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銀川一中2020屆高三年級第三次月考語文試題含解析

寧夏銀川一中2020屆高三年級第三次月考

語文試卷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准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作答時,務必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及草稿紙上無效。

3.考試結束後,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併交回。

一、現代文閱讀(36分)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白鹿原》是一部亦因亦革、繼往開來的現實主義鉅著。它以多方面的成功,證明了現實主義文學不僅具有自我更新的活力,而且還擁有無限廣闊的前景。

就創作態度和創作方法來看,陳忠實像路遙一樣,沒有被甚囂塵上的文學"新風潮"所迷惑和裹挾,也從來沒有喪失對現實主義文學的信心。創作這樣一部小說,既需要成熟的文學意識和文學經驗,也需要不為時風所移的冷靜和清醒。

陳忠實的成功,首先取決於他能"轉益多師",虔誠而虛心地學習多種模式和風格的現實主義文學的經驗。他始終珍惜並學習柳青的文學經驗,先後買過許多本《創業史》,無數次研讀這部藝術性很高的傑作。對柳青來講,觀察先於想象,身歷目見是小說家必須跨過去的鐵門檻;他更相信自己的眼睛,更注重對生活和人物的深入而細緻的觀察,而不是關起門來憑著才氣任意揮灑,憑著天馬行空的想象隨意杜撰。觀察需要付出切實的努力,來不得半點馬馬虎虎的偷懶,所以,柳青才說"文學是愚人的事業"。陳忠實像柳青一樣,按照最老實的方式來寫小說。如果說,路遙從柳青那裡學來了抒情化的敘述方式,那麼,陳忠實則掌握了柳青細緻、準確、傳神的描寫技巧。像柳青一樣,陳忠實筆下的人物,也是使用鏨子在生活的石頭上一下一下鑿出來的,幾乎個個都給人一種雕塑般的堅實感。陳忠實還從巴爾扎克和哈代的長篇小說中、從契訶夫和莫泊桑的短篇小說中、從《靜靜的頓河》《憤怒的葡萄》《碧血黃沙》《百年孤獨》和《假如明天來臨》等多種樣態的外國現實主義小說作品中,理解了人與歷史的關係,吸納了新鮮的敘事技巧,領悟到了解決可讀性的方法,從而使《白鹿原》成為一部既傳統又現代、既莊嚴又親切、既有思想性又有可讀性的偉大作品。

小說是人類生活別樣形態的歷史。然而,歷史感的喪失,卻是當代小說敘事的一大危機。一些小說家的敘事是封閉而蒼白的,是沒有背景的——既沒有現實背景,也沒有歷史背景。他們筆下的人物與故事,皆如飄忽的影子,忽焉而來,忽焉而去,彷彿無本之木,只有枝葉,沒有根系,缺乏清晰的來路和內在的深度。

然而,陳忠實認識到了歷史與小說的密切關聯。沒有歷史的生活是不完整的,沒有歷史的人物是不真實的,小說可以被理解為"民族的秘史"。這是更真實的歷史,是小說家需要深入理解和敘述的歷史。陳忠實通過閱讀、調查和思考,深刻地理解了他所敘寫的歷史生活,理解了處於特定歷史語境中的人。

在他的理解中,歷史不再是僵硬的公式化表述,人也不再是歷史乾巴巴的填充物,而是有血有肉的複雜生命體。他寫出了真實的歷史,也塑造出了真實的人物形象。他們有愛恨與情仇,有衝突與和解。《白鹿原》中的歷史,就是真正屬於人的歷史。其中的人和人之間的相互衝突,是豐富的人性以及複雜的關係引發的衝突,而不再是某種觀念抽象的衝突。

《白鹿原》在人性的意義上,超越了非人性敘事的狹隘性;在真實性的意義上,克服了教條的歷史意識的虛假性。我們從他的敘事中看到了真實的歷史和真實的人。

(選自李建軍《的美學價值和藝術旨趣》,有刪改)

1.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陳忠實創作出現實主義鉅著《白鹿原》,跟他以路遙為榜樣,沒有盲目地追逐文學潮流,堅持走現實主義文學道路有很大關係。

B.陳忠實在文學創作中踐行柳青說的"文學是愚人的事業"的觀點,重視對生活和人物進行深入細緻的觀察,而絕不去運用想象。

C.陳忠實閱讀了《創業史》《靜靜的頓河》《百年孤獨》等大量的中外小說作品,虔誠而虛心地學習多種模式和風格的現實主義文學的經驗,是他成功的重要原因。

D.陳忠實因為很好地吸納了外國現實主義小說的敘事技巧 ,所以能寫出既傳統又現代、既莊嚴又親切、既有思想性又有可讀性的《白鹿原》。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章第段運用對比論證、事實論證等方法論證了陳忠實創作《白鹿原》取得成功的原因。

