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又一頂流綜藝來襲!《一堂好課》有何魅力?

央視又一頂流綜藝來襲!《一堂好課》有何魅力?

導讀:12堂好課,12個主題,央視綜藝頻道用“課堂”點亮了年輕人的思想之光。

文 | 圈叔

文化類節目一度火熱熒屏,攪動了一股文化清流。隨著創作模式陷於瓶頸,如今,能夠讓人眼前一亮的文化類節目屈指可數。作為文化類節目的行業標杆,曾推出《朗讀者》《國家寶藏》的央視綜藝頻道再度打造了一檔重磅力作——《一堂好課》。

央視又一頂流綜藝來襲!《一堂好課》有何魅力?

不同於此前文化類節目的相對聚焦,這檔節目徹底釋放了節目的文化視角和關涉領域,思政、軍事、國學、文學、體育、美術……12期節目將呈現出12個異彩紛呈的主題,以全方位的文化透析為年輕觀眾獻上一場場知識和文化的盛宴。

一期一會之間,

如何點亮思想的火光?

“人生處處是課堂,人生處處遇名師。古往今來,變化萬千。唯有名師好課,熠熠生輝。”正如“好課班主任”康輝在《一堂好課》開講前所說,對於所有人而言,“課堂”是點亮思想火炬、啟迪人生智慧的無二之地。但是,傳統的“課堂”囿於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縱然有名師好課能夠使人受益無窮,卻無法做到無遠弗屆、廣為播撒。

央視又一頂流綜藝來襲!《一堂好課》有何魅力?

央視綜藝頻道《一堂好課》則將電視的傳播優勢注入“課堂”之中,以流動的“課堂”走進、傾聽、理解年輕人,引發他們的集體共鳴。每堂好課由一位“好課主講人”與數位課代表在康輝的帶領下,共同走進國內一所頂尖高校,為新一代的年輕人帶來學科與思想的啟蒙。與此同時,這檔節目在課間穿插了一系列環節,通過體悟前人的人生哲學,將思想之船駛向更深處,不斷追尋思想的力量。

更加珍貴的是,《一堂好課》並不侷限於某一個側面,而是儘可能地拓展視野,去發掘、呈現、探究與現實息息相關、緊密聯繫的日常議題。節目邀請的12主講人囊括各個領域的翹楚,譬如首期節目主講人便是國防大學教授金一南,他有著47年的軍旅生涯,獲得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軍銜,還是全國模範教師、全軍優秀教師。

央視又一頂流綜藝來襲!《一堂好課》有何魅力?

星星之火,何以燎原?中華民族,何以復興?金一南攜手黃景瑜、屈楚蕭去到了航天工程大學士官學校,為學生們帶來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思政課,對這些問題進行了鏗鏘有力的回應——信仰,共產黨人因信仰而看見,更以信仰表現出來了改天換地、摧枯拉朽的力量。

在金一南的娓娓道來之中,觀眾對中華民族千年來的風雲激盪、中國共產黨九十八年的篳路藍縷、新中國七十年的波瀾壯闊有了更為深刻的瞭解。這堂思政課,緩緩將思想之光投射給觀眾,成功點亮了他們心中的思想之火。

央視又一頂流綜藝來襲!《一堂好課》有何魅力?

而在後續的節目之中,更多名師大家也將帶著自己的“一堂好課”去到高校,直面年輕群體。單霽翔開在北京外國語的文博課,陳凱歌開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大隊的時代影像課、還有範迪安開在北京理工大學的美育課等都將一一亮相,以極致的文化內涵,帶來不一樣的人生感悟。

不止一堂好課,

更是一次深度的自我對話

古人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而對於《一堂好課》而言,如何做到請好老師上好課,實際上並不容易。

但在節目首播後,多位專家學者表達了對節目創新精神和思想價值的高度認可——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仲呈祥表示,《一堂好課》兼有精神高度、文化內涵和藝術魅力;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閻晶明也指出,綜藝性、文化感和正能量在這檔節目中得到了平衡地呈現;中國文聯副主席郭運德則特別點讚了央視綜藝頻道踏踏實實創作的精神……不僅如此,《一堂好課》還引發了廣泛的社會討論,其間的巧思和功力可見一斑。

一方面,《一堂好課》在找準具有探討意義的公共議題的基礎上,更找到了有著“舉一反三”作用的領域代言人。來到現場的12位主講人本身就有著極高的社會知名度,再加持以明星課代表的影響力,在最大程度上為這檔節目聚合了規模可觀的年輕受眾群體。

央視又一頂流綜藝來襲!《一堂好課》有何魅力?

