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5大中心,節目中心大調整,江蘇衛視機制改革進行時

文|「廣電獨家」周煜媛

電視走到今天,仍離不開廣告營銷的傳統營銷模

式,但在目前情況下,再將所有的收入和利潤預期壓在廣告營銷一條道上,已不是明智之舉。成立5大中心,节目中心大调整,江苏卫视机制改革进行时

最近兩年,在經過前幾年的高速發展之後,各省級衛視在新的政策背景、媒介環境下,開始進入調整和沉澱的新階段。

近期,「廣電獨家」採訪了江蘇省廣播電視總檯副臺長兼衛視頻道總監任桐,以及江蘇衛視副總監、節目中心主任王希,對頻道的組織架構改革及節目創新機制進行了詳細介紹。

▍組織架構改革,成立5大中心

2018年,江蘇衛視進行了組織架構上的改革,成立了管理中心、節目中心、製作中心、營銷中心、內容審核中心5大中心。這對節目特別有好處,減少了互相之間的扯皮,權責分明,一整套流程很順暢。

在節目中心,只有編導這一個崗位。“你要想當製片人,拿項目來,提案通過了,招到標了,所有的運作、所有節目製作你說了算,除了公共成本。但當這個節目做完了,你就恢復到原來的位置。”任桐告訴「廣電獨家」。

任桐與同事也在觀察和思考其中的不足,他們發現,有些商務溝通還不是那麼順暢。據透露,江蘇衛視即將推出項目經理人,節目製片人就負責管住節目內容,所有廣告商務都找項目經理人去處理。

“節目製片人也好,項目經理人也罷,關鍵是要真正做到能上能下、能進能出。”任桐強調。

在他看來,在堅持正能量和走正路的前提下,對所有員工實行這樣一種績效考核的體系,能有效地激發員工的活力,這是最重要的,也是江蘇廣電總檯這麼多年來不斷髮展的一個重要基礎。

在節目方面,任桐有自己的“小”堅持,比如幾個“必須”:自制節目必須參與策劃;外協節目必須參與評估;所有節目第一次開機時,只要在家,必須去現場;節目中有重要嘉賓,必須去向對方表示問候和感謝。

他認為,

電視走到今天,的確仍離不開廣告營銷的傳統營銷模式,但在目前情況下,再將所有的收入和利潤預期壓在廣告營銷一條道上顯然已不是明智之舉。所以,在用戶營銷方面,江蘇衛視一定要有新的突破,這也是總檯對衛視做強做優提出的一個基本要求。

成立5大中心,节目中心大调整,江苏卫视机制改革进行时

任桐

任桐提到,“卜宇臺長對提升主流媒體的複合影響力有3個方面的構想,一是從電視端到移動端,構建‘大屏+小屏’的傳播新生態;二是從電視節目到新媒體產品,構建‘長視頻+短視頻’的內容新生態;三是從受眾到用戶,構建‘精準傳播+精準營銷’的運營新生態。”

“都說用戶是新媒體的,觀眾是我們的,但從長遠來講,要想不被取代,就看我們能不能有效地把觀眾轉變成用戶。”在他看來,用戶是精準的,而觀眾不是那麼精準的,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客戶現在投放的要求就是要精準,如果你給他的畫像很精準,你一定會有你的用戶群。所以,這是我們明年需要推進的一項重要工作。

談及2020年的規劃,任桐透露,要加大內容創新的力度,加大經營創新的力度,加大宣推創新的力度,關鍵一定要在用戶營銷這個問題上下大力氣。

“有一個細節讓我記憶很深刻。記得我在給衛視頻道全體員工開會時,提出了接下來衛視工作的20項具體措施,幾乎有一半的人把手機拿出來拍PPT。這個細節說明了一件事情,起碼這個團隊還有著一股熱情和衝動,他們希望衛視越來越好,作為一份子希望主動出一份力。如果他覺得無所謂了,管你提20項還是100項,都會無動於衷。”任桐說。

