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葡萄酒酒標解讀——等級篇

舊世界國家如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等森嚴復雜的葡萄酒等級制度相信大家都有耳聞,它們給葡萄酒入門小白造成的心理陰影不亞於原子彈級別。相較之下,智利葡萄酒的分級制度就如探囊取物一樣簡單。

智利的葡萄種植可以追溯到1545年,但直到1995年,智利才對葡萄酒產區進行劃分,建立原產地命名制度。

智利葡萄酒酒標上的等級可分為三種:

法定產區DO(Denominacion de Origen)

所用葡萄至少75%或85%以上都是來自某一法定產區,才可以在酒標上標註該法定產區。

智利葡萄酒酒標解讀——等級篇

非法定產區

即沒有原產地標識的葡萄酒,這類酒可以用智利任何地方的葡萄來釀造,酒標上標註產自智利即可(Wine of Chile/product of Chile/Chile),沒有更具體的產區。

餐酒(Vino de Mesa,簡稱“VDM”)

這種餐酒有可能選用的葡萄不是來自智利,甚至可能不是在智利釀造的,只是最後在智利灌裝而已,葡萄也沒有具體年份,品質較差。

不過大家可以放心,中國市場進口的智利葡萄酒基本以第一種和第二種為主。

智利葡萄酒酒標解讀——等級篇

原產地命名制度是由官方背書的,但這顯然無法滿足智利酒莊莊主們精益求精的釀酒需要。於是,一種由酒莊主導的更細緻的分級制度誕生了,在法定產區葡萄酒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分:

1.VARIETAL(品種級):最基礎的酒,只標註葡萄品種。

2.RESERVA(珍藏級):經過橡木桶陳年,優於品種級。

智利葡萄酒酒標解讀——等級篇

3.GRAN RESERVA(特級珍藏):在橡木桶儲存的時間比珍藏級長,品質更高,更具特色。

智利葡萄酒酒標解讀——等級篇

4.RESERVA DE FAMILIA(家族珍藏):基本上代表某酒莊最好的酒,也可能表示某些特殊的出品

5.PREMIUM(至尊限量級):比家族珍藏更好,且產量有限,如果當年的葡萄質量不達標,酒莊就不會釀造這個級別的酒。

智利葡萄酒酒標解讀——等級篇

“RESERVA”在西班牙葡萄酒中有著明確的規定,由陳年的時間長短等因素決定。但在智利酒標中,“RESERVA”並不具備嚴格的法定意義,法律沒有強制規定這類葡萄酒需要選擇質量更優的葡萄釀造,或者橡木桶陳年的具體時間,業界形成的共識是:當酒標上出現這個標示時,一般表明這是品質更高、經過了橡木桶陳年的葡萄酒。

閱讀葡萄酒的酒標只能對一款酒有個大致的瞭解,酒標包含的信息有限,單憑酒標來判斷是否自己喜歡的葡萄酒並不現實。如果想深入瞭解一款酒,很簡單,打開來試試,你的舌頭會告訴你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