另一方面,《一堂好課》的“課堂”模式並沒有流於平鋪直敘,而是不斷在平衡中做著恰到好處的“加法”。

不單是主講人在講述中融入了大量詳實案例,更有從課堂之中延展出來的討論交流、誦讀演講、演繹經典等“課外”環節調控課程節奏,這些都幫助這檔節目開掘出了浸潤觀眾內心的力量,如是,“課堂”之中真知灼見、經驗積澱、智慧火光得以在潛移默化間改變觀眾的認知和行為。

在金一南授課的“課間”,康輝留出了預習題目,“當今天我們有機會和方誌敏烈士面對面對話的時候,我們要怎樣告訴他可以更好地愛護可愛的中國母親了?”隨後,一出由黃景瑜、屈楚蕭、宋璽共同參與的情景朗誦呈現於講臺之上,在他們與演員飾演的方誌敏一問一答中,今日中國的山河鉅變就被清晰地勾勒了出來,整堂課的氛圍也被烘托到了高潮。

央視又一頂流綜藝來襲!《一堂好課》有何魅力?

沿著這一出情景劇引發的思考,金一南開啟了第二課時“怎麼樣做才能在今天這個新時代做到真正的愛國?”……能夠看到,節目中,一個又一個的時代之問被拋出又被解答,而更多的時代命題也將不斷出現,考驗成長中的年輕一代。

其實,《一堂好課》的價值也恰恰在於“授之以魚”的同時又“授之以漁”,它為年輕人提供了一次深度對話自我的空間,讓他們循著名師路徑回眸既有的人生軌跡,並站在前輩的肩膀上對未來展開瞭望、瞄準方向,努力交出一份無愧於自己、無愧於時代的答卷。

央視又一頂流綜藝來襲!《一堂好課》有何魅力?

以課堂見社會,

央視綜藝更有著大情懷

如果將《一堂好課》放置於更宏觀的視角進行審視,這檔節目從“小課堂”出發,洞見的卻是“大社會”和“大情懷”。

央視綜合頻道推出的《一堂好課》正是遵循著“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教育引導學生立鴻鵠志,做奮鬥者”這樣的邏輯,讓年輕觀眾在主講人、好課班主任、課代表的循循善誘下,將人生的智慧、經驗與積澱進行了調和與吸收,夯實基礎、打好基石。

並且,在每堂“好課”之中,為年輕觀眾帶來智慧啟迪的還有現場的學員們。課堂討論環節中,當被問及責任和義務時,一名邊防兵和一名基層警衛戰士就用自身的經歷講述了堅守本職工作的可貴之處。

央視又一頂流綜藝來襲!《一堂好課》有何魅力?

不僅如此,《一堂好課》更從每堂課出發,延展出大視野和大格局,將落點放置於祖國建設的偉大事業之上,鼓勵年輕一代以己之長、獻己之力。這正如金一南在授課時不斷強調的一樣,“我們身處百年變局的大時代,國際力量格局在較量中劇烈地演變。我們正在參與,中華民族正在一步步實現復興,(這)也是一次新的長征。”

誠然,對於每一個獨立的個體而言,“日常的平淡能殺滅所有的志氣”。作為社會的螺絲釘,又應當如何從平凡走向非凡?金一南也向廣大的年輕觀眾給出了答案:自我挑戰,追求卓越。他說,自己就是在不斷的突破中從普通的車工、技師、館員,最終成為了教授,完成了“逆襲”。

央視又一頂流綜藝來襲!《一堂好課》有何魅力?

所謂,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其實,這就是《一堂好課》最重要的意義所在——讓年輕人能夠從中看見自己,看見身處時代潮湧中的自我的站位,從而迸發出砥礪前行的激情與動力,在參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中實現自身的價值。

這也是央視綜藝頻道一以貫之的堅持。央視綜藝頻道持續面向年輕觀眾,已經推出了《朗讀者》《國家寶藏》等一系列精品力作,《一堂好課》的出現則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央視綜藝原有的文化節目版圖。尤其是在新一季的《朗讀者》《國家寶藏》待播之際,《一堂好課》領銜開啟了新一輪的文化洗禮,意義不言而喻。

不僅如此,此次與《一堂好課》共同亮相的還有聚焦愛國主義教育主題的《中國閱兵》,這也是央視綜藝頻道積極響應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的《實施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落實其提出的“生動講好愛國故事、大力傳播主流價值觀”要求的用心安排。

央視又一頂流綜藝來襲!《一堂好課》有何魅力?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央視綜藝頻道不斷打造以《一堂好課》為代表的優質節目面向年輕人傳遞新時代的價值理念,通過塑造有規模成體系的思想風潮實現對年輕人的正向引領。《一堂好課》的課堂,不容錯過;央視綜藝頻道的後續精彩,更值得我們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