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美國的教育結構

瞭解美國的教育結構

  美國自從建國以來,教育的質量、模式和費用始終是這個國家的核心重點考量。從幼兒園到高級研究所,各種類型和規模的教育機構遍佈美國各地,無論是在貧困社區還是富裕社區,也不管是在市區還是鄉村。美國的教育反映了這個不斷變化的國家的歷史、文化和價值觀。廣義而言,美國教育體系的特點是規模龐大、有組織的結構、分權鮮明以及多樣化程度不斷提高。

  美國教育的規模

  在美國,各類學校(公立或私立、小學或中學、州立大學或私立學院)比比皆是;美國一直都是全世界最龐大的全民教育體系的所在國之一。根據全國教育統計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的統計,每年中,美國有超過7500萬兒童和成人在各類學校和大學註冊就讀,還有近700萬人被聘為教師,在從幼兒園到大學的各類學校執教。

  此外,超過100萬來自低收入家庭、通常為三至四歲的學齡前兒童參加了“啟智計劃”(Head Start),該計劃旨在提供學習、社會發展和營養課程,以確保這些學齡前兒童在五六歲時能正常入學。


  公立學校的入學人數在二戰後的“嬰兒潮”(baby boom,通常指1946到1964年出生的人)期間成指數倍增。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U.S. Census Bureau)的最新報告,入學人數在20世紀80年代有所下降之後再次有力地反彈,主要是由於西語裔人口的增加。

  目前,美國教育體系由大約96,000所公立中小學以及4,200多所高等教育機構組成,包括從小型的兩年制社區大學到本科和研究生人數超過30,000人的大型州立大學。美國每年的教育總開支大約為8,780億美元。

瞭解美國的教育結構

  美國教育的體制

  1. K-12體制

  美國大多數州要求16歲以下的人必須接受學校教育。美國兒童通常5歲開始上小學,從學前班(K)開始,直到18歲完成中等學校(12年級)學業。一般而言,小學是從學前班直到5年級或6年級,還有一些學校則一直到8年級。中等學校——美國稱為高中——通常指9到12年級。

  50年前,小學學生一般直接升入高中,或進入初中就讀7-8年級或7-9年級。然而,在過去30年中,初中(junior high school)大部分已被包括6-8年級或與初中年級大體相同的中學(middle school)所取代。據估計,美國目前大概有2,000萬從10到15歲的青少年在中學就讀。

  正如明尼蘇達州(Minnesota)的馬克·齊巴思(Mark Ziebarth)校長所說,這兩種安排的不同之處在於“初中課程是面向較年少的學生、與傳統高中課程類似的設置。其課程安排與高中類似,劃分成不同科目。而中學是為了滿足青少年的特殊需求而設置的一個平臺”。

  中學教育的特點是小組教學和靈活的時段安排,而不是固定的45或50分鐘的課程。這些學校也強調分小組、跨學科的課題探討方式以及能讓10-15歲孩子參與的專門項目。美國中學協會(National Middle School Association)指出,這些孩子“正在經歷他們一生中最為迅速的智力和發育變化”。

  為14到18歲學生提供種類廣泛的學術以及選修課程的當代大型高中,到20世紀中葉已成為美國教育的一個固定環節。高中學生還能選擇參加眾多的社團、活動、體育運動、勤工儉學以及其他課外活動。根據所在年級和考試成績,學生可以學習高級學術課程或一般性課程及職業技術課程。

  在20世紀大部分時期,高中被整合成更大的單位,以便向越來越多的學生提供更多的課程選擇。農村的鄉村學校基本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分佈於縣內的各所高中。在城市中,人數多達5,000人的大型校園並不少見,不但有以升大學為導向的課程,還有職業技術課程,能吸引幾乎所有人前來就讀。

