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進民心“幫”出實效——米脂縣田家溝村駐村工作隊幫扶紀實

“從去年至今,我養蜂養羊,年收入比過去翻了一番,我們的生活光景越來越好,感謝黨的好政策,感謝榆林供電局的幫助。”75歲的米脂縣郭興莊鎮田家溝村村民李海生說道。在他家的院子裡,兩間窯洞正在翻修,剛收的玉米整齊地堆放在牆角,十幾只羊在圈裡咀嚼著草料。最醒目的還是地上一字排開的十多個蜂箱,成群的蜜蜂飛舞著,把生活釀成了甜蜜和幸福。

“驻”进民心“帮”出实效——米脂县田家沟村驻村工作队帮扶纪实

在田家溝村,像李海生這樣受益的貧困戶不止一戶,他們在脫貧攻堅這場戰役中,在陝西省地方電力有限公司榆林供電局駐村工作隊齊心協力的幫扶下,住上了新房、發展了產業,年收入有了明顯增長,大步走在了致富路上。

“驻”进民心“帮”出实效——米脂县田家沟村驻村工作队帮扶纪实

走村入戶摸清村情

“田家溝村由3個自然村合併組成,全村總戶數288戶,總人口854人,常住人口420人,勞動力210人。全村總土地面積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875畝、林地面積630畝、林果面積540畝、退耕還林180畝……”說起田家溝村的村情,駐村第一書記李鵬如數家珍。

“驻”进民心“帮”出实效——米脂县田家沟村驻村工作队帮扶纪实

從2018年被委派到米脂縣田家溝村成為駐村第一書記以來,李鵬和駐村隊員走遍了田家溝的山山峁峁,對村裡所有的村民進行了走訪,摸清了貧困戶的情況和致貧原因。用他自己的話說:“精準扶貧必須要摸清情況,對症下藥,這是最根本的。”

在挨家挨戶的“嘮嗑”過程中,李鵬和駐村工作隊員深入瞭解了村情和貧困戶情況,一箇中長期扶貧計劃在他們腦海中慢慢成形。為了讓計劃儘快落地,駐村工作隊沒日沒夜開始忙活。“耕地大多在山地上,灌溉上不去;山上光照良好,可以種植蘋果,但環山公路不通;全村貧困戶佔比重,且這些貧困戶缺資金缺勞力,脫貧難度大。”面對這些問題和困難,他們一點點想措施,一步步想辦法,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力度,啃下了一個又一個的“硬骨頭”,帶領村民走出了一條致富路。

“驻”进民心“帮”出实效——米脂县田家沟村驻村工作队帮扶纪实

上下齊心助力脫貧

“你們就大刀闊斧的幹,思路要清、措施要實,不見成效決不收兵,扶貧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戶。”駐村工作隊的“底氣”來自於榆林供電局領導的囑託。作為對口幫扶村,榆林供電局黨政負責人和全體職工擰成一股繩,傾力幫扶田家溝村脫貧。

“驻”进民心“帮”出实效——米脂县田家沟村驻村工作队帮扶纪实

供電局主要領導定期走訪、多次調研,現場辦公為村民解決實際問題。每年10多次的走村入戶,聽到的是貧困戶的心裡話,解決的是他們最難解決的問題,換來的是貧困戶發自心窩的那一句“感謝”。

2017年,由榆林供電局主導,為田家溝村引入200KW光伏扶貧項目,佔地6畝,建設資金155萬元,該項目於2017年10月27日併網投運,每年能為全村帶來十餘萬元的經濟收入。

2018年,以“精準扶貧、電力先行”為目標,供電局及時為村子更換了100千伏安變壓器一臺,改造線路3.5公里,不僅滿足了全村發展產業用電需要,而且在動力充足的前提下,將鄰村的水引入田家溝村,完全滿足了農業灌溉的需求。同年,供電局又投入資金43萬,為田家溝村安裝了果園專變,為該村發展長期農業產業夯實了設施基礎。

除了強化產業發展基礎設施,供電局還出資整修了村委會,投資4萬餘元,在村裡打造了愛心超市、農家書屋、黨建活動室等,通過發動職工捐贈書籍、禦寒衣服,送文化科技衛生下鄉“三捐”“三送”等活動,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激發了村民脫貧致富內生動力。

“驻”进民心“帮”出实效——米脂县田家沟村驻村工作队帮扶纪实

強化基礎舊貌換新

“我們村耕地雖然不少,但許多環山路都坑坑窪窪,尤其一下雨,完全沒法上去。”村民李宏生帶著愁容說。一年前的田家溝村確實山路崎嶇,溝壑縱橫,許多路都是土路,一下暴雨不僅無法走,偶爾還有泥石流。這樣的情況,李鵬和他的隊員看在眼裡,急在心上。

“不能讓基礎設施的缺陷成為村民脫貧致富路上的絆腳石。”李鵬橫下一條心,一趟一趟跑市縣兩級國土資源部門,先後爭取到資金240萬元,為田家溝與瓦窯山兩個自然村修通了3.5米標準1.6公里的混凝水泥路,並於今年年初驗收通車;分別修通了莊則溝至月白坬1.32公里和黑燕茆至交泥墕1.7公里的環山公路;為瓦窯山自然村雨則灣修建塌陷道路。現在條條平整的公路直通到莊稼地上,也打通了村民致富的希望。

