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前街,百年來蘇州的政治中心

道前街,百年來蘇州的政治中心

有人說,一入秋,蘇州就美成了姑蘇。無論是桂花的香氣、火紅的楓葉、還是金黃的銀杏都美得令人心醉。

道前街是最近幾年中脫穎而出的蘇州人欣賞銀杏的好地方。天氣轉涼後,銀杏葉子慢慢地由綠變黃,滿樹的銀杏葉與滿地的金燦燦,常常引得無數人駐足拍照,那片落在肩頭的銀杏葉,就成了這個秋天最美的邂逅。

道前街,百年來蘇州的政治中心

道前街,百年來蘇州的政治中心

不知當年《姑蘇繁華圖》中描繪的道前街地區,是否也如這般的繽紛?

舊時民間曾有這樣一副對聯:“衛前街,道前街,觀前街,衛道觀前;漕督衙,河督衙,總督衙,漕河總督。”上聯串的是蘇州地名,下聯串的是官衙名,生動形象地反映了道前街地區在蘇州古城中所處的地位。

現在的道前街是由原來的道前街、府前街、衛前街合併而成,為什麼這短短的一公里要分三段來命名呢?

道前街,百年來蘇州的政治中心

▲1984年的道前街司前街口

道前街,百年來蘇州的政治中心

▲1984年的人民路道前街飲馬橋口

說起歷史,明清兩代這裡是蘇州官府衙署集中的區域,衛前就是蘇州衛治前,府前就是蘇州府署前,道前就是按察使司署前。

正是因為長期處於區別於蘇州其他街道的特殊地位,歷史上的每一次重大事件,無不與道前街有關。可以說,道前街實際上就是蘇州歷史的見證人。

道前街曾是蘇州的政治中心(在《蘇州城廂圖》、《吳縣圖》、《蘇州圖》均有標出道前街),480餘年間曾有不少名臣治事其中,諸如周忱、海瑞、湯斌、梁章鉅、張伯行、林則徐等。

道前街,百年來蘇州的政治中心

▲1914年刊印的《蘇州城廂圖》

從遠至兩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闔閭元年築城開始,到一九四九年四月蘇州解放……道前街地區遍佈文物古蹟,處處可以觸摸到前人留下的痕跡,兩千五百多年來遺存至今的人文景觀,如同珠璣一般串連在大小街巷和古河道上,無時無刻不在閃爍著傳統文化的光澤。

那麼,現在蘇州的道前街還剩什麼呢?

道前街,百年來蘇州的政治中心

▲蘇州市會議中心

道前街,百年來蘇州的政治中心

明代的蘇州府治就設在司前街與道前街的街口北端,也就是今天的會議中心附近,與現在西美巷的況鍾祠相隔一牆之壁。這條街上還設有衛所、兵巡道衙門

如今那衛前街的“衛”,真成了衛生部門,也就是現在的蘇州市立醫院

;那府前街的“府”,變成了蘇州的會議中心;而道前街的“道”呢,現在倒是還有古蹟可見。按察使衙門,是民國時的江蘇省高等法院,著名的“七君子”就是在這裡受審的。(如今是蘇州一些局級機關的用房)

道前街,百年來蘇州的政治中心

▲江蘇按察使署舊址

在這些街巷深處、河道岸邊,

古代歷史遺存和近現代史蹟十分豐富。其中,有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七處、有控制保護的古建築十四處,曹滄州祠堂、洪鈞故居、巡撫衙門舊址、清微道院、雷氏別墅、暢園等。

西美巷中,還有一座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的建築群,它就是況公祠。況公就是況鍾,任蘇州城的太守時在蘇州做了許多有益於百姓的事情,他在蘇州人民心目中是“青天”,人稱他為“況青天”。

道前街,百年來蘇州的政治中心

道前街,百年來蘇州的政治中心

道前街,百年來蘇州的政治中心

道前街地區的命運,伴隨著古城的興盛而興盛,也許因為曾經是府衙重地,道前街始終有著一種端莊之美,不嬌柔、也不嫵媚

只有在秋高氣爽的時候,滿街金黃色的銀杏才會突然給人一種驚豔,但那也是一種帶著歲月沉澱的、不驕不躁、不急不慢、不動聲色的驚豔。

道前街,百年來蘇州的政治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