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世大作的家:畢加索的城堡、莫奈的花園

傳世大作的家:畢加索的城堡、莫奈的花園

藝術家是一群以藝術為“家”的人,除了天賦和靈感,他們需要處於一個有利於藝術創作的環境之中,保持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和新鮮感,所以藝術家的居所,作為他們作品的誕生之地,往往是堪比藝術品的一處所在。通常,藝術家不僅具有一定的品位和好奇心,而且還擁有普通房主所沒有的創新遠見和冒險精神:從日本當代藝術家森麻裡子(Mariko Mori)在東京的純白公寓,到先鋒藝術家弗裡達·卡羅(Frida Kahlo)在墨西哥城的“藍屋”,再到美國當代藝術家瑪麗·赫爾曼(Mary Heilmann)在紐約布里奇漢普頓的新奇住所,來看一看藝術家們都住在什麼樣的房子裡面,就更能領會他們藝術作品的奧義和魅力了。

畢加索故居

传世大作的家:毕加索的城堡、莫奈的花园

在普羅旺斯靜靜矗立的聖維克多山背面美麗的小鎮上,有一座13世紀起就存在的城堡——這就是畢加索(Pablo Picasso)自1959年就移居至此的沃夫納格斯城堡,畢加索晚年在這裡居住,直至離世。畢加索年輕時痴迷於那些為藝術帶來革新的畫家,他心目中的啟蒙導師——塞尚是這座城堡的主人。這座住宅也坐擁法國東南部“蔚藍海岸”的風景,在城堡的窗前,可以望見塞尚生前最喜歡的聖維克多山。畢加索在這裡居住時經常在夜裡作畫,房屋中陳列著風格各異的壁畫、雕塑等等。這座故居儘管不是他居住時間最長的,卻是他最為珍視的精神家園。

传世大作的家:毕加索的城堡、莫奈的花园

圖片來源:Instagram @Picassoart

莫奈故居

传世大作的家:毕加索的城堡、莫奈的花园

在法國的上諾曼底省邊界處,有一個田園小村,儘管從人口和經濟發展來說無足輕重,卻因為曾是印象派大師莫奈的隱居之地而聞名於世——它就是吉維尼小鎮。莫奈初到吉維尼時就愛上了這個小鎮,一住就是43年,直至去世。莫奈的房子是一棟粉牆綠窗青瓦的二層小樓,而令莫奈最為得意的還有他的花園,院子裡有他親手種植的各種植物,從4月到10月都能欣賞到馥郁美景。作為一名畫家,莫奈也同樣發揮了他對顏色的天賦和

敏感性,用從全世界引進的花種將花園佈置地格外漂亮。花園還將附近埃普特河的河水引入園中,形成一個小池塘,莫奈生前在池塘中種滿了睡蓮,並建造了一座著名的日本橋,光影的無窮變換激發了莫奈的藝術靈感。莫奈在這裡完成了他的著名作品《睡蓮》系列和《日本橋》系列。

传世大作的家:毕加索的城堡、莫奈的花园

圖片來源:Instagram @art_gallary

薩爾瓦多•達利故居

传世大作的家:毕加索的城堡、莫奈的花园

薩爾瓦多•達利(Salvador Dali)是超現實主義繪畫大師級人物。與畢加索、馬蒂斯共同被譽為20世紀最有代表性的畫家。他的作品光怪陸離、充滿詭譎和奇幻感,啟發了人們的想象力,更以探索潛意識的意象著稱。位於西班牙卡達克斯(Cadaqués)的達利故居中,大多數房間格局奇特,每一扇窗戶的大小和比例都不相同,以便他更好地欣賞波特利加海灣。如今的達利故居已被改建為博物館,隱藏在鬱鬱蔥蔥的山谷中。除了西班牙內戰期間這位西班牙藝術大師移居海外,從1930年到1982年他的妻子加拉去世,達利都在這裡居住。故居保留了原有陳設,房子的結構彎彎曲曲,如同繞不出的迷宮,一切都充滿了超現實主義的奇幻色彩,彷彿將達利心中的那個世界鮮活地呈現出來。

