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爾3.4%、大亞聖象0.07%,大自然0.7%,地板行業增長怎麼停了?

來源:大材研究,首席分析師:鄧超明, 泛家居老闆經營決策內參,家居經理人的每日讀物,經銷商店長生意參謀,金牌導購的實用攻略

從2019上半年的情況看,五大地板起家的上市公司大多表現一般,包括大自然、聖象、德爾未來、菲林格爾、揚子。

大自然家居營收12.82億元,同比減少0.7%,而且這還是在定製產品增長36.4%的情況下,實現的成績。大自然已經在做木門、廚衣櫃等定製產品,上半年營收2.67億元,增速比較不錯。

背後反映出一個問題,大自然雖然在地板行業的名氣很響,但並沒有對後面的公司形成碾壓性優勢,營收增速確實遇到了天花板。

反觀2018年的情況,整個營收增速還好一點,總的是29.18億元,同比增長14.4%,還算不錯。

在2018年的這份成績單上,地板銷售收入增長了14.4%,而且毛利還增加了20.5%,其中強化地板銷量大概是2200萬平方米。只不過這種勢頭,沒有在今年得到延續。

另一個希望倒在於,更強勁的業務是水性漆木門,增長了52.9%。

德爾3.4%、大亞聖象0.07%,大自然0.7%,地板行業增長怎麼停了?

時間再往前推,2018上半年,大自然的營收同比增長22%;2017年比2016年增長10.1%,情況還要好一些。其中2018上半年裡,地板增長是39%,比今年的情況好多了。

當時,木門有14%的增長,而今年上半年,包括木門、廚衣櫃在內的產品實現了36.4%的增速。對比來看,木門正在成為大自然的又一個增長點,靠地板估計不夠了。

在同行當中,大自然的產品創新與營銷活躍度,是比較突出的,為什麼也沒有明顯提升市場份額,值得深入研究。

德爾未來是地板行業的另一支主力軍,無論在大材青鋒的影響力排名上,還是在上市地板企業的營收排行裡,都能拿到前五的位置。

2018年營收17.68億元,同比增長10.49%。到了2019上半年,營收8.16億元,增速只有3.77%了;前三季度營收13.18億元,同比增速也只有3.43%。

回到2017年的時候,當年的營收比2016年增長10.1%,情況還要好一些。

這裡面有一個情況值得注意,德爾未來近年重點投入的定製家居,也就是百得勝,業績表現還可以。2018年10.49%的增速裡,基本上是靠定製家居支撐,因為密度板下降32.83%,但定製家居增長了25.16%。

另一條石墨烯的業務線,目前還在蓄力階段,貢獻的營收相對比較少。這項技術確實是諾獎級別的,不過要生產出非常成熟的爆款產品,估計還有一定的投入期。

德爾未來確實也推出了石墨烯相關的產品,比如空氣淨化寶,以後說不準用到地板上,畢竟現在已經出現了石墨烯地板的概念,但要產生規模化的營收,還存在一些的不確定性。

地板這部分業務要想超越同行更多,難度已經很大了,德爾未來近幾年裡要想突破瓶勁,關鍵出路還是定製家居這部分業務,能夠跟地板形成協同,實現全屋定製的新優勢。

即使是聖象,增速也遇到了阻礙,2019前三季度,大亞聖象的營收只有0.07%的同比增長,而上半年甚至下降了2.45%。

2018年的增速也一般,營收72.61億元,但同比增長也只有3.02%;2018上半年,同比增速是7.05%。2017年呢,比2016年增長了7.91%,這個軌跡很明顯,增速確實在一點一點地下滑。

單獨看地板業務,2018全年營收是50.47億元,同比增速2.34%。其中上半年還好點,同比增速是7.9%,期間也想了一些辦法,比如打造616聖象力量的全國性活動,加大新媒體投放力度,未能在增速上拉開距離。

回到2017年,比2016年增長11%,情況還好一些。一路走來,增速的軌跡也是向下的。這背後的因素很多,或跟內部的爭鬥有關,也跟聖象在新競爭環境下的策略有關。

聖象也在開發木門、衣帽間等產品,毛利率有增長,但是營收的同比增速一般,2018年僅1.83%。另一條主力業務線是中高密度板,去年同比增速是9.14%。還有一個層壓板,營收出現了大幅下滑,去年跌了15.7%。

