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讀完被清華破格錄取的男孩袁祉禎,媽媽吐露2個教育方法

不參加高考,能直接考大學嗎?

這在常人看來很不可思議。但在袁祉禎這裡很正常:

他不但沒有參加高考,還直接被清華大學提前錄取。

高二讀完,袁祉禎直接被保送到清華大學姚班—— “清華學堂計算機科學實驗班”。該班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姚期智創辦,每年在全國只招收40名左右的學生。

高二讀完被清華破格錄取的男孩袁祉禎,媽媽吐露2個教育方法

袁祉禎,究竟有怎樣的魅力呢?

在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上取得金牌滿分的他

這位被清華大學提前錄取進來的男孩,自有他的過人之處。那就是他在數學方面,有著驚人的天賦。

儘管袁祉禎才讀完高二,但他所獲的獎項,是許多人難以求得的——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是世界上最負盛名的數學競賽之一,而袁祉禎卻在這競賽中,獲得滿分。

袁祉禎為何如此優秀?當然他並不是與生俱來帶著光環的,他只是比平常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

高二讀完被清華破格錄取的男孩袁祉禎,媽媽吐露2個教育方法

袁祉禎他早就開始接觸奧數,並取得各種不同的成就:

三年級參加希望杯,並在華盃賽中獲得不錯成績;

高一獲得CMO銀牌 ,拿到北大承諾——只要高考過一本線就錄取;

高二,再次入選省隊,CMO成績不錯,全國第二名,進了國集;

再到如今,拿到清華姚班保送資格……

這個少年真的見證了張愛玲說過的一句話,“出名要趁早”。

高二讀完被清華破格錄取的男孩袁祉禎,媽媽吐露2個教育方法

在取得這些成就的背後,袁祉禎也有著自己正確的學習方法:在他從小到大的學習過程中,他的學習秘訣是上課認真聽老師的話語,按部就班地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

在每一場的考試,袁祉禎都會認真對待,將自己的潛力發揮到極致。比如在國家集訓隊的選拔考試中,很多選手都以為只要保證5道題做對,國集就穩了。而他卻不一樣,只要有剩餘的時間,他就會選擇繼續挑戰,爭取多拿幾分。

他的這種做題精神,最終讓他取得了全國第二的成績。

對待學習的時間,他也會合理安排,提高效率。雖然是競賽班,但袁祉禎並不是所有的時間都是在學競賽,還是會合理兼顧課內知識的學習。

針對競賽學習,袁祉禎來說道,這是一場持久戰,保持熱情和耐力是非常重要的。

擁有著極高數學天賦的他,還非常勤奮的去學習,在春節假期,當大家都在外出旅遊、聚餐的時候,他卻埋頭繼續研究競賽題。

正是他這種勤奮學習、相信自我、紮實的基礎,才為他奪取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打下了基礎。

他對奧數的喜歡,也是深入骨子的喜歡

對於袁祉禎而言,學習奧數不僅僅是為了在競賽中取得獎項,最主要的是他喜歡奧數。

而且在學習奧數的過程中,袁祉禎面對難題時,他不會選擇逃避,反而是選擇去鑽研,去挑戰。

1、喜歡鑽研奧數難題的他

在日常的“刷題”中,袁祉禎也非常注重刷題的質量和速度,而不是盲目地去追求刷題的數量。袁祉禎覺得只有自己真正去理解了,甚至自己學會舉一反三,才是正確的刷題態度。平時,他就喜歡挑戰難題,他甚至嘗試過花費整整一個月的時間,去解決一道難的奧數題。

高二讀完被清華破格錄取的男孩袁祉禎,媽媽吐露2個教育方法

對於袁祉禎來說,解答難題的過程很快樂,就算最後還得回到從前的某一步進行重新計算,但只要解答出來了,就是心滿意足的開心了。

袁祉禎的教授也說:“進入高二下學期只後,他的解題能力,包括對於數學知識的理解和判斷,已經非常到位了。競賽這個領域,只要他認為他做得出來的題,到後期基本上都是正確的。”

就算在平常,袁祉禎的教授也會和他討論問題,遇到不會的題,互相交流和解決,相互進步。

2、學以致用的他

因為喜歡奧數,就懂得把奧數運用的淋漓盡致。

從小學和初中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袁祉禎一路走來都沒有捨棄自己曾經學得的知識。

進入初中後,他通過課內外的系統學習,進一步開發了自己在數學學科上的天賦和優勢,充分發揮自身的潛能。數學定理之間的邏輯聯繫,讓袁祉禎非常著迷。他很喜歡邏輯的推理,並讓自己懂得學以致用。

每當看到一個新的數學定理時,一般人是選擇去背下來,但袁祉禎卻不贊同這種做法,他會自己嘗試去將新的定理推導出來,再看是否能夠運用。

曾經袁祉禎還花費過幾天的時間,將威爾遜定理給推導出來。

正是他這種懂得學以致用的精神,也讓他在高中數學競賽上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家庭教育,對他來說也是最大的影響

袁祉禎媽媽說,孩子從小開始,他們就注重鍛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同時也會給予孩子的選擇權。比如在選擇學校、培訓機構、閱讀書籍等事情,作為父母,他們都會和孩子商量。

在成績上,也不會過多的去“關心”,而是讓袁祉禎學會自主學習,和學會對自己負責。

高二讀完被清華破格錄取的男孩袁祉禎,媽媽吐露2個教育方法

在學習上,袁祉禎的父母對他最大的影響就是從來不給他施加壓力,所以他的心態一直都很平穩。父母不會剛開始就讓他一定要達到怎樣的目標,而是到了什麼階段再給予相應的壓力,相應的目標。

袁祉禎在平時,也經常會和父母一起聊天,無論是學習的趣事還是新聞都會聊得津津有味。父母這樣子的陪伴,也讓袁祉禎形成了開朗、溫順的性格。

正是父母這種不施加壓力的陪伴,才會讓他持之以恆的去努力和進步。

從袁祉禎身上,父母可以有哪些借鑑呢?

1、適當的培養孩子,不要扼殺孩子的天賦。

袁媽媽在袁祉禎三年級的時候,就發現孩子具有數學天賦。當時袁媽媽覺得班上的家長都把孩子送進興趣班了,袁媽媽就學別人,也把袁祉禎送進了數學興趣班。

誰也沒想到,這個“從眾”的舉動卻激發了袁祉禎的數學興趣,從那以後,袁媽媽就開始培養孩子的興趣。

對於孩子的天賦,袁媽媽也是極力去鼓勵和支持,就算孩子進入“低谷”,他們也沒有指責和批評,最終才讓孩子有了如今的成就。

高二讀完被清華破格錄取的男孩袁祉禎,媽媽吐露2個教育方法

2、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

相較於對孩子學習成績的關注,袁祉禎的爸爸媽媽更加註重培養孩子的性格。經常陪孩子聊天,在選擇學校或者教育機構上,也給予孩子選擇權。這種開明的家庭氛圍,也讓袁祉禎形成了開朗、溫順的性格。

英國的哲學家培根曾說道:性格左右命運。具備良好性格的人相對性格糟糕的人更加容易踏上成功之路。

願所有的孩子都能像袁祉禎一樣,使自己的天賦發揮得淋漓盡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