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的飢餓感 家長要"狠心"


培養孩子的飢餓感 家長要


許多家長抱怨:孩子天生胃口不好,不管是喝奶還是飯菜都不愛吃。一頓飯要花1~2個小時還不說,偏偏孩子也就象徵性地吃兩三口飯,再也不肯張嘴了。中西醫的開胃藥吃了一大堆,也不見效。遇到這樣的情況應該怎麼辦?專家建議:給孩子建立穩定的生活節奏,培養寶貝的飢餓感。

(1)定時定點不定量

孩子節律性的飢餓感是需要培養的。定時定點餵食可使孩子形成條件反射,到了就餐時間和特定的環境,胃腸開始蠕動,消化液開始分泌,孩子就會產生飢餓感,心理上也就做好了進餐的準備。

按時定點吃飯,使兩餐間隔時間保持4小時左右,胃腸道能對食物進行有效地消化、吸收,胃有足夠的排空時間,整個消化系統處在有節律的活動狀態,既保證了營養的充分消化吸收又維持了每餐旺盛的食慾。正餐30分鐘內,點心15分鐘內,進餐的場所固定,避免家長追著趕著餵飯,孩子玩著跑著吃飯,培養孩子集中精力進食的習慣。

(2)讓孩子感受吃飯的愉快

進餐過程中保持情緒輕鬆愉快很重要,但也不可讓孩子過於興奮,以防嗆咳。

不要大聲責備孩子,避免產生負面情緒。孩子的特點就是喜歡讚揚,家長要多多鼓勵,引導孩子自己進餐。並適當引入“競爭”,讓孩子“勝出”,獲得成就感,提高進食的興趣,促進食慾。

(3)尊重孩子的胃容量

每個孩子的胃容量有很大的個體差異,而家長往往把自己盛好的那一小碗飯作為這一餐的目標。要知道這僅僅是家長意願而不是孩子的飯量。我們要相信沒有任何一個孩子願意餓著自己,說到底這是一種生物的本能。

(4)家長要充分放鬆心態

一個人的胃口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季節、天氣、活動量、心情或其他生理性的變化,都會出現波動。孩子也一樣,一兩頓吃不飽不要緊,不能養成走到哪兒吃到哪兒,時時都在吃又時時都吃不好的進食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