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製造‘’女英雄

關於《霹靂嬌娃》的一切,都要從那張從地攤淘來的影碟說起。將它推進VCD前,必定要將房門鎖好燈熄滅,然後屏息凝神,等待查氏天使們登場。卡梅·隆迪亞茲、德魯·巴里摩爾、劉玉玲,個個妖冶如彼岸之花攝人心魄,電光聲色間,槍炮與大腿齊飛,一時間構成了少年時代的性啟蒙。

批量‘’製造‘’女英雄

​時隔十六年,新版《霹靂嬌娃》上映了。導演與編劇是女性電影人伊麗莎白·班克斯,在好萊塢“女性力量崛起”的語境下,新版《霹靂嬌娃》自覺背上了“女權”使命,三位主演面對著全球性危機,手握高科技武器,渾身散發著“高精尖”的性冷淡氣質。

批量‘’製造‘’女英雄

​新版《霹靂嬌娃》在氣質上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在劇情、人設上處處表露著向“舊規則”宣戰的味道,而它在中國市場的宣傳方案上也主攻女性市場,用“無所不能”“魅力出擊”等醒目口號向女同胞們講述一個“女性撐起半邊天”的故事,哦,還有它的主題曲,名為《別叫我天使》。

那麼這樣的《霹靂嬌娃》女性觀眾買賬了嗎?

誰在觀看《霹靂嬌娃》?

舊版《霹靂嬌娃》改編自70年代的好萊塢熱門劇集《查理的天使》,由於收視率優秀,索尼乾脆將其搬上了銀幕,開啟了由約瑟夫·麥克金提·尼徹執導的《霹靂嬌娃》宇宙。影片從導演到編劇一水兒都是男性,主演由卡梅隆·迪亞茲,德魯·巴里摩爾,劉玉玲三人擔當。影片中三個人毫不吝嗇地展現美貌與身手,將性與暴力緊緊結合在一起,給了當時的觀眾無暇想象。

批量‘’製造‘’女英雄

​首部《霹靂嬌娃》問世後,在全球拿下2.64億美元票房,超越了《異形4》的票房,索尼繼而投下1.2億美元,由原班人馬開發續集。然而在開發期間,同樣是“大女主“擔當的《古墓麗影》、《生化危機》、《黑夜傳說》、《殺死比爾》等影片開始陸續問世,”女性暴力觀賞“一時間成為了香餑餑,等到第二部《霹靂嬌娃》出現,市場反饋已不如預期,全球票房也遜色於第一部,索尼再未有繼續下一步的打算。

批量‘’製造‘’女英雄

​女人們在父權的掌控下擔當暴力天使,在殺伐果斷後甜膩膩地喊一聲“查理”,這在當代的好萊塢是絕不可能成立的,這點新版《霹靂嬌娃》顯然心知肚明,繼續販賣春光並將主角任務與男性全面捆綁,會被口水淹死,在選角上靠攏某類群體、在主題上反抗父權、走姐妹淘爆米花路線才足夠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影片主演之一克里斯汀··斯圖爾特本人屬於LGBT群體,她最為中國觀眾熟知的電影是《暮光之城》系列,這也是一部“女頻向”電影,少女貝拉與吸血鬼愛德華的悽美戀愛在當年不知賺取cp粉們多少眼淚;而娜奧米·斯科特則是今年迪士尼新晉的“茉莉公主”,是一名具有印度血統的英國人,由她主演的《阿拉丁》同樣女性觀眾居多;第三位主演埃拉·巴林斯是一位非裔英國籍麻豆,《霹靂嬌娃》是她的大銀幕首秀。

批量‘’製造‘’女英雄

​然而儘管如此貼近女性觀眾,新版《霹靂嬌娃》進入中國時卻繞過了中國女同胞們的注意力。根據貓眼電影專業版顯示,新版《霹靂嬌娃》的想看人數畫像中,男性觀眾比例達63.4%,而女性觀眾比例只有36.6%,而同樣為“大女主”設定的《驚奇隊長》、《X戰警:黑鳳凰》、《阿麗塔:戰鬥天使》的男女比例則接近1:1。

批量‘’製造‘’女英雄

​這跟前陣子上映的《終結者:黑暗命運》(以下簡稱:《黑暗命運》)如出一撤,《黑暗命運》的男女想看人數比例誇張的達到了7:3,儘管宣傳方將重點全部側重在三位女主演身上,企圖用“女硬漢”設定靠近女性觀眾的口味,但這樣的作法顯得有些失焦,也讓專門來看施瓦辛格的男性觀眾感到失望。

