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州畢家人賣笤帚的崢嶸歲月

畢家人賣笤帚的崢嶸歲月

作者 秦獲幸

綁笤帚,賣笤帚是上世紀一九六八年九月份,華縣畢家公社秦家大隊農民在遭受了特大洪災以後,進行生產,生活自救,搞家庭副業的重要部分。從一九六九年後半年,由少數幾戶農民發展到後來的一半以上農家進行笤帚加工。

華州畢家人賣笤帚的崢嶸歲月

畢家北劉村劉土地在綁笤帚 劉文濤攝

笤帚加工首先是成本低,原料廣,只要農民肯下苦,一般人都能幹。但是,賣笤帚卻是一個難題。賣笤帚首先要把捆子紮緊,再用舊床單包起來,共扎三捆。兩捆吊在自行車貨架兩邊,一捆架在貨架子上。用自行車馱著出發,或者東去華陰找廠家,或者西去渭南和西安。賣笤帚最遠距離是有過三個人騎車子來到銅川市。這一次是路沒少走,貨沒賣出。後來還是在返回到渭南東邊一家工廠賣掉的。賣笤帚一般都是凌晨三點多騎車子出發,由近及遠,到渭南,到西安。如果順利,當天可以摸黑趕回。一旦滯銷,就只有住旅社,到第二天再推銷。

賣笤帚也要講究策略和智慧。有一個小青年到華陰一座軍營去推銷,來到門口哨兵不讓進,他就毫不臉紅的說,是你們的一位幹部讓送來的。小小的謊言就讓哨兵放行進門。只要進了軍營,他就各個連隊逐個問,最終是勝利而歸。

有一個青年和一個大工廠的後勤主管熟識以後,就利用市場上大肉憑票供應的空子,在村上私人殺豬的時候就多割了幾斤,直接送到主管人的家裡。家屬自然是非常高興,更何況是白來的,於是,枕頭風一吹,效果自然理想。那主管在庫存笤帚不多時,就親自和廠裡司機開車來到華縣。由於沒來過對這裡地名不熟悉,一個秦家村打聽到下廟會秦家灘。幾經輾轉才找到畢家公社秦家村,終於見到了要找的人,皆大歡喜。當時苦於設有電話,就有了一個約定。雙方友誼和互利持續了好幾年。

在賣笤帚的過程中,會遭遇到各種想不到的事情。有一次一行六個人,在一家大工廠賣了貨以後,財務人員說是按財務制度只能付一半現金。這一下大家都著急了,正因為缺錢,更需要現金,他們就和廠方協商,儘量提現金。後來知道該廠開戶行就在附近不遠處,就想碰運氣看銀行能不能付現。一行人來到銀行,他們一說話,就有一個女性工作人員問他們是不是華縣的。其中一個領頭的連忙說是華縣畢家的。這真是鄉黨見鄉黨,心裡喜洋洋。那女士就問你們回去過羅紋街不過。他們都說是必經之路。於是,女士就說請他們回去路過捎幾句話。女士寫了村名,主人姓名,具體內容給了他們。下來的事情就談到轉賬和付現的事情。到了這裡,一切都很順利,真是天賜良機。當天回家路過羅紋,已經是夜半時分,他們也落實了捎話兒的神聖使命。

長距離騎自行車賣笤帚時間長了有人就適應不了,後來找到一個絕竅,就是蓮花寺火車站有零擔貨車車皮,在每天晚上三四點可以到西安東站。人們聯合騎自行車把笤帚捎到車站寄起來,每人再拿一段小扁擔把兩捆笤帚一挑很方便。有一次一行七個人在西安東站被鐵路公安人員從車上趕下來,把笤帚全部沒收,一分錢也見不上,還打電話讓附近供銷社把笤帚拉走。有幾個人把捆子裡的樣品笤帚抽了一兩個夾在舊床單裡,被鐵路公安看見了,那個公安人員就順手從旁邊抽了一根短竹杆劈頭蓋臉打了個痛快。有兩個人跑得快捱得輕。這一次西安之行是血本無歸,還要賠上幾個錢。

華州畢家人賣笤帚的崢嶸歲月

畢家北劉村劉土地在綁笤帚 劉文濤攝

公家只所以要沒收笤帚,其理由是要割資本主義尾巴。賣笤帚的農民和市埸管委會(今天的工商局丿是貓鼠關係。因此,笤帚包裝都用舊床單包著,一旦路過市管會門口,都是低著頭用力蹬車子,以最快的速度騎過市管會大門。有倒黴者,沒收笤帚,整你沒商量,欲哭無淚沒辦法。儘管是資本主義尾巴,卻為社會主義建設作著不可估量的貢獻。

一把小小的笤帚,只要是有人類的地方,都有它的身影,不論什麼地方也離不開它。笤帚生產者和笤帚一樣,都是卑微到最底層的人群,社會卻離不開他們。如果都是高貴者,那麼,連為他們服務的人都沒有。

綁笤帚的人群在夾縫中生存。終於有一天,一行三個人的笤帚車子行駛在西安灞橋的街道,清晨的大喇叭播放新聞聯播節目,有一個人正好聽到了有一句要發展個體經濟,個體經濟是社會主義經濟不足部分的補充。他就把這一句喃喃自語,反覆多遍,牢牢地記在心裡。

隨後他就停下車子,把車子撐好,接著就取下包笤帚的舊床單。那兩個同伴驚訝地說你不怕市管會的人來沒收!他說,不害怕!十一屆三中全會給咱農民撐腰哩!它收了還要給咱退哩,有了中央的上方寶劍就不害怕咧!他把舊床單取下來以後,人們看清了笤帚的真面目,不掖不藏,這就是我要賣的笤帚,誰需要誰來問。商品既然展示出來,就有人前來詢問,你這笤帚咋賣哩?

堅冰已經打破,桎梏徹底打碎。在沒有國家工廠生產笤帚,社會又需要笤帚的情況下,可憐的農民在農閒加工一點笤帚,外出售賣,再也不怕沒收,再也不怕捱打了。下苦掙錢揚眉吐氣,對公賣了笤帚,只要在市管會上了稅,有正式發票,遵紀守法,何樂而不為哩……

華州畢家人賣笤帚的崢嶸歲月

劉土地綁的笤帚 劉文濤攝

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手工笤帚市埸在萎縮,而那好材料高質高價的笤帚雖然十幾塊錢,但還是受廣大私人用戶歡迎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