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綠色產業夢 實現精工製造和現代農業“齊飛”

——專訪蒲江縣委書記劉剛

66.9%的森林覆蓋率,全國首批、全省首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這是蒲江縣委書記劉剛介紹該縣產業功能區的開場白。“綠水青山就是最好的優勢資源,而產業功能區建設,則是將資源優勢變為發展優勢、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最好的平臺和載體。”近日,蒲江縣委書記劉剛做客成都電視臺《新天府會客廳》,分享了蒲江對於未來產業功能區的發展思路。

按照全市產業功能區建設總體佈局,蒲江縣擁有中德(蒲江)中小企業合作區和四川蒲江現代農業產業園兩個產業功能區,而這兩個功能區,走的都是綠色發展之路。其中中德(蒲江)中小企業合作區規劃面積達33平方公里,是西部唯一的國家級中德中小企業合作區,也是全市主要的對德、對歐開放合作平臺和窗口,以精工產業、生態食品、職業教育為主導。蒲江縣的願景是通過這些主導產業的實施,將這個產業功能區打造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德精工產業新城和中西部地區高技能人才培養輸出地。

堅定綠色產業夢 實現精工製造和現代農業“齊飛”

四川蒲江現代農業產業園是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和國家級柑橘、獼猴桃標準化生產示範區,將打造一個以有機水果種植加工、冷藏物流為重點,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世界一流、全國領先的綠色有機水果產業園。“我們將堅定‘綠色生態’發展產業夢,統籌推進集約高效的生產空間、宜居適度的生活空間、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建設,著力打造具有帶動輻射、創新開放、生態公園特質的產業功能區,實現精工製造和現代農業‘兩翼齊飛’,以蒲江綠色產業夢助力成都產業夢。”劉剛表示。

圍繞“構建產業生態圈”的要求,蒲江縣兩大功能區目前已經呈現出了良好的發展勢頭。據劉剛介紹,中德(蒲江)中小企業合作區目前已基本形成精工製造產業集群,還有先進的“產教融合”基地等要素保障,已集聚企業200餘家,2018年已實現產值近200億元。而隨著蒲江縣“東向發展”的基本戰略趨勢,加之川藏鐵路開工建設,將在蒲江東部的壽安佈局川藏鐵路綜合運營保障基地,將與功能區現有的精工產業、智能製造融合,加快形成適鐵產業,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

四川蒲江現代農業產業園以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為總抓手,已培育了45萬畝柑橘、獼猴桃、茶葉三大農業主導產業種植基地,產業集中度達90%以上,“蒲江雀舌”“蒲江獼猴桃”“蒲江醜柑”品牌總價值達374.5億元,同時作為省級對外開放試驗區,蒲江縣已有了4000餘家電商主體,初步形成了“買全國、賣全球”的格局,並在線下形成了集冷藏加工、分選包裝、外貿出口於一體的農產品產業化企業集群。

堅持一個功能區就是若干新型社區的理念,蒲江縣下一步還將在“人城產”融合發展上下功夫,在中德(蒲江)中小企業合作區按照“德風德味德韻”標準,打造成都首個魅力宜居宜業的德式風情河谷城市;在四川蒲江現代農業產業園加速構建以特色水果產業和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為主導的產業生態圈。“我們將以優質的生態、生活環境築巢引鳳吸引高素質人才,再以人才吸引企業與生產要素集聚,真正實現以城聚人、以人聚產,以產興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