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阿聯酋聯合破跨國製售假案:涉LV等名牌,案值近18億元人民幣

從阿聯酋迪拜到中國廣州,中東人曼蘇爾掌握著一條製售假冒品牌箱包服飾的國際貿易鏈。

在迪拜,曼蘇爾組織售假團伙吸納實體分銷商,規模化地接收各類假冒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愛馬仕(HERMES)、香奈兒(CHANEL)等品牌箱包、服飾訂單;在中國境內,曼蘇爾設立貿易公司,僱傭中國人以經營外貿為掩護,將曼蘇爾提供的境外客戶訂單,交給中國的製假窩點生產,隨後以“虛假報關”“真假混同”等方式將假貨海運、空運至迪拜,以正品促銷等名義在迪拜當地進行銷售,部分假貨轉口運至歐美等地。

記者近日從公安部獲悉,中阿警方於今年7月30日同步展開抓捕行動,打掉全部涉案犯罪窩點,徹底摧毀了此跨境犯罪網絡。截至目前,兩國警方共抓獲犯罪嫌疑人57名,搗毀犯罪窩點18處。其中,在中國境內抓獲37名犯罪嫌疑人,查扣假冒各類國際知名品牌服裝箱包7千餘件,包含大量半成品配件、商標標識等。阿聯酋迪拜警方根據中國警方通報的線索,在其境內打掉售假窩點10處,拘捕犯罪嫌疑人20名,查獲侵權商品2.1萬件,涉案金額約17.89億元人民幣,其中部分假貨來自國內的製假窩點。

公安部食品藥品犯罪偵查局副局長杜巖告訴澎湃新聞,這是一起典型的跨國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犯罪鏈條完整,時間跨度長,涉案金額巨大。從打擊的效果看,也是一起公安機關在知識產權保護領域開展國際執法合作的經典案件。迪拜警察總局反商業欺詐和盜版科科長薩利姆高度評價中國警方做出的努力,他表示聯合打擊行動充分展現了中國警方打擊製假售假的堅定決心和對知識產權保護的高度重視。

中國阿聯酋聯合破跨國製售假案:涉LV等名牌,案值近18億元人民幣

警方查處製假窩點 本文圖片均由上海警方供圖

權利人求助

2019年2月,涉案相關品牌權利人向上海警方舉報:迪拜警方近年來多次打掉銷售和囤積假冒奢侈品牌箱包窩點,但新的窩點又不斷出現,售假團伙的層級化明顯,即便抓到下線,也無法查證誰是幕後老闆。最新的一些證據顯示這些貨物可能來自中國,他們希望兩國警方能展開執法合作。

線索信息是去年10月份,迪拜警方最近一次對這個團伙的庫房進行查處,現場查處假貨上千件,在查獲的報關單上,出現了“廣東小駱駝公司”的英文名稱和圖樣,據此判斷,這些貨物可能來自中國。

上海市公安局食品藥品環境犯罪偵查總隊探長戴莉告訴澎湃新聞,權利人提供的線索信息有限,在國內工商註冊信息檢索系統中也沒有發現“廣東小駱駝公司”。根據其公司地址找過去,發現是一家名為“廣州思鈳路”的貿易公司,這家公司由香港小駱駝貿易有限公司百分之百持股。而香港小駱駝公司的董事哈利勒正是阿聯酋警方查封的售假庫房的登記人。香港小駱駝貿易有限公司的總經理曼蘇爾,近幾年曾80餘次入境中國廣州。

戴莉介紹,在阿里巴巴打假特戰隊、騰訊品牌保護聯合團隊的大力協助下,警方調查掌握了思鈳路公司的一些信息,決定以合作為由前往思鈳路公司臥底偵查。幾經周折見到公司經理林某華,林某華表現出來極強的警惕性,她稱公司不做運輸業務,也沒有仿牌商品的貨源,明確拒絕了偵查員的合作意向。

售假團伙的反偵察意識還體現在倉庫的選址以及看守上。警方通過跟蹤偵查,找到了思鈳路公司的一處倉庫,倉庫正對著物流園區的大門,地方敞亮,離大門保安室很近。一旦保安員發現附近有生人逗留,就會提醒倉庫管理者。果不其然,第二天民警再次前往倉庫,發現早已“人去樓空”。