▍節目中心機制大調整,方案提新常態化

目前,江蘇衛視節目中心有150個編導,6~7支團隊。在往年,節目中心在上半年進行周間節目的研發,下半年針對招商會前期作季播和週末節目的研發和方案徵集。而從今年下半年開始,節目中心進行了一個大的機制調整,節目方案提新變得常態化。

“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你只要有方案,隨時可以提交。”王希表示,他每個月會組織所有的節目團隊、節目中心的管理層、頻道的管理層進行一次評比,不管方案是不是可行,或者是不是到了可以操作的地步,都評出一二三等獎,並在編導個人的績效當中體現出來,作為一種鼓勵。

同時,他每個月也會跟廣告營銷部門溝通。一旦市場上有需求,案子能夠被客戶認可,進入到樣片製作的階段,誰提交的方案,誰就是製片人。“我們內部對製片人已經沒有任何的門檻。今天你來上班,案子通過了,明天你就可以做製片人。”

成立5大中心,节目中心大调整,江苏卫视机制改革进行时

王希

實行這一機制的背後,有王希的雙重考慮。第一,不管什麼時候,周間節目的陣地都很重要,

因為對整個平臺的支撐力很強;第二,對團隊始終保持狀態在線很重要,“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做節目不能離開一線”。

目前,節目中心已經進行連續兩個月的評比,大概出了十幾個方案,未來推出的一些新節目就會從這裡出來。“不在於它能提供多少,而在於這樣一種機制,一扇門永遠敞開著,讓大家一直保持頭腦在線,也算是對團隊的一個要求。”王希說。

王希也提到,乾電視行業年紀不能太大,心態更不能老,節目中心的90後已經佔到總人數的百分之四五十,成了頂樑柱。

“每個項目任命一次,項目結束,任期結束。大家真的是需要做一臺永動機。”王希說,電視就是一個需要耐得住寂寞的行業,從一線做起,時間長了也就成了手藝人,不管形勢如何變化,手藝人永遠有他的地位。

在江蘇廣電總檯招商年會上,江蘇衛視一口氣發佈20

多檔節目,將在情感、益智、音樂、文化等幾大核心門類上繼續發力,進一步深化類型優勢的勢能顯露無疑。

這其中,關注宇宙深空的科幻電視綜藝節目《從地球出發》硬核揭面,尤其令人關注。對此,王希表示,從《最強大腦》《一站到底》《超級戰隊》《超凡魔術師》,再到《百變達人》《從地球出發》,江蘇衛視一直希望利用好科技題材,把客廳文化拉回來。“往小了說是塑造好的品牌節目,往大了說就是創作出大眾喜愛的優秀精神文化產品。”

成立5大中心,节目中心大调整,江苏卫视机制改革进行时

一方面,綜藝矩陣題材豐富、類型多元,另一方面,王希指出,它們也要同時滿足幾個共同的特點。

第一是品質。不管是周間節目還是週末節目,不管是季播的還是常態的,或者晚會、大型活動,都要好看。“要是個精裝修,不要是個毛坯房。”

第二是溫度。“你願不願意給孩子看?你願不願意給周圍的大眾看?這兩個層面,要把握好。”

第三是將內容放在第一位,節目還是要靠本身的特點和內容吸引人。“這也是一個良性循環的過程,你讓客戶對節目越來越瞭解了,給他的信心就越來越多,他才會發現內容才是更吸引觀眾的,但這個過程需要勇氣。”

在傳播樣態上,王希覺得大屏和小屏的聯動非常重要,在今後所有的項目中將會非常講究這一點。“但千萬不能是一個節目在手機上播完又在電視上播,而是兩個版本,同一個IP。”

他打算首先在一兩個小項目上嘗試跟小屏聯合,然後計劃將2019~2020年跨年演唱會做成一個全媒體融合的品牌。

王希同時也強調,不管是大屏時代還是小屏時代,內容永遠是核心、在“C位”,也希望所有同行都能夠達成這樣的共識:沒有內容,沒有人才,所有的媒體融合也就無從談起,自然也不會取得任何好的效果。

