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沱牌麴酒

沱牌麴酒是四川省射洪縣沱牌麴酒廠的優秀產品,是與茅臺、五糧液一樣馳名的國酒品牌。射洪縣

(又稱子昂城,是唐初陳子昂故里)釀酒歷史悠久,早在唐代就釀有名酒。詩人杜甫宦遊此地時,在《野望》詩中曰:"射洪春酒寒仍綠。"據《射洪縣誌》載:"射洪春酒,擅名前代工部詩稱之。又費密(清初學者)稱謝公東山得易酒法,歸射洪造釀甚美。蜀人謂之謝酒。今之糟壇味甚香美,其遺制也。"

民間多制"咂酒",當地還有"六月六日造麴,九月九日釀酒,謂之重陽酒"的風俗。 清代釀有"火酒、紹醪、惠泉"等酒品。1911年,柳樹沱鎮釀酒世家李吉安建"吉泰祥糟坊",引龍澄山沱泉水為釀造用水,繼釀酒工藝而發展成為大麴酒,名為沱牌麴酒,聞名於川內外,故客商爭購,名噪八方,人們傳頌"沱牌麴酒,泉香酒洌"。 1951年在吉泰祥糟坊基礎上成立國營射洪縣麴酒廠,沿承傳統工藝繼續生產沱牌麴酒,1988年易為現廠名。釀製沱牌麴酒以優質高粱、糯米為原料,以優質小麥、大麥製成大麴為糖化發酵劑,老窖作發酵池,採用高、中溫曲,續糟混蒸混燒,貯存勾兌等工藝釀製而成。沱牌麴酒具有窖香濃郁、清洌甘爽、綿軟醇厚、尾淨餘長,尤以甜淨著稱的獨特風格,屬濃香型大麴酒。酒度為38度、35度。

沱牌麴酒於1980年被命名為四川省名酒,1981年、1987年被評為四川省優質產品,1981年、1985年、1988年獲商業部優質產品稱號及金爵獎,1988年在全國第五屆評酒會上榮獲國家名酒稱號及金質獎,1988年在瑞士日內瓦第16屆國際博覽會獲新發明銅牌獎,同年獲香港第六屆國際食品展覽會金瓶獎。

沱牌歷史悠久,與唐代"春酒"明代"謝酒"和清代"沱牌麴酒"傳統釀製技藝一脈相承。沱牌麴酒獲國家金質獎章和中國名酒稱號;中華老字號;沱牌和捨得商標是中國馳名商標;沱牌麴酒傳統釀造技藝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泰安作坊遺址屬首批中國食品文化遺產;"沱牌"連續五年被評為"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以78.26億品牌價值排名全國第94位 行業第6位。捨得酒品牌價值已達15.59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