传世大作的家:毕加索的城堡、莫奈的花园

圖片來源:salvador-dali.org

弗裡達·卡羅的“藍房子”

传世大作的家:毕加索的城堡、莫奈的花园

弗裡達•卡羅(Frida Kahlo)一生傳奇,是對當代藝術和女性主義具有先鋒意義的墨西哥女畫家。她畢生的畫作中有55%是支離破碎的自畫像,濃眉和炯炯有神的眼睛是她的標誌。她的畫也深受墨西哥文化影響,採用寫實主義和象徵主義的風格。弗裡達的故居“藍房子”(La Casa Azul)就是她很多代表畫作的發源地,如今已經變身為墨西哥弗裡達博物館(Museo Frida Kahlo),位於墨西哥科約爾坎小鎮。“藍房子”多采用明亮的顏色,能感受到儘管她備受病痛折磨、但內心仍蓬勃旺盛的生命力。故居里的建築和陳設保留著50年代時的樣子,陳列著弗裡達穿過的衣服、使用過的器具、大量的畫作、照片等等,能看到這位命運多舛的女畫家在不同時期的心路歷程。

传世大作的家:毕加索的城堡、莫奈的花园

圖片來源:Frida Kahlo Museum

阿歷克斯·卡茨的“黃房子”

传世大作的家:毕加索的城堡、莫奈的花园

來自美國的藝術家阿歷克斯·卡茨(Alex Katz)是當今個人風格辨識度最高的藝術家之一。他執迷於人物肖像的創作,他的妻子和兒子常常成為他筆下的主角。古埃及雕刻家戈雅、莫奈和馬蒂斯都是他的藝術偶像。簡潔流暢的線條、飽滿大膽的用色是他的創作風格。如果弗裡達·卡羅擁有的是“藍房子(Blue House)”,那麼阿歷克斯則擁有的是同樣明麗的“黃房子(Yellow House)”,這是一座位於緬因州的的農舍,具有200多年的歷史,阿歷克斯和妻子自1950年代以來每逢夏天就住在這裡,最初,阿歷克斯是在家裡的閣樓間作為工作室。現在,他會經常在房間周圍樹林裡中散步構思,然後坐在小道旁的小椅子上開始繪畫。

传世大作的家:毕加索的城堡、莫奈的花园

圖片來源:Instagram @artistshome

森麻裡子的“白房子”

传世大作的家:毕加索的城堡、莫奈的花园

森麻裡子(MarikoMori)被公認為是日本近50年間最重要且當紅的藝術家之一,她的創作以日本本土的神道教信仰為基礎,去探索宇宙、生命、死亡的終極奧義。2015年,她出售了其位於紐約市帶有4個壁爐和兩個私人花園露臺的豪華公寓,而她真正所居住的則是位於東京的純白公寓——公寓樓通體雪白,家居陳設也多以白色為主,融合了日式家居和歐式設計風格,看著極富簡約感和未來感,森麻裡子將專屬於她的這個空間描述為超越“時間和地點”的存在,在她的概念裡,“這棟房子,其實你並不會知道它在哪裡,它只是在另一個維度裡。”

传世大作的家:毕加索的城堡、莫奈的花园

圖片來源:Instagram @Marikomori

讓·考克多故居

传世大作的家:毕加索的城堡、莫奈的花园

讓·考克多(Jean Cocteau)是20世紀法國超現實主義藝術的先驅,是優秀的詩人、畫家、雕塑家。這棟考克多的鄉村別墅位於法國米利拉福雷(Milly-la-Forêt)小鎮,是考克多最重要的戲劇創作舞臺。在這棟房子裡面誕生了著名的《奧菲的遺囑》 (Testament d'Orphée)和詩集《安魂曲》(Requiem),在這裡還能發現無數的畫作和手稿。考克多和他的伴侶度過了人生的最後17年。直到1995年去世。鄉村建築和別緻花園構建出和諧典雅的風景,考克多生前親自在花園裡種植果樹、玫瑰、牡丹等植物,在這裡,我們不難看到考克多的雕塑或戲劇作品中的種種視覺元素。讓·考克多故居現在向公眾開放,已經華麗蛻變為一座博物館,完美重現了其臥室、辦公室和客廳的面貌,為我們重啟詩人一生的重要時刻,以及那些關於電影、戲劇、音樂、童年、戰爭靈光乍現的瞬間。