民警沒有放棄,循線又發現了一處向思珂路公司發貨的製假窩點。由於製假過程中產生的異味刺激性大,一天正在生產的窩點打開了一扇窗戶透氣,透過窗戶能清晰看到裡面堆滿了製作假貨的皮料。民警得以確認,這就是製假窩點。

從收到線索到展開經營,警方用了3個多月的時間,終於從產、供、銷、運全鏈條將境內團伙整個犯罪網絡的框架結構梳理清晰,並且發現,境內團伙實際上由境外的外籍幕後老闆控制。

中國阿聯酋聯合破跨國製售假案:涉LV等名牌,案值近18億元人民幣

警方查處製假窩點時工人正在製假

境外老闆與客戶

廣州思鈳路貿易有限公司註冊在廣州市越秀區,工商信息顯示,經營範圍包括皮革及皮革製品批發、服裝批發、傢俱批發、佣金代理。警方調查顯示,小駱駝公司以及思鈳路公司的控制人都是曼蘇爾,一名中東人。海外客戶全部通過曼蘇爾以及他控制的思鈳路公司在國內採購假貨。

據經理林某華供述,2015年經朋友介紹,廣東人林某華由曼蘇爾招聘進入思鈳路公司負責經營管理。曼蘇爾的國外客戶來到廣州,公司客服就會帶他們去採購。客戶下訂單後,老闆曼蘇爾通知林某華將其轉給製假窩點生產,然後就是交錢收貨。假貨被送到曼蘇爾指定的物流公司,物流公司會將貨發至國外指定的地址。思鈳路公司並沒有中國客戶。

曼蘇爾還委派了一名外籍員工奧薩馬常駐國內負責聯繫對接境外客戶,同時負責倉庫貨物簽收及確認貨款情況。“一定程度上相當於曼蘇爾派在公司的監工”,戴莉介紹。

林某華稱,曼蘇爾的客戶多達上百個,思鈳路公司一個月經手發出的箱包有數百隻,思鈳路公司的獲利來自每筆訂單百分之三的服務費。

在國外,售假團伙有龐大的市場。戴莉介紹,該團伙分銷商輻射中東地區,多達200餘個,境內外貨運、物流公司均由境外老闆曼蘇爾指定。為了突破海關,藉助思鈳路公司可以從事進出口貿易的便利,售假團伙委託深圳一家由國外人員經營的物流公司,以真假混同等方式虛假報關運輸出境。有時為及時將假貨運至境外,支付高於普通貨物的運費。“假貨單價在幾十至千餘元不等,在加價3%-5%的利潤後銷往境外。甚至都存在假貨運費大於貨值的情況,但境外團伙寧願支付高額的跨境物流運費,也要將這些假貨運送至境外的一大原因,即這些假貨在境外能帶來鉅額的利潤,部分假貨被以假亂真擺放在精裝別墅內,以打折促銷的名義,按照正品價格的70%到80%進行銷售”,戴莉說。該團伙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為滿足境外分銷商需求,委託專人開設工廠招攬掌握相關技能的工人,按需生產各類假冒品牌的箱包。

中國阿聯酋聯合破跨國製售假案:涉LV等名牌,案值近18億元人民幣

製假窩點存放的半成品和配件

製假工廠

戴莉告訴澎湃新聞,詹某洲是林某華的供貨商之一,他藏身在廣州一處城中村裡的製假窩點,就是受林某華委託開設的,主要仿製奢侈品牌箱包。因為明知製假,工廠戒備嚴密,只有一處進出口,平時都是鎖著的,工廠的窗戶和大門在工廠上班的時候也都是封閉的。為了隨時知道工廠內外的情況,工廠內外都裝有閉路電視攝像頭。

工廠內300平米的空間分佈著幾張桌子,上面擺放了各自工位需要的設備。從產品的領料位開始,依次有裁剪,皮料粘合成型,再到油邊美化,最後到縫合,全部手工完成。

詹某洲多數時間在外面談業務接單,工廠的管理工作交給“工頭”王某加。據王某加供述稱,工廠里人數不多,十幾名工人,但大部分以前都在皮具工廠裡面上過班。王某加招工的時候會事先帶他們參觀工廠,能做會做的就留下,熟練工月薪4000元,半熟練工月薪3000元。