情懷牌與女性牌打得都不夠出色,《霹靂嬌娃》似乎也遇到了這個問題。

男同胞樂此不疲,女同胞真的很疲

誕生於二十世紀初《霹靂嬌娃》,註定是與中國市場無緣的。一方面由於當時的中國電影市場並不完善,引進較為困難,另一方面,影片香豔的調性也讓它只能安靜棲居在音像店的某個角落。因此它與中國觀眾的情感連接始終是比較弱的,男同胞們或許能夠彼此交換一個“我懂你”的眼神,女同胞卻無法產生代入感。

對於中國女性觀眾而言,在大銀幕上觀看女性舞刀弄槍和看兩個肌肉硬漢肉搏互懟(這裡參考《速度與激情:特別行動》),本質上都是眼球刺激,同樣作為好萊塢重啟的“大女主”IP,來《古墓麗影》中看吳彥祖的觀眾可能並不少於來看“朱莉接班人”艾西莉亞·維坎德的。

批量‘’製造‘’女英雄

​好萊塢通過塑造一個個顏值與身手在線的開掛美女形象,向觀眾灌輸的“女性力量崛起”概念,最終還是要敗給私人喜好與品味。

而好萊塢對女性價值觀千篇一律的輸出,也讓人感到由衷的疲憊。今年在內地上映的好萊塢“女英雄”電影似乎格外多,年初的《大黃蜂》,將故事主線設置為大黃蜂與少女成長的故事,將“宇宙IP”《變形金剛》的衍生線落點到了一個女孩身上;接著《阿麗塔:戰鬥天使》上映,緊身衣包裹的少女阿麗塔擁有開掛的金手指,為了愛人勇闖鬼門關;隨後是《驚奇隊長》,作為漫威MCU首部女英雄電影,自是用戰鬥來宣告“女性覺醒”,同樣設定的還有《黑鳳凰》;此外《沉睡魔咒2》也用幾個女人的情感糾紛再次將“王子”除名。

這幾部電影中,《阿麗塔》豆瓣評分最高,為7.5分,但若拋開影片技術,估計分數還得下降點兒,“女英雄”電影扎堆上映,且質量堪憂,無一不透支著觀眾的耐心。

批量‘’製造‘’女英雄

​對女性觀眾而言,她們反倒更願意投向美劇、英劇的懷抱,《致命女人》中的西蒙尼、《殺死伊芙》中的“小變態”Villanelle,《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中的米琪,亦或是《倫敦生活》中的Fleabag,一些更豐富、細膩的女性形象頻頻出現並深入人心,也讓廣大女性同胞對大銀幕失望的同時,在小銀幕找到了歸屬。

“女英雄”也救不了好萊塢的想象力

在《神奇女俠》、《驚奇隊長》分別以8.2億美元、11.2億美元席捲全球后,好萊塢卻顯然瞄準了潛能巨大的女性市場,乘著女性力量覺醒的東風,“大女主”正在成為重啟IP的重點。

常規操作分三種,第一種是用一部電影串聯起前作劇情,比如新版《霹靂嬌娃》,延續了前作的背景設定,並加入了現代的理念風格,但本質還是在“抓內鬼”。

第二種是開啟人物專線,比如2012年的《普羅米修斯》就開啟了伊麗莎白人物線,交代了異形的誕生過程,此外《變形金剛》、《X戰警》也分別為大黃蜂和黑鳳凰開啟了個人線,這類會在“XX宇宙”中會越來越常見。

批量‘’製造‘’女英雄

​據瞭解,華納正在為《自殺小隊》中的哈莉·奎茵製作一部獨立電影《哥譚魅影》,漫威也宣佈將打造“蜘蛛俠宇宙”的分支故事《銀貂與黑貓》,講述女竊賊菲利西亞·哈代的故事,此外由斯嘉麗·約翰遜主演的《黑寡婦》也已經定檔明年的5月1日(美國)。

第三種,比起開啟個人人物線,許多老牌IP是將主角“變性”,比如2015年的《瘋狂的馬克思4:狂暴之路》中,查理茲·塞隆的風頭就已經完完全全蓋過了湯老溼;《黑衣人》將雙男主設定變成了一男一女搭檔;《星球大戰》後傳三部曲將女主交給了拾荒者蕾伊、《終結者:黑暗命運》把施瓦辛格的戲份交給了三位女主演;而老牌特工電影《007》直接宣佈將由女性接任007。

批量‘’製造‘’女英雄

​如今的好萊塢並不敢毫無顧忌將新IP投放到市場進行試錯,因此“冷飯新炒”成為了最保守的選擇,表面上看似選擇了一條萬能的政治正確路線,實際上卻如數學公式一般,萬物皆可代入,不斷在自我複製的腳步上原地打轉。

回頭再看新版《霹靂嬌娃》,雖說好萊塢也在嘗試與當代觀眾對話,但這一切卻讓舊作顯得更加可愛,畢竟那時候還有人覺得,我並不需要討好所有的觀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