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籃的強點還強嗎?郭導的防守理念也有不利之處,對兩人影響很大

CBA的常規賽已經戰過6輪,在目前排名前10的球隊裡邊,並沒有遼寧隊的身影,上一場輸給新疆之後,排名落到第11位。雖然說賽季才剛剛開始只有6輪,但遼籃這過山車似的狀態,確實是給人一種窩心的感覺。客觀而論,6場比賽輸掉3場,也不能算是一敗塗地,更何況輸的這3場又都是頂尖強隊。只是這輸的過程有些難看,尤其是慘敗新疆這場,簡直就是被人家打蒙圈了,自己完全不會玩了。輸掉比賽無可厚非,怕就怕輸掉拼勁和起碼的自信,輸掉精氣神。

我們不妨看看前10的球隊,北京和吉林咱就別說了,人家有林書豪,有瓊斯,利用個人能力給球隊帶來質的變化,球隊越打越好。單說說原先的魚腩球隊北控,還有後來居上的山西,都帶出一點黑馬是氣勢,目前排在第6和第7。

不得不承認,選對一個外援,對球隊影響巨大。吉林選對了瓊斯,山西選對了富蘭克林,他們都把球隊帶活了。反過來再看看遼寧男籃,這幾場比賽打的糾結,打的讓人糊里糊塗。一個史蒂芬森,一個郭艾倫,能力都有,總感覺他們有勁沒有使到一處。當然,這與郭指導也有關係,球隊打的沒有章法,主教練責任最大。

遼籃的強點還強嗎?郭導的防守理念也有不利之處,對兩人影響很大

遼寧男籃戰績不理想,與史蒂芬森還沒有更好的融入球隊是有一定關係的,尤其是對陣新疆比賽中的防守不利,也是遼籃被動的一個因素。

有一個事情大家一直都存在疑問,最注重防守的郭士強,為什麼就看中了不太喜歡防守的史蒂芬森呢?要說是以前不是很瞭解,也許是一個原因,但郭士強在美國期間應該沒少研究史蒂芬森的錄像,作為一個執教多年的教練,難道就看不出來史蒂芬森的防守問題?

也許郭指導改變了以往的風格,把原來的注重防守,改變成注重進攻了?畢竟史蒂芬森的進攻能力還是相當強的。但是,仔細思考感覺這種解釋不是太合理,因為郭士強根本就不是那種改來改去的性格。說實話,或許遼寧球迷都知道,郭士強堅持的東西,基本是不大可能改變的,這也是他多年執教養成的性格。總是把防守放在首位,其實這並沒有錯,但要是太突出防守甚至是忽略了進攻,這應該也是一個缺點吧?

郭士強的用人規律,相信很多人都清楚,誰有防守誰就有上場時間,郭旭防守差點,那就只能多坐板凳,哪怕全隊的外線三分手感全無,郭旭也依舊機會不多。

遼籃的強點還強嗎?郭導的防守理念也有不利之處,對兩人影響很大

還是那句話,一個成熟的教練,都會時時強調球隊的防守,研究各種防守模式。但是,防守和進攻是相輔相成的,同等重要。如果單單注重一方,那就會出些問題。

可能郭士強指導就是有點偏執的吧,把防守當成了第一要素。可能也是由於郭導的這種執著,或造成了遼籃兩名球員的狀態一落再落,從國手變成默默無聞的人。

首先一個是劉志軒,他曾一度是郭士強的愛將,始終有固定的上場時間。上賽季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劉志軒遭到球迷的普遍質疑和責備,被罵拒投。但劉志軒並沒有影響上場時間,依舊打首發,依舊拒投。細想想可能明白了,或指導或許就沒要求他投籃,防守就好。看看現在的劉志軒,場均3分,出手不過3次。當初的劉志軒不這樣,遼籃奪冠那年,劉志軒是全隊最強的三分火力點。後來怎麼進的國家隊?是因為外線手感穩定,是一個定點三分手。再後來被納入郭士強的防守體系,似乎成了一名聽話的準藍領。

遼籃的強點還強嗎?郭導的防守理念也有不利之處,對兩人影響很大

再一個更受影響的是高詩巖,一個潛力很好的雙能衛苗子。高詩巖的類型不屬於1號位,也不屬於2號位,他應該是兩者之間的雙能衛類型。這一點,小高在吉林隊那一年體現的最充分。大家應該記得,高詩巖在吉林進步飛速,不久就完全替代了早已成名的崔晉銘,成為吉林隊主控。好像也是那一年小高參加了全明星星銳賽,隨後進入了國家集訓隊,成為一名國手。

2018年8月底,由於趙繼偉的受傷,遼寧男籃不得不緊急從吉林召回高詩巖,來補充遼寧男籃的後衛線。大家都覺得,就憑高詩巖在吉林隊的表現,以及展示出來的潛質,回到遼籃肯定是郭艾倫的好幫手,甚至在某些方面會超過趙繼偉。因為當時高詩巖在吉林隊的數據是,場均10.2分4.7個籃板3.8個助攻,數據是比較全面的。

然而回到遼寧男籃,高詩巖從第一場比賽開始,就給郭指導當上了防守藍領,專門防守對方的小外援。至此以後,高詩巖就成了專職的防守球員,至於防守的效率怎麼樣暫且不論,反正就是不停的犯規,犯規,六犯被罰下的次數,高詩巖應該居首。到了現在,高詩巖當初的潛質咱就不見了,一心防守,也沒見什麼特殊作用。數據可慘了,場均出戰22分鐘,得2.5分2.5籃板,外加3.9次犯規。到了這個地步,郭士強是不是該考慮考慮怎樣使用高詩巖了呢?

遼籃的強點還強嗎?郭導的防守理念也有不利之處,對兩人影響很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