亮點紛呈。·數學學科成為首批成功申碩的四個領域之一;“運籌學與控制論”成功獲批“楚天學者”設崗學科。2010-2013年,學院公開發表論文近400篇,其中權威期刊及SCI、EI、ISTP三大檢索收錄論文150餘篇,佔全校檢索論文一半以上。出版專著2部,教材8部。科研成果數量和整體科研水平有了較大提高;新增省級科研項目20餘項,省級教研項目2項;新增校級科研、教研項目10餘項;新增博士生導師1名,碩士生導師12名;學院榮獲“全省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基層單位”。

  2011年2月,學院首次組織學生參加國際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MCM/ICM),學院的2支代表隊與來自哈佛大學、劍橋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全球著名高校的3000多支代表隊同臺競技,在大賽中分獲一等獎(MeritoriousWinner)、二等獎(HonorableMention)各一項。組織學生參加第二屆全國軟件專業人才設計與開發大賽獲得國家一等獎、二等獎、優秀獎各1項,湖北省一等獎3項、二等獎6項、優秀獎5項;2010年-2011年組織學生參加華中數學建模競賽獲一等獎2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5項,組織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獲省二等獎6項、省三等獎5項;2012年、2013年連續組織學生參加國際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又獲得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

  2013年底,鄂東職業技術學院併入黃岡師院,張青擔起了重建計算機學院的艱難使命。新組建的計算機學院,師資力量薄弱,幾乎沒有教學科研平臺,招生比較困難。她團結學院班子成員,拼搏奮進,著力抓師資隊伍、學科專業、教科研平臺建設,促進了計算機學院的快速發展。2014年年度考核,計算機學院在五所新建學院中排名第一。她主持的軟件工程專業湖北省高校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劃、湖北省本科高校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和湖北省計算機工程虛擬仿真中心項目都成功獲批,主持申報的“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和“物聯網工程”專業也成功獲批,新平臺、新專業建設為學院拓展了發展空間。本科學生規模從新建時的301人,擴大到現在的594人,招生形勢明顯好轉,就業率和就業質量年年在學校名列前茅。學院師生獲獎數和層次不斷攀升,李寶珠、楊改貞老師獲黃岡師院青年教師講課比賽一等獎(第1名);四年間學生參加藍橋杯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獲全國總決賽三等獎以上13人次、中國大學生服務外包創新創業大賽三等獎以上15人次、全國大學生旅遊創意大賽一等獎1次,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總決賽二等獎1次,獲第八屆全國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與信息素養大賽三等獎以上的11人次;獲華中賽區和湖北省賽區三等獎以上獎勵的有46項。今年學院已有3名同學獲藍橋杯全國軟賽湖北賽區個人賽一等獎,2個團隊獲湖北賽區團隊賽一等獎。在第二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吳善超等三名同學獲得銀獎,杜祥宇等三名同學獲得一等獎。吳善超等3位同學的軟件創業團隊獲全國總決賽的二等獎(全國第4名)。學生獲獎之多,在地方高校中佔有一席之地。對此,湖北電視臺教育頻道曾做過3分鐘的專門報道。

  累累碩果,凝聚著張青的辛勤和汗水,但是,她從未滿足,從未停步,總是把每一天當成新的起點,推動計算機學院繼續前行。她熱情豪爽、刻苦耐勞的精神品格和謙虛樸實的做人原則深深影響著計算機學院的每一位教師。她公正無私,廉潔奉公的好品質,贏得了計算機學院全體教職員工的同聲讚譽和學校領導的一致好評。她大膽創新、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和領導藝術才能,讓計算機學院快步走出了低谷,迎來了燦爛和美好的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