每筆訂單需要仿造箱包的款式和數量,詹某洲會通過微信發給王某加,由王某加吩咐工人照單做。工廠的生產時間一般是下午到深夜。為了提高仿造質量,他們會購買真包或者高仿包交由工人進行拆解,生產出來之後再由王某加檢查一遍,是否存在瑕疵,以決定這個包是作廢、修整或是通過。然後王某加按照詹某洲提供的聯繫人,交貨發往倉庫。

除了一些普通的訂單之外,林某華稱,國外客戶有時也會有特別需求的訂單,比如訂製愛馬仕限量版的包,原價幾十萬的,訂購價就要達到四萬元左右。

中阿同步收網

為徹底摧毀這一特大跨國製售假冒商品犯罪網絡,上海警方將案件情況通報公安部請示開展國際執法合作。公安部食品藥品犯罪偵查局經與公安部國際合作局會商後,向阿聯酋警方發出邀請。7月10日,中阿警方案件協調會在上海召開。在相互介紹案情時,雙方驚喜地發現,國內警方鎖定的團伙幕後老闆,就是阿聯酋經營已久的境外售假團伙主犯。“到這個時候我們鬆了一口氣,之前的努力沒有白費,接下來中阿兩國警方詳細討論如何聯合行動,同步對跨境犯罪團伙進行收網,會談非常務實,在行動方案、時間、犯罪嫌疑人遣返等多方面達成了共識。”參與案件協調會現場討論的公安部食品藥品犯罪偵查局副處長隋尚蓉告訴澎湃新聞。會後雙方建立了聯絡員機制,及時通報各自偵辦進展情況,以利於最後全鏈條一網打擊。

統一行動定在北京時間上午十時左右,按照前期排摸規律這是思鈳路公司員工上班時間,中國這邊抓捕目標落網後,剛好是迪拜時間早上六七點鐘,境外團伙成員在家或在窩點。選擇該時間同步收網,既能保證行動時境內抓捕目標全部入網在警方控制下立即切斷外界聯繫,又能確保境外團伙成員不會脫離警察視線,將窩點假貨進行轉移。

另一方面,境內製假窩點通常在晚上開工。警方提前在深夜突破了位於廣州某城中村的製假窩點,對幾名主犯實施了密捕。並在抓捕後第一時間獲取了主犯手機、電腦中與境外售假團伙往來的直接證據,整理後提供給阿聯酋警方。阿警方得到大量關鍵證據後,馬上申請逮捕令,對團伙主犯實施逮捕,確保了對犯罪全鏈條的整體打擊。

迪拜警察總局反商業欺詐和盜版科科長薩利姆說,兩國警方互相交換信息和情報共同打擊地區和國際犯罪,這次摧毀特大跨國製售假冒品牌犯罪網絡,深刻體會到中國警方是非常好的合作伙伴。迪拜警方期待未來和中國警方簽署諒解備忘錄,通過建立更加靈活的合作機制,更好地杜絕此類製假售假現象的發生。

路易威登公司大中華區知識產權刑事保護總監譚女士介紹,以前製假售假往往工廠倉庫單一集中,現在環節非常分散,鏈條化,假貨生產更加隱蔽。“這次兩個國家的警方邀請權利人公司一起會商案情,合作實現全鏈條打擊非常不容易,我們看到了中國警方對知識產權保護的決心,保護力度也在不斷增加,辦案方式也在不斷創新”。

當前知識產權領域跨國犯罪趨勢更加明顯,公安部食品藥品犯罪偵查局副局長杜巖對此表示,中國警方將繼續鞏固與國際刑警組織,以及相關國家執法機構建立的執法合作渠道,加強情報信息共享,圍繞重點案件開展跨國執法行動,推動全球範圍對知識產權犯罪的聯合打擊治理。“無論是國內國外企業、國營民營企業,公安機關對其創新成果和所有合法知識產權,均一視同仁,給予同等的依法保護”。

另據公安部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7月25日,公安部部署全國公安機關開展“崑崙”行動,集中打擊食藥環犯罪,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假冒偽劣犯罪是其中的“崑崙3號”行動。在3個月的時間裡,“崑崙3號”行動共破獲案件2668起,打掉製假窩點2043個,抓獲犯罪嫌疑人6197人,涉案價值約人民幣69億8千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