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創精英齊聚南沙 分享粵港澳大灣區新機遇

中國改革報廣東記者站11月19日訊(記者 馬國鈞 張新華 通訊員 羅瑞嫻 林丹賢 餘麗穎)11月18日,世界科技創新領域企業精英聚首南沙,全球第一大商業及財經新聞網絡CNBC在廣州市南沙區舉辦第二屆全球科技大會。在18日到20日的兩天半時間內,將有超過35場爐邊談話、小組討論將在南沙輪番上演,包括IBM、納斯達克、螞蟻金服、華為、京東、滴滴等多家行業領先的巨頭企業帶來最新進展和創新趨勢。CNBC將向超過4億分佈在各個國家的家庭觀眾直播這一盛事,多面南沙將站在世界舞臺展示商業化魅力,南沙多個高科技企業也將自身硬科技帶到現場進行展示。廣東省政府副秘書長陳岸明,廣州市委常委、南沙區委書記蔡朝林參加開幕式並致辭。

世界科創精英齊聚南沙 分享粵港澳大灣區新機遇

廣東將營造全球一流創新環境

陳岸明作“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合作”主題演講時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致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賀信中指出,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新應用新業態方興未艾。廣東正以創新點燃科技強省引擎,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步伐,推動經濟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2018年,全省研發經費支出預計超過2700億元,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2.78%;有效發明專利達24.9萬件,PCT國際專利申請量約佔全國一半,技術自給率達73%,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建立研發機構比例為38%。目前,全省高新技術企業數量超過4.5萬家。在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中,廣東共有45項重大科技成果獲獎。經過持續努力,廣東創新發展取得明顯成效,區域創新活動連續三年位居全國首位。當前的廣東,不僅是經濟第一大省,也是綜合科技實力第一大省。

世界科創精英齊聚南沙 分享粵港澳大灣區新機遇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支撐。”當前,廣東正牢牢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大歷史機遇,堅持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堅持自主創新與開放創新協同發展,大力推進“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建設,加快建設散裂中子源、強流重離子加速器等一批國家大科學裝置,10家省實驗室佈局基本完成,加快推動“雙一流”大學和學科建設,打造一批高水平科技創新平臺和產業合作載體,高標準建設國際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同時,營造全球一流的創新生態,促進創新要素自由流動,集聚全球高端科技要素資源,努力將廣東打造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更多科創平臺選擇在南沙聚集

蔡朝林在2019CNBC全球科技大會上推介南沙時表示,過去的一年,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全面啟動,南沙作為國家新區自貿區,被賦予了建設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的歷史使命,迎來了新的重大發展機遇,開發建設、經濟社會發展全面提速。今年前三季度,南沙GDP同比增長10.3%,稅收部門稅收增長20.3%;新設企業36846家,增長31%;實際利用外資18.1億美元,增長102.5%,已落戶165個世界500強企業投資項目。

世界科創精英齊聚南沙 分享粵港澳大灣區新機遇

去年9月廣深港高鐵開通,實現從南沙到香港只要30分鐘;今年4月以南沙為命名的南沙大橋通車,成為珠江口東西兩岸交通互聯互通的重要通道;中國規模最大的南沙國際郵輪母港首期正式啟用,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未來3到5年內還將有廣州地鐵18號線、22號線、深茂鐵路、深中通道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礎設施投入使用,將構建起以南沙為中心的大灣區“半小時交通圈”,使南沙從大灣區的地理幾何中心,變成高效便捷的區域綜合交通樞紐。

有了更優質的交通、人居環境和營商環境,更多的科創平臺和企業選擇落地南沙。今年9月26日,南沙科學城和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兩大科創平臺同時開工建設。此外,包括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省實驗室、國家級可燃冰科研總部基地、IPV6國際根服務器、國際人工智能產業研究院等一批重大科創平臺載體,以及170餘家人工智能企業、140多家生命健康企業和一批新能源汽車項目,小馬智行、雲從科技選擇在南沙成長為“獨角獸”企業。