  近些年,由於擔心這些大型學校的教育水準,人們開始呼籲建立規模較小、學生和教師比例較低的學校。


  長期以來,當代美國高中在公眾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熱播音樂劇《火爆浪子》(Grease)、電視劇集《快樂時光》(Happy Days)以及《黑板叢林》(Blackboard Jungle)等電影描述了20世紀50年代的學校裡的光明與黑暗面。以高中為背景的熱播影視劇有《賤女孩》(Mean Girls)、《鴻孕當頭》(Juno)、《校園風雲》(Election)和《歌舞青春》(High School Musical)等電影以及《貝弗利山 90210》(Beverly Hills 90210)和《救命下課鈴》(Saved by the Bell)等熱播電視劇集。

  2. 私立學校

  私立學校在美國蓬勃發展,其中很多由教會和其他宗教機構管理。曾經在 2007-2008學年的一個數據,就是大約有5,580萬學生進入中小學就讀,其中約有600萬人(約合11%)進入私立學校。

  美國私立學校中過半數的學生就讀於天主教學校,這是美國最早的私立學校體系。其他私立學校則反映了美國宗教的多樣性,涵蓋了幾乎所有主要的新教派別(Protestant denominations)、貴格派(Quaker)、伊斯蘭教(Islamic)、猶太教(Jewish)和希臘東正教(Greek Orthodox)。

  美國最古老的私立學校是創辦於18世紀的精英寄宿學校。這些學校為美國培養了許多知識界和政治界領袖。


  根據最新人口統計數據,另有110萬學生按照美國50個州分別訂立的指導方針在家中由父母教授學業。

瞭解美國的教育結構

  美國教育的管理

  美國教育最顯著的特徵或許是它的分權管理。美國的學校基本上由州及地方負責,過去如此,現在仍然如此。與其他多數國家不同,美國沒有全國性的教育體系,只有少數例外,主要是軍事院校和印第安原住民學校。聯邦政府既不審批也不管理全國性的教綱。


  公立教育幾乎是美國每個城市和郡縣的最大一項支出,主體資金來自當地的房地產稅。地方教育委員會多為選舉產生,負責管理美國近15,500個學區,從堪薩斯州(Kansas)和內布拉斯加州的小型鄉村學校到每年讓100多萬名兒童受教育的紐約市教育體系,規模不一。

  州教育委員會以及一名州督學或專員負責管理當地的學區、制定學生和教師標準、批准課程教綱並經常性地審核教科書的選定。然而,州的主要權力越來越集中在財政方面:大多數州目前都為學校提供大筆資金,以補充地方稅收的不足。

  地方管理及資助公立學校帶來的一個結果是富裕和貧困學區之間的差異。近年來,在州法院和公眾倡導團體的壓力下,許多州已經採取措施來確保學區無論收入水平高低都能獲得更加均衡的經費。

  聯邦政府提供研究與支持來確保公平的受教育機會和優秀的教育質量,並資助學生貸款項目及幫助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學生。儘管如此,教育的責任主要由州和地方承擔。據美國教育部(Department of Education)統計,各級教育的年度支出大約有90%來自州、地方以及私人渠道。

瞭解美國的教育結構

  美國教育的多樣性

  歷史上,美國學校經歷了一波波移民潮;如今的美國學校和它們所服務的廣大社會一樣,在種族構成上比以往更為多樣化。 20世紀早期,移民家庭的子女——大部分來自南歐和東歐——大批湧入美國東北部和中西部地區的公立學校。如今,新移民繼續改變著學生人口的種族構成,不過現在人數最多的是來自拉丁美洲和亞洲的學生。


  非裔美國人在K-12年級學生中的比例約為17%,而拉美裔正在逐步成為公立學校中人數最多的單一少數族裔。在各地的學校中,尤其是在東海岸和西海岸地區,父母在國外出生的學生在家講的語言多達十幾種,從阿拉伯語到越南語不一而足,而且這種現象並不罕見。因此,英語作為第二外語的教學工作一直是美國教育最重要的職責之一。

  儘管公立學校實行分權並具有多樣性,但在運作方式上卻仍然極為統一。如果一名學生從加利福尼亞州(California)轉學到賓夕法尼亞州(Pennsylvania)或佐治亞州(Georgia),他無疑會發現不同州的學校之間的差異,但學科安排卻大同小異,儘管聯邦政府並未要求實行一套全國性的教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