成立5大中心,节目中心大调整,江苏卫视机制改革进行时

▍一年4場晚會是基本要求

近些年,江蘇衛視的跨年晚會多次驚豔亮相後,這支25~30人的團隊也格外被人們所關注,追求內容呈現的極致化成為外界對他們的最大印象。

“中秋休息3天,跨年晚會已經開始籌備了。”王希告訴「廣電獨家」,作為“荔枝超級晚”品牌的首秀,這次的“聚划算99划算盛典”被內部稱為堪比“小跨年”,剛一結束,這個由25個核心導演組成的團隊又開始全力面對今年的重頭戲——江蘇衛視跨年演唱會的籌備工作。

成立5大中心,节目中心大调整,江苏卫视机制改革进行时

一年4場晚會是王希給他們的基本要求。“節目的創意是想出來的,沒有積累,沒有沉澱,很難有好的東西出來。”王希說,“我也希望他們從每場晚會到每個節目,都當成一個作品來對待,而不是僅僅當作完成任務。”

關於晚會,江蘇衛視從兩條線展開架構與發力。一條是“荔枝超級晚”,另一條是以跨年為龍頭和核心的節慶板塊,不過現在名稱還沒有想好。

在晚會製作這一塊,江蘇衛視跨年團隊從資源整合、節目創意到品質保證,在業內都是首屈一指的。王希在想,除了跨年這一天,團隊的資源和優勢能不能再放大?一是在節慶方面,比如中秋、七夕等都可以做晚會;二是可以在定製晚會、與IP品牌結合的晚會上有所突破。如此,便有了“聚划算99划算盛典”。

“聚划算99划算盛典”和即將舉行的跨年演唱會導演組都是這支隊伍的核心成員,他們總是用不同的作品不斷夯實這個“標籤”。

的確,不管是晚會還是活動,“跨年團隊”一直水平在線,且穩中有進,驚喜頻現。任桐直言,這是最讓他驕傲的隊伍。“我為他們驕傲在哪?因為他們不斷地否定之否定——已經做得非常好了,但他們仍然願意不斷去嘗試,敢於打破自我。這就是卜宇臺長常說的極致化做事的態度。”

成立5大中心,节目中心大调整,江苏卫视机制改革进行时

讓王希感到欣慰的是,江蘇衛視的跨年團隊是一支狼性團隊。這些人有江蘇臺內部的也有外部的,有中國人也有外國人,

但不管來自哪裡,大家只有一個身份,就是跨年團隊的成員。

“所有人都在想著,如何更好地完成自己這一部分?如何超越去年?如何有更好的玩法?我們的壓力和考核指標也不會僅限於收視、收入、網絡熱度、話題度這些數據。”王希說,他在跨年團隊裡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們對節目負責,我為大家的成果負責。

在跨年晚會方面,王希主要為團隊解決2個問題:一是把握好創作方向,控制好內容品質;二是扮演好“閥門調節”的角色,為成員承擔壓力和風險。

這次能不能得到觀眾、行業、臺裡、主管部門等各方面的認可?在王希看來,自己作為壓力的中樞,有些壓力是可以傳遞的,有些只能自己消化。

“創作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他不想把壓力和糾結傳導到團隊裡面去,“希望團隊在項目操作上,更多的是一種自我革新、自我優化的創作狀態,而不是去年這樣子了,今年怎麼辦?”

“我把周圍的壓力擋一擋,你們潛心去做,做到極致,在你們有些懈怠或者有點偷懶之後,我就開閘放一點壓力給你。”雖然節目中心有很多工作要處理,有很多節目要管,但每一年的跨年都是王希投入心血和精力最多的地方。

“能有機會做自己最感興趣、最有挑戰也最願意嘗試挑戰的事情,這個團隊包括我在內,還是比較幸運的。”王希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