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紅《為何愛會傷人》最觸動人心的22處描述,相戀容易相處難

武志紅老師畢業於北京大學臨床心理學專業,是國內知名心理諮詢師。其代表作之一《為何愛會傷人》被譽為“中國式家庭問題第一書”,是真正解決婚戀和家庭難題的心理學讀本。本文摘錄了書中引發讀者感觸最深的22處描述。

武志紅《為何愛會傷人》最觸動人心的22處描述,相戀容易相處難

1.戀愛的感覺,無非是兩句話:重溫童年的美好,修正童年的錯誤。

2.不斷地在兩類截然不同的異性間擺動,是愛情輪迴的一種常見方式。比這個方式更為常見的,是不斷地找同一類異性。

3.愛情的正確與否,關鍵不在於找到“正確”的人,而在於你能否將自己的內心修煉成“正確”的。

4.改造夢想,是戀愛關係痛點的根本所在。你明明和這樣一個人在一起,卻非要他變成另一個你想象中的人。甚至,你根本就看不到這個人的真實存在,而是無比幸福或無比痛苦地將你心中的“好東西”與“壞東西”投射到對方身上。你是在與一個幻想中的人相愛。

5.在婚姻中,如果不是對方有很糟糕的問題,如濫交,如暴力,或者其他你認為的原則性問題,那麼,請給對方以寬容,請給你們的關係以耐心,不要輕易逃走,就在這個戀愛關係中修煉你的心。

武志紅《為何愛會傷人》最觸動人心的22處描述,相戀容易相處難

6.著名哲學家馬丁·布伯認為,關係分兩種:我與它,我與你。當我們將一個人當作實現自己目標的工具時,那麼,無論這目標看起來多麼崇高、偉大和迷人,這種關係都是“我與它”的關係。在這種關係裡,“我”是唯一的主體,而“它”則是“我”為了實現自己目標所需要的客體。或者,用存在主義哲學的話說,我是主體,而對方則成了“他者”。

7.如果一個人沒有從現實的異性父母那裡獲得足夠的愛,他內心中的理想異性對他而言就尤其重要,而且這個理想異性,與他的異性父母的差異也非常大。這種差異,就是迷戀的根源。理想異性與現實異性父母的差異越大,就越容易沉溺於迷戀中。

8.我們之所以會對一個人產生強到不可思議的情感,一般總是因為那個人強烈地牽動了我們內心深處的情感關係,即我們小時候與父母的關係模式。

9.相戀容易相處難。相戀時,其實我們沒有和對方的真實存在打交道,我們是將自己的幻想投射到對方身上,然後與自己的幻想打交道,這自然比較容易。相處時,我們就要看到彼此的真實存在,從而要適當地放下自己,與那個和自己一樣擁有獨立意志的人打交道。這的確更難。

武志紅《為何愛會傷人》最觸動人心的22處描述,相戀容易相處難

10.真愛是一定要看到對方的真實存在的,從而一定要看到對方的真實需要。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就得理解對方,能夠放下自己,站在對方的角度,設身處地地為對方考慮。

11.我瞭解的所有愛情悲劇,都反映出兩個信息:第一,危險的信號很早就被當事人感覺到了,但當事人沒有尊重自己的感覺;第二,每一個自由戀愛導致的悲劇,都是自己的特定心理主動推動的,不管你看上去多麼無辜,做得多麼完美,你的愛情悲劇,至少有你一半的原因。

12.假若我們執著地認為,幸福就在於找對一個人,那麼可能我們終生都找不到自己的答案。相反,假若我們能明白,幸福在於內心的和諧,而外部世界都是我們自己內心的展現,那麼我們可能會發現,原來答案就在自己身邊,就是那個和我們一直廝守著的伴侶。

13.不會經營感情,就容易幻想“正確先生”或“正確小姐”的出現:我和這個人處不來,只是因為他(她)不是我的靈魂伴侶,如果我能找到一個正確的人,幸福就會瞬間到來。經營感情其實是一種能力,它需要安全感做基礎。安全感高的人自然懂得經營感情,而安全感低的人自然就傾向於逃避問題並幻想正確的人。

武志紅《為何愛會傷人》最觸動人心的22處描述,相戀容易相處難

14.我們都想做好人,並想用好的方式對待某人。如果一個人越重要,我們就越會用自己所懂得的最好的方式去對待他。我們都不容易看到並尊重戀人的愛的邏輯,相反我們都執著在自己的愛的方式上,並認為這是唯一正確的,這就導致了孤獨,並且越相愛越孤獨。

15.感受遠比所謂的事實更重要,而在家庭中,理解並接受彼此的感受是最重要的。心理需求的核心是感受,親密關係的一個重要價值就在於交流並相互理解和接受彼此的感受。

16.並非所有人談戀愛都是為了追求幸福和快樂,很多人其實更在乎永遠正確。他們談戀愛,彷彿是為了和這個人建立這樣一種關係:你永遠錯誤,而我永遠正確。這是一種病態的心理需要。有這種需要的人有強烈的慾望,要在親密關係中論證自己永遠是對的。為了達到這一點,他們會對戀人或配偶實施病態的控制。

武志紅《為何愛會傷人》最觸動人心的22處描述,相戀容易相處難

17.不要期望把你的全部注意力放到一個人身上,也不要期望那個人的全部注意力放到你身上,這種狀況一定只是暫時的,它非常不穩固。

18.必須強調,其實在很多情形下,等著對方提分手的人,並不比搶著提分手的人更有“良心”,更懂得愛。相反,等著對方提分手的人,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其實是不想承擔“做壞人”的惡名和責任。

19.童年受過的苦,我們長大後一般至少要再重複一次。童年受苦的時候,弱小的我們無處可逃,只能接受。成年再受一次類似的苦,其實是埋著這樣一個願望:這一次,我要做主,我要修正童年的那次錯誤。

20.因為有被拋棄的創傷,一個人就會無比渴望愛情,並在愛情中時時刻刻都渴望親密,這樣的人在愛情中會不明白什麼是個人空間。相反,因為有被吞沒的創傷,一個人在愛情中反而會特別留意自己是否有空間,他會隨時為自己保留一片天地,有時是獨處,有時是保守一些秘密,有時則是將注意力從愛情中轉移到別處,甚至是背叛。

武志紅《為何愛會傷人》最觸動人心的22處描述,相戀容易相處難

21.我們之所以期待別人給愛一個證明,是因為我們將自己視為虛弱的,而將別人視為強大的。或者說,當我們這樣做時,我們都將自己當成了孩子,而將對方當成了父母。

22.愛情不能獨自賦予生命的意義,我們不能將愛情視為生命的唯一憑藉,如果你太期待愛情的神話,你真要問問自己,你是否想借著愛情從你本來的生命中逃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