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像傳感技術是決定攝像機圖像採集質量好壞主要因素

 圖像傳感技術是在光電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利用光電器件的光-電轉化功能,將其感光面上的光信號轉換為與光信號成對應比例關係的電信號"圖像"的一門技術,該技術將光學圖像轉換成一維時序信號,其關鍵器件是圖像傳感器。  現有的圖像探測系統包括固態光圖像傳感系統、紅外光成像系統、超聲成像系統、微波影像系統等,已廣泛應用於視頻、測量、監控、醫療、人工智能等領域。


  "圖像不清,看不清楚畫面,有噪點,畫面不高清,失真,設備耗電量太大了",這些問題都出在監控攝像機的圖像傳感器上,因此,圖像傳感技術是視頻監控發展和應用的核心所在。視頻監控系統中很重要的步奏就是前端採集,監控攝像機作為數據採集的重要設備,在整個視頻監控系統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圖像傳感器就是決定監控攝像機採集質量好壞的重要因素。
  視頻監控系統的核心部分就是圖像傳感技術,目前,監控攝像機的圖像傳感器正逐漸從傳統的CCD向CMOS轉變。這兩種傳感器各有長短,但一直以來,CMOS傳感器的缺點漸漸減少。CMOS圖像傳感器低成本、高集成度為其主要特點,圖像質量已不輸於CCD。與基於CCD的探頭相比,CMOS探頭的集成度更高,因為CMOS傳感器集成了許多外圍處理功能,所需器件比CCD探頭少,且CMOS探頭的功耗要低得多。從整個系統來看,CMOS傳感器可將成本大大降低。
  視頻監控領域芯片大多掌握在國外企業手中,國產芯片研發的滯後導致的危害效應已經引起國家的重視。於是,政府對芯片產業採用刺激政策,計劃10年內投資10萬億元,支持芯片國產化。而這一政策受益地將包含深圳、上海、武漢等地。圖像傳感器技術,作為視頻監控系統的核心,其國產化將會有一個大的提升。

  2019年CMOS圖像傳感器產業增長亮麗,截至2018年,按出貨量看,全球CIS市場索尼獨佔50%,其他主要玩家包括三星、ST、豪威科技、SK海力士和安森美。國內的CIS玩家主要目前除了格科微、思特威和思比科,還有比亞迪微電子、銳芯微等。
  IC insights發佈最新報告指出,隨著全球經濟放緩以及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導致系統製造商減少工廠庫存,光電子,傳感器/執行器和分立半導體(OSD)的合併銷售額在經歷了過去兩年的 9%和11%保障之後,在2019年將僅增長1%至835億美元。

圖像傳感技術是決定攝像機圖像採集質量好壞主要因素

  根據ICinsights之前的數據預測,2019年CMOS圖像傳感器出貨量將增長11%,達到全球創紀錄的61億顆,隨後全球經濟預計將進入衰退領域,2020年將增長9%,達到66億顆,部分原因在於美國和中國之間的關稅驅動的貿易戰。2018年,CMOS圖像傳感器的收入增長了14%,達到142億美元。而2017年增長了19%。自2011年以來,CMOS圖像傳感器的銷售額每年都創下新的高位,連續的記錄預計將持續到2023年,屆時銷售額將達到215億美元。
  ICinsights表示,在OSD市場,CMOS圖像傳感器和激光發射器的強勁增長抵消了發光二極管(LED),光耦合器,電荷耦合器件、CCD圖像傳感器,紅外設備以及該細分市場中的其他產品的下降。他們預測,整個2019年光電銷售額將增長約3%,達到創紀錄的415億美元。

圖像傳感技術是決定攝像機圖像採集質量好壞主要因素

  預計,傳感器/執行器在2019年的銷售額將僅增長1%,屆時總收入將達到149億美元的歷史新高,價格大幅下降並未抵消強勁的兩位數百分比增長,ICinsights進一步表示,預計到2019年,大宗商品填充的分立器件市場將下降1%至271億美元,其中功率晶體管將是這一細分市場中唯一的產品類別。
  IC Insights認為,這三個OSD市場的銷售增長將在2020年和2021年逐步增長,部分原因是全球經濟的適度改善以及對新系統功能(如人臉識別,三維成像和機器視覺,更多傳感器的需求)的渴望,以及對自動控制和嵌入式人工智能(AI),第五代(5G)蜂窩服務,汽車中自動駕駛功能的普及以及汽車的持續電氣化,包括混合動力天然氣/電動汽車和全電動汽車的追求。【資料來源:IC insight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