传世大作的家:毕加索的城堡、莫奈的花园

圖片來源:jeancocteau.net

詹波隆那故居

传世大作的家:毕加索的城堡、莫奈的花园

詹波隆那(Giambologna)是文藝復興後期的雕塑藝術家,以風格主義的大理石雕刻和青銅雕刻聞名。波隆那出生在佛蘭德的杜埃,1550年前往意大利,到羅馬學習。詹波隆那詳細研究古代雕塑,也深受米開朗琪羅的影響,但是發展了自己的風格主義,較少強調情感,而較多強調優雅的外觀、冷靜的雅緻和美。他曾居住的公寓樓建於16世紀,由科西莫·德·美第奇(Cosimo I de' Medici)建造。如今,這棟樓已成為了地標性建築,室內經過翻修,再現了早期的輝煌華麗:房間裡的拱形壁龕、絲綢天鵝絨包裹的傢俱、璀璨的水晶燈具,和令人驚歎的18世紀天頂壁畫。當你走進他的故居,看著宛如宮廷般的優雅環境,就能感受到他作品中的那份華貴和壯觀。

传世大作的家:毕加索的城堡、莫奈的花园

圖片來源:Instagram @PalazzoBellini_delleStelle

唐納德·賈德故居

传世大作的家:毕加索的城堡、莫奈的花园

唐納德•賈德(Donald Judd)是一位對當代藝術富有極大意義的雕塑藝術家,他的作品不同於激情和張揚的“抽象表現主義”,以金屬立方為主體的雕塑,成為極簡主義藝術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賈德的公寓是一棟前身為百貨商店的老建築,他1968年買下這幢房屋並親自裝修,對這棟建築做出一些小修小補,如移去第3層樓的護壁板,讓牆壁底部留下了大片縫隙;在第5層樓裝上了高護壁板,且使用的是和地板一樣的橡木,讓地板看來似乎跟牆壁是一體的,給這棟故居留下了鮮明的個人印記,他一直在公寓中居住至離世,後來,賈德的公寓對公眾開放,很多細節和他的藏品與公眾見面,房間裡的佈置都保留賈德離世之前的樣子,就連製圖桌上的鉛筆和尺子都在原位,讓遊客更近距離地感受這位藝術家的生活氣息。

传世大作的家:毕加索的城堡、莫奈的花园

圖片來源:Instagram @DonaldJudd

馬蒂斯故居

传世大作的家:毕加索的城堡、莫奈的花园

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是法國著名藝術家,是與畢加索齊名的野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以大膽鮮明的用色和創作風格聞名。馬蒂斯故居也就是如今的馬蒂斯博物館,它位於西米埃園的橄欖樹林內,是一座17世紀的熱那亞風格紅樓。這所坐落在山坡上的房子也顯示出馬蒂斯獨特的創作風格,即使是最微小的線條都會配以充滿活力的顏色。建築掩映在鬱鬱蔥蔥的橄欖林中,一些橄欖樹的樹齡已過千年。橄欖林旁坐落著宏偉的西米耶教堂,教堂的左側有一大片玫瑰花園,與紅樓旁的橄欖林相連,與自然環境巧妙融合。馬蒂斯博物館是馬蒂斯70歲時息筆歸隱的地方,他在這裡一住就是38年,直到 1954年去世。

传世大作的家:毕加索的城堡、莫奈的花园

圖片來源:Instagram @Auction_secoo

传世大作的家:毕加索的城堡、莫奈的花园

globaltravelerclub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