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出臺文件將服刑在押人員子女納入保障範圍

填補制度空白,江西出臺文件加強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工作

服刑在押人員子女納入保障範圍

“明確將服刑在押、強制隔離戒毒、被執行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人員的子女納入保障範圍。父母犯罪,子女無辜。”在江西省政府新聞辦公室、省民政廳日前聯合召開的江西省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工作專題新聞發佈會上,江西省民政廳副廳長張福慶如此介紹。據瞭解,近日,江西省民政廳、省婦聯等13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工作的通知》,這項政策填補了該省困境兒童保障制度的一項空白,是新時代江西兒童福利工作的一次重要政策創新。

江西省委、省政府把兒童福利工作作為戰略任務來抓,省級層面制定了兒童發展規劃綱要,納入了省政府民生工程項目,出臺了加強和改進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困境兒童保障、殘疾兒童康復救助等政策文件,極大地提升了相關兒童及其家庭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就此次出臺的文件,張福慶介紹,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指父母雙方不能正常履行撫養和監護責任的兒童,通俗地講就是事實孤兒,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省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約為2.14萬名。該省明確,將服刑在押、強制隔離戒毒、被執行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人員的子女納入保障範圍。父母犯罪,子女無辜。加強對這類未成年人的幫扶救助,已成為全社會共識。同時,還能從源頭上解除服刑人員的後顧之憂,有助於服刑人員感受社會的溫暖,人間的溫情,促進他們安心服刑,積極改造,早日迴歸社會和家庭,再次擔負起監護照料子女的法律責任。

文件還明確了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六個保障重點,包括強化基本生活保障、加強醫療康復保障、完善教育救助保障、加強就業創業保障、督促家庭監護保障以及加強關愛服務保障等。

針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多層次多樣化的成長需求,文件要求從六個方面加強關愛服務:一是加強行為安全關愛。對嚴重行為偏差和行為失範兒童的行為矯治及涉侵權案件開展法律援助。二是加強健康關愛。發揮兒童福利機構、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康復和特教服務機構等服務平臺作用,提供康復、特教、養護、臨時照料和政策諮詢等關愛服務。三是加強家庭探訪。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指導村(居)民委員會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家庭每季度至少隨訪一次,協助提供監護指導、返校復學、落實戶籍等關愛服務。民政部門及時幫助流浪兒童尋親返家,指導當地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每季度至少組織一次回訪防止再次流浪。四是加強情感關愛。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發揮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優勢,動員青年社會組織和青少年事務社工,依託婦女之家、兒童之家、基層青少年服務陣地等提供家庭教育指導、心理疏導、情感撫慰等專業服務,培養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五是加強學業幫扶。教育部門指導學校、基層組織、社會工作者與學業困難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建立“一對一”長期結對幫扶機制。六是加強兒童送養工作指導。在充分尊重兒童和監護人意願的前提下,鼓勵支持國內家庭依法收養事實無人撫養兒童。

當天的發佈會上,張福慶還介紹了該省兒童福利工作情況。該省堅持“兒童利益優先”原則,一是牢牢兜住孤棄兒童基本生活保障底線,連續將孤兒基本生活保障納入省政府民生工程,“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統一、提高城鄉孤兒基本生活費標準,機構養育和散居孤兒分別達到每人每月1350元、950元,“十三五”以來年均增長5.3%、7.9%。在全國率先推行孤棄兒童區域性機構養育,建設區域性兒童福利機構、同步設立殘疾兒童康復基地18個,保障重病、重殘孤棄兒童得到更好的養育照料、康復特教。全面實施“孤兒醫療康復明天計劃”“福彩圓夢·孤兒助學工程”“家庭收養能力評估”等項目,推進解決私自收留撫養無戶口兒童落戶,規範收養捐贈,保障孤棄兒童發展權益;二是紮實推進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體系建設,報請各級黨委政府成立了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領導機構,強化部門職責、形成工作合力。全省建設未成年人救助保護和非區域性兒童福利機構149個,設立鄉鎮(街道)兒童督導員1912人,村(居)兒童主任20770人。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大力實施“童伴媽媽”“陽光家園”“護童成長”等項目,為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提供日間照料、心理疏導、親情關愛、權益維護等關愛服務。

(中國婦女報江西記者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