另外,聖象很早就講到門店有近3000家,講了很久,一直變化不大,前些年擴張較快,目前有所停頓。

按聖象財報裡的說法,我國地板行業約4億平方米的總量,聖象佔市率約12%,以這個集中度來看,確實非常強,要想再提升份額,得有非常之舉。

精裝房市場或許是聖象再增份額的下一個機會,目前,聖象擁有60多家房地產大客戶,在2019年500強開發商首選供應商品牌名單裡,排在第1名,首選率高達19%。

據大材研究查詢,榜上有名的還包括書香門地、和邦盛世、大自然、北美楓情、德爾、菲林格爾、生活家、安信、世友等。

從各行業的格局來看,聖象要想再提高首選率,在工程市場銷售更多的地板,這個增速估計也不會快,但可以作為穩住市場份額的一大抓手。

我們再看菲林格爾、揚子地板這兩家的情況,增速比較穩定,不過也不像定製家居、塗料等行業那麼出色。

以菲林格爾為例,2018年營收8.35億元,同比增速4.83%。強化複合地板銷量734.76萬㎡;實木複合地板銷量188.54萬㎡;森語地板年銷量47,899㎡;定製家居年銷量21.56萬㎡。

另外,2018上半年,營收3.99億元,同比增長9.42%。

回到2017年,上半年同比增速24.19%;前三季度同比增速 20.53%;全年增速是14.56%。還算不錯的。

不過進入2019年來,營收情況出現更嚴重的下滑,上半年同比減少16.26%;前三季度下滑8.81%,不過淨利潤小幅增長2.66%,可能是受銷售費用大降46.02%所致。

從增速軌跡來看,同樣是在下滑,應該是目前幾家上市地板企業裡,下滑比較嚴重的。前面已提到過,菲林格爾也在做定製家居,官網上單獨開了一個入口,還沒有產生可觀的回報。

據大材研究觀察,菲林格爾近兩年的營銷動作確實不多,在工程市場頗有斬獲,在零售市場還需要很大的提升空間。

揚子地板是新三板上市公司,計劃IPO,今年的業績表現有上升,前三季度營收3.96億元,同比增長14.39%。

再看前面兩年,2017年,營收4.29億元,同比增速16.31%;淨利潤5926.03萬元,同比增長13.11%,2016年,營收比2015年增長12.67%;2015年,營收比2014年下降6.84%。對比起來看,揚子地板的業務,正在往好的方面發展,能不能持續下去,還得看今明兩年的情況。

對比照明、塗料、定製家居、衛浴等行業的上市公司來講,地板行業這五強在增速表現上,近年出現整體下滑走勢,增長停下來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大材研究分析認為,原因大概出在四方面:

一是整個行業的市場規模相對有限,以一套80平方米的房子為例,6000左右就能把地板搞定,還是品牌貨。差點的,4000左右就夠了。如果是傢俱,則要幾萬塊;全屋的櫃類定製,也要上萬。單套房子的產值低,影響了整體的市場空間。

二是行業集中度到了一個瓶頸階段,要想再拿到更多的份額,必須把一些後來者擠出去才行。

據中國林科院木材工業研究所統計,2017年時,強化複合地板年產量500萬平方米以上的地板廠家有12家,多層實木複合地板產量150萬平方米以上的企業有14家,三層實木複合地板產量80萬平方米以上的有50家。

這都是有一定實力的公司,二層級的高手太多,分食了大量市場份額。

三是多品類發展並不是很順利,像聖象、大自然、德爾、菲林格爾等,都在多元化,新業務也有起色,大概在幾百萬到2、3個億之間,增速還可以,體量不夠。何況,定製家居行業現在的競爭,堪稱慘烈,後面要想拿到幾十個百分點的增長,會更難。

最後一點是,據大材研究的統計分析,在上市家居企業的比較中,以地板為主業的公司,產品創新與營銷創新、資本運作力度,大多優勢都不算明顯。

缺乏大的市場動作,更缺乏收購潛力公司、彌補短板、做強長板的舉措,完全還是靠一刀一槍打市場的傳統做法,在整個行業增速僅3.18%的情況下,要想做得更好,自然是有阻礙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