南沙的人居環境和營商環境還體現出“人工智能化”新趨勢。日前,南沙企業雲從科技發佈了“一臉走南沙”人工智能平臺,依託這個平臺,“刷臉”將應用到南沙的政務、交通、旅遊、消費、教育等方方面面,助推南沙打造“一臉通行”智能服務城市。對標世界銀行指標體系深化營商環境改革,南沙首創商事登記確認制改革,企業註冊最快只要10分鐘,效率比肩新西蘭等全球效率最高的國家和地區。按照第三方機構評估,2019年南沙營商環境模擬排名有望進入全球前25名。

南沙機器人硬科技亮相全球科技大會

在CNBC全球科技大會的科技展示專區,來自南沙區的晶科電子、藍胖子機器人、寶樂機器人等多家高新科技企業也一同亮相,展示LED芯片、智能機器人、精雕加工產品等。

在北京精雕集團的展位上,幾顆雕刻著精細花紋的雞蛋分外顯眼。這出自該企業精雕機的手筆。“要在薄蛋殼上雕花,除了雕刻精度和穩定度外,對機床的調控能力要求也很高。”

現場展出的智能機器人同樣引人注目。“我們的集群移動機器人運用運動規劃、機器人視覺等技術,主要應用於物流倉儲運輸場景,搭配碼垛機器人,一組機器人可為倉儲企業節約2-3人的人力。”藍胖子機器人有限公司政府關係經理陳昉表示。

另一家廣東寶樂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則重點展示了他們的掃地機器人、擦窗機器人等主打產品,已獲得117項國內發明專利及2項PCT。據介紹,該企業出口歐洲的清潔機器人出貨量在國內品牌中排到前三,一年的清潔機器人產量可達到200萬臺,目前在南沙區大崗鎮設立了生產基地。

粵港澳大灣區成為今年新熱點

CNBC總裁沙利文在致辭時表示,非常榮幸再次來到南沙舉辦全球科技大會。今年除了延續往年在金融科技、人工智能、5G與智慧城市等話題,他們將備受關注的粵港澳大灣區這個題目放到會上談論,希望能讓更多的全球企業分享新的發展機遇。

CNBC Catalyst高級副總裁Max Raven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南沙是個具有無限潛力的地方,在粵港澳大灣區這個國家級戰略中佔據非常重要的地位,區位優勢十分明顯。全球科技大會前一天,南沙國際郵輪母港正式開港,可以說南沙在海、陸、空立體交通網絡上都佔據中心位置。

華為董事長梁華在大會上透露,華為將在11月20日發佈與鴻蒙相關的整體戰略。他介紹,華為正在著力做好產品的重新設計,新的5G到來之後,市場需求非常大 。“不依靠美國,華為的器件,芯片可以應對。可以保證華為的主力產品,5G基站、接入網、核心網可以繼續生產,保障對客戶的供應”。梁華介紹,在過去20、30年,華為和供應商有很好的合作,如果美國允許,華為會繼續和供應商合作。

前10月南沙新設企業超3.9萬家

緊接著CNBC全球科技大會,IFF全球年會將於11月22日開幕,南沙是IFF永久會址所在,又將迎來全球關注。近年來,南沙正是依託各類專業化主題論壇、會議講好“南沙故事”,2019中國廣州國際投資年會南沙專題分會—南沙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發展推介會、2019水美南沙世界水日阿拉善SEE公益活動、南沙海洋科技產業招商推介會,參加2019世界港口大會等國際會議平臺及2019澳門——廣州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經貿洽談交流會、2019中國風險投資論壇等10餘批次專業化主題會議,進一步提升南沙國內外知名度。

記者從南沙開發區商務局瞭解到,1-10月,全區新設企業39345家,同比增長29%;新增註冊資本2399.7億元。新設外商投資企業939家(上報數,下同),合同外資195.02億美元,實際外資18.4億美元,增長1.04倍,完成年度外資任務指標的129.61%。新引進中化集團南沙生命科學城、中鋁海外總部、三鼎油運、中船融資租賃、中銅礦業區域總部等32個世界500強企業投資項目(累計167個),在先進製造、科技創新、港航物流、特色金融等領域形成產業集聚態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