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試超第二名30分,年級第一坦言:擅長背誦,自習常做3件事

如果說平時測驗是對固定章節知識點的考查,那麼期末考試就是對整個學期的學習,進行一次綜合的摸底檢查,能夠比較公平的反映出學生的學習進度,以及日常的複習情況。對於未來的新學期計劃,以及對當學期的總結,都有著極為重要的參考價值。

期末考試超第二名30分,年級第一坦言:擅長背誦,自習常做3件事

在上一次期末考試中,初二6班的常水清又一次成為年級第一,而這次他的成績比起年級第二多出了30分,在老師也承認題目難度比平時大的前提下,除了語文拿了是142外,也只有英語扣了2分,其他全都拿了滿分。

在年級結束的分享大會上,常水清跟諸多的同學分享了自己的學習經驗,而在同學中,這位學霸也早早揚名在外,不僅是因為他那優異的成績,更是因為似乎有些超越常人的“記憶力”。

常水清對於同學提出的怎麼能看過課文就背出來這類的問題,頗有些哭笑不得。在別人眼中,他都是天生的記性好,只要看過一遍就能記住,其實不然,他認為,無論是學習還是背誦,其實都是有技巧的,而在自習的時候,自己常常做3件事。

期末考試超第二名30分,年級第一坦言:擅長背誦,自習常做3件事

1、梳理邏輯關係

為什麼從1-10無論是正背還是倒著背,都能毫無障礙的背出來,但是一旦是背誦一個陌生的電話號碼或是一串無意義的數字,就無法記下來呢?

這是因為前者有邏輯關係(加減法),而後者則是因為無規律,所以無法記憶下來。對於絕大多數學生來說,先天性的記憶力其實沒有多少差異,所以學會理清每個知識點之間潛在的邏輯關係,或者自己創造一套屬於自己的邏輯記憶法,那麼能夠大大的提高學習效率。

期末考試超第二名30分,年級第一坦言:擅長背誦,自習常做3件事

2、憑藉記憶繪製總結表

每天課程結束後,常水清都會利用半小時的時間,按照上課的類目,按照自己的記憶程度,將白天老師上課講到的知識點默寫下來,然後再對照課本,用紅筆將缺失、錯誤的內容,進行補充訂正。

每天按照自己的記憶進行繪製總結表,是對當天學習內容的一次回顧,而這樣的回顧效率,比單純的看課本,效率要高得多。

期末考試超第二名30分,年級第一坦言:擅長背誦,自習常做3件事

3、定向性的做題鞏固

除了完成必要的家庭作業之外,常水清會根據當天的學習情況,先將進行的測試試卷,全部回顧一遍,找出自己的錯誤點,然後根據自己的輔導資料,進行專項性的訓練鞏固。

這樣一來既能大大減少囫圇複習的時間浪費,又能對錯題進行針對性的鞏固,大大減少不必要的失誤率,堅持這樣的學習方法,對於平時的學習成果,自然能夠大大提高。

精彩文章回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