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層紅棗一層米,再一層芸豆一層米的甑糕,是如何甜進心裡的?

要問我對西安的第一印象是什麼,答案絕對是琳琅滿目的美食,什麼羊肉泡饃,肉夾饃,油潑面,岐山臊子面,總之能想起來的都是帶著誘人香味的各種麵食。不過在麵食佔據半邊天的西安古都,還有這麼一種不起眼的美食能讓人

甜到心坎裡,那就是因《那年花開月正圓》而被外地人熟知的甑糕。

雖然名字裡有一個"糕",但跟其他地區的糕點比起來,甑糕頗有點難登大雅之堂的感覺,外形鬆垮難成型,顏色一白一黑造成強烈視覺衝擊,本就黏牙的糯米再配上齁甜的紅棗,甜膩的口感直線上升,讓很多健身之人望而卻步。不過儘管如此,在西安小吃排行榜上,甑糕還是依舊名列榜單,它用自身香甜的氣味為步履匆匆的人們打開清晨的味蕾,陪著他們走過一個又一個忙碌的清晨,人生五味,甜是不可缺的。

一層紅棗一層米,再一層芸豆一層米的甑糕,是如何甜進心裡的?

甑,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炊具

甑,是一種利用蒸汽促使食物成熟的炊具,這種炊具的底部有許多透氣的小孔,蒸汽透過小孔上升到食物這一欄,食物在熱力的作用下漸漸趨向成熟,這一舉措在當時可以說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大進步。

它最開始出現的時間據傳是在原始社會晚期,後來隨著生產力的不斷進步,新時期時代出現了陶甑,商周時期出現了青銅甑,鐵出現後又出現鐵甑,從此,鐵甑的就跟隨人們繁衍生息一代又一代的流傳了下來。發展到現在,鐵甑多見於北方,又因為體積很大,用途多半是拿來蒸制大容量的食物,甑糕就是其中一種。

一層紅棗一層米,再一層芸豆一層米的甑糕,是如何甜進心裡的?

跟北方的鐵甑不同,南方的甑是用木頭製作的,因為主要作用就是蒸米飯,所以習慣叫做飯甑。木頭製作的飯甑是一個圓筒形狀,下邊偏小上邊偏大,中間用一條較粗的鐵絲緊緊圍住,防止散架;飯甑的底部是沒有小孔的,而是一鏡到底的存在,在使用的時候,底部會放一個竹子編制而成的類似圓錐的向上拱形物,然後再放各種食材最後端到熱水鍋裡進行蒸制就可以了。

因為不沾水,蒸熟的米飯吃起來很有嚼勁,在越來越多的人追求這種口感米飯的時候,商家在電飯煲的基礎上加以改進,適時推出了電飯甑。電飯甑的誕生,不僅是對甑這一工具的延續,也是廚房科技又一大進步的深層體現。

一層紅棗一層米,再一層芸豆一層米的甑糕,是如何甜進心裡的?

一份甜進心裡的甑糕

本質上說,甑糕就是混著紅棗和芸豆的糯米飯,但具體到操作細節上,甑糕又不是普通的糯米飯,它要突出食材的層次性。

製作甑糕的食材主要有三種,分別是白色的糯米,粉紅的芸豆(泡好的),以及深紅的紅棗,甑糕的食材很容易獲得,難得是要有足夠的耐心,從開始到出鍋,沒有十幾個小時是不能夠的。

糯米需要提前浸泡,一直泡到米粒一捏就碎的程度,這標誌著米粒已經吸了足夠的水分,在蒸制的時候才不會因為缺少水分而導致口感半熟;糯米浸泡期間還要時不時地用雙手攪拌,這既是在洗米,也是讓所有的米粒都充分接觸清水。

泡好的糯米用漏篩裝著控幹水分,一直控到不再有水往下滴的時候為止,這一步是必須的,因為這樣才能保證米粒蒸熟後吃起來有嚼勁,沒控乾的米粒蒸熟後吃起來軟軟的,還有時不時黏牙的現象。

紅芸豆和糯米一樣也需要提前浸泡,泡好的芸豆是全身泛著粉紅的,紅棗則只需要清洗一下即可。

一層紅棗一層米,再一層芸豆一層米的甑糕,是如何甜進心裡的?

待食材全部處理好,按照一層紅棗一層米,再一層芸豆一層米的順序放到甑鍋裡,四層一個輪迴,所以不管鋪幾個輪迴,最上面的一層必須是紅棗,這是為了跟甑鍋最底層的紅棗相呼應,體現中國文化裡有始有終,首尾相連。

食材全部鋪完後要用竹竿在周圍插出幾個洞,這是為了讓底層的蒸汽順利遊走上來,做完這一切剩下的就要交給時間和火候了。甑糕在蒸制的時候遵循的原則是先大火燒再小火燜,大火燒是為了儘快產生足夠的蒸汽,小火燜是為了讓糯米,芸豆,紅棗都充分成熟,一般來說沒有5個小時是不可能的。

雖然說甑糕主要的食材就是糯米芸豆和紅棗,但它不是固定不變的,像有的人就喜歡偏甜口味,他會在食材蒸熟後再撒一層白砂糖,就著氤氳的蒸汽融化成糖水滲入到甑糕裡;有的人不喜歡芸豆,就用葡萄乾之類的果乾代替;而紅棗的皮會影響口感,追求完美的人就會用蜜棗代替。

不管食材如何變化,甑糕的甜是怎麼都不會缺席的,吃一口甜甜的甑糕,心情立馬變得晴朗了起來。

一層紅棗一層米,再一層芸豆一層米的甑糕,是如何甜進心裡的?

清晨,吃一份香甜的甑糕

早餐向來是重中之中,不吃早飯不僅不會瘦身,還會有變胖的風險,但是現在快節奏的生活,人們的早餐已經不再是那麼的悠閒愜意了,匆匆的步伐匆匆的早餐早已是都市生活的常態。

但即便如此,還是有部分人心甘情願停下腳步去買一份甑糕,一勺一勺挖進嘴裡,米香,豆香,棗香,充滿了整個口腔,沉寂了一個夜晚的味蕾瞬間被喚醒。

對於這種香甜的小吃,在很多人的認知裡都是隻能單吃的,畢竟甜味雜著其他味道有點不倫不類,但是偶爾創新一下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例如一份甑糕搭配一小碟醬菜,甜味酸味鹹味亂竄,米飯鬆軟兼有醬菜清脆,無論是味道還是口感都是一種極致的體驗,而對於這種體驗,我是越愛越愛了。

一層紅棗一層米,再一層芸豆一層米的甑糕,是如何甜進心裡的?

糯米,紅棗,芸豆,按照約定成熟的順序鋪展著,在歷史悠久的土地上傳承著,這就是食物的生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