為了讓工作思路更廣、舉措更實、效果更突出,作為駐村第一書記,李鵬每天都要認真學習扶貧政策,用手機瀏覽中省市脫貧攻堅動態成了他閒暇時間的固定習慣。一次他無意中瞭解到:山東某個鄉鎮為孤寡老人、五保戶建立扶貧農村幸福小院,聯想到村裡也有失去勞動力的孤寡老人和五保戶,他想在田家溝村也可以建立一個扶貧“幸福小院”。想法有了,說幹就幹,他立即和村幹部到民政局遞申請、調研、審核、審批。10萬餘元的資金剛一到位,李鵬和駐村隊員就熱火朝天地開始著手“幸福小院”的建設。施工現場,駐村隊員和村民一起幹,不久,一座服務孤寡老人和五保戶的“幸福小院”矗立在村委會院子裡,讓村裡的老人心裡暖暖的、甜甜的,日子彷彿又有了新奔頭。

鄉村振興戰略和“美麗鄉村”建設啟動後,李鵬又第一時間聯繫村幹部到鄉政府遞交了申請。由於行動早,鄉鎮領導又結合實際情況,把田家溝村列為郭興莊鎮第一批“美麗鄉村”,獲批專項建設資金150萬元,實施院落硬化、院落圍牆、花壇菜園、入戶道路鋪設、外牆粉刷,現在的田家溝村貌煥然一新。“一年大變樣,三年換新顏,李書記和駐村工作隊一刻也沒閒著,他們的到來讓我們村子發生了大變化,我們的生活現在真的是芝麻開花節節高。”村民李義的語氣中充滿了自信和幸福。

發展產業不忘初心

“村子要致富、貧困戶要脫貧,還要依靠產業發展。”從一開始確立這個扶貧思路,李鵬和駐村工作隊就向著這個目標堅持不懈地努力著。

一方面,駐村工作隊以大戶帶動小戶的聯動模式,努力發展村集體經濟,引進專業種植企業,擴大山地蘋果、黃芪種植面積,著力打造540畝山地蘋果園和450畝黃芪園,作為村民增產增收的長期產業,帶領全村脫貧致富。另一方面,為了讓每一戶貧困戶都能儘快脫貧致富,駐村工作隊根據每戶貧困戶家裡的實際情況,幫助他們想辦法、出點子,鼓勵他們掌握一門種植或養殖技術。村裡部分村民有富餘資金,但缺乏致富的點子和技術;還有一些貧困戶有養殖技術,卻缺乏有效的資金支持,駐村工作隊就將大家召集起來,互相傳授養殖技術,逐漸在全村形成了幫、學的良好風氣。

“驻”进民心“帮”出实效——米脂县田家沟村驻村工作队帮扶纪实

駐村工作隊通過邀請技術專家、收看脫貧專題節目、開展技術微課堂等多種舉措,推廣脫貧成功案例。貧困戶李飛林一家三口人,育有一女,妻子患有疾病,一家人的開支全靠養羊支撐。近年來,羊肉市場穩定,李飛林有擴大養殖規模的想法,但苦於資金不足無法實施。瞭解到這一情況後,李鵬以個人名義主動借給他2萬元擴大養殖規模。李飛林利用這2萬元,將養殖規模擴大到了110只,今年的羊肉價格高,李飛林嚐到了實實在在的甜頭。“今年的養羊收入能翻番,真的特別感謝駐村第一書記。”李飛林喜滋滋地說,通過創業就業扶貧,他的女兒也進入魚河集運站上班,李飛林一家致富的信心更足,已成為穩定脫貧戶。

真情扶貧共奔小康

“李海生,家有2人,因病致貧,現養羊10只,2018年已脫貧;李世孝,家有2人,有安全住房,現有小雜糧5畝,玉米16畝......”全村82戶貧困戶享受脫貧政策情況、目前發展產業情況,都記錄在一張醒目的脫貧攻堅動態監測一覽表上,這張表張貼在李鵬辦公室的牆上,也牢牢記掛在他的心裡。

李鵬的扶貧日誌中,用樸實的話語這樣寫道:“朝夕相處的日子裡,我把田家溝村的村民當成了親人,他們也把我當成了親人,這份情誼無法用言語描述,只能用實際行動去幫助他們、回報他們,我所在的單位給予了我最大的支持,是我最強大的後盾。”在榆林供電局的全力支持下,在李鵬和駐村隊員的真情投入、全力幫扶下,田家溝村脫貧攻堅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全村已脫貧78戶222人,68戶貧困戶有了產業,6戶7人得到就業安置,全村村民的收入較三年前有了大幅增長。

此時的田家溝村,一派蒸蒸日上的新氣象,村民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始終與群眾心貼心,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解難題,把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當做工作的出發點,這是我們駐村工作隊的初心和信念,我們就是要一步一個腳印地,幫扶田家溝村脫貧致富,向著小康社會的目標大步向前。”李鵬說。

文圖/本報記者楊曉慧 通訊員郭少丹 李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