B.文章第段論述了《白鹿原》中的歷史是真正屬於人的歷史,其中的人物是有血有肉的複雜生命體。

C.文章最後一段從人性的意義和真實性的意義兩個方面概括了小說《白鹿原》的現實意義。

D.文章重點突出,思路清晰,在論述了陳忠實創作《白鹿原》取得成功的原因後,進一步闡述了《白鹿原》的美學價值和藝術旨趣。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白鹿原》是對現實主義文學的繼承和革新,它的成功昭示著現實主義文學不僅具有蓬勃的生命力,也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B.小說是人類生活別樣形態的歷史,可以被理解為"民族的秘史"。小說家則需要深入理解和敘述歷史。

C.陳忠實從柳青那裡學到了細緻、準確、傳神的描寫技巧,而路遙則從柳青那裡學到了抒情化的敘述方式。

D.歷史感的喪失是當代小說敘事的一大危機,一些小說家的敘事沒有現實背景和歷史背景,看不出寫的是哪個時代的故事和人物。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4~6小題。

材料一:

走出國門20年後,已將自己定位為"全球公司"的華為,正面臨著一次巨大的考驗。

成立於1987年的華為,從代理香港公司產品起家,逐漸開始自主開發產品,到1995年,華為的銷售規模已經達到15億元,但由於中國國內電信設備市場的總體發展速度放緩,華為在傳統的程控交換機領域的利潤被吞蝕,面臨著空前的競爭壓力,而市場需求也開始出現多元化。

"'走出去'是為了活下去!"華為副董事長郭平曾在2012年的一次會議上這樣解釋華為"走出去"的內在動力。根據華為2017年年報,目前華為業務遍及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服務全世界1/3以上的人口。2017年,華為銷售收入實現6036.21億元,其中歐洲、中東、非洲地區實現銷售收入人民幣1638.54億元,同比增長4.7%;亞太地區實現銷售收入744.27億元,同比增長10.3%。只有美洲區域受拉丁美洲運營商業務市場投資週期波動影響,銷售收入有所下滑,為人民幣392.85億元。

寧夏銀川一中2020屆高三年級第三次月考語文試題含解析

近5年華為銷售收入(單位:億元)

寧夏銀川一中2020屆高三年級第三次月考語文試題含解析

近5年華為營業收入(單位:億元)

"華為是中國少有的願意去了解全球的技術治理機制,熟悉全球專利制度和電信標準技術制度,與技術治理的利益相關方有很好的互動,並通過自己的努力來超越現有治理機制的一個公司。"清華大學朱恆源副所長如此評價。他說:中國建設全球化的過程,是進入商業市場的全球化過程,所有人都需要適應。但是,主導全球的話語體系是歐美髮達國家建立的,要在這個體系裡崛起、發展、為自己爭取空間,唯一的辦法就是要學會用別人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訴求。這個語言首先是英語,其次是規則。

(摘編自《華為:荊棘叢生的國際化道路》)

材料二:

近日,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拘押,引發國際社會嚴重關注。在國際貿易摩擦不斷的"新常態"之下,參與全球競爭的中國企業首先必須掌握好法律工具。中國企業融入全球化進程,就意味著融入國際規則,在所在國法律框架下開展業務。這就要求中國的企業有更強的法律意識,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

當今世界,雖然逆流橫行,但全球化仍是世界發展的大勢所趨。對於華為來說,只要技術領先,產品質量好,性價比高,最終可以贏得市場。在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過程中,儘管遇到各種干擾和阻力,但爭取到更多的國際合作,企業和產品爭取到更多的認可和支持,正是回應這些干擾最好的方式。

(摘編自《競爭摩擦不可避免,但中國企業的全球抱負不應削弱》)

材料三:

當今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將加強與主要大國溝通對話與協調合作,深化同周邊國家關係,拓展與發展中國家互利合作。積極為妥善應對全球性挑戰和解決地區熱點問題提供更多中國建設性方案。中國願與各國攜手合作、同舟共濟,為促進世界持久和平與共同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中國堅定維護經濟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積極參與世貿組織改革。推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繼續推動中美經貿磋商。中國秉持互利合作、共贏發展,一貫主張通過平等協商解決貿易爭端。我們對作出的承諾認真履行,對自身合法權益堅決維護。

(摘編自李克強總理《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

4.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華為副董事長郭平解釋華為"走出去"的內在動力時說:"走出去'是為了活下去!"可見,中國企業必須走出去融入全球化進程才能得以生存。

B.2017年華為銷售收入突破6000億元,在亞、歐、非、美洲均有所增長,其中在亞太地區增速最快,超過了10%。

C.中國企業走向全球必然會遇到各種干擾和阻力,只要我們做好自己,提高技術和產品質量,就可以爭取到更多的國際合作,更多的認可和支持,並贏得更好的未來。

D.中國政府堅定維護經濟全球化和自由貿易,既要認真履行自己的承諾,又要堅決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5.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從2013年到2017年,華為的銷售收入和營業收入均呈連年大幅上漲的趨勢。

B.清華大學朱恆源對華為公司在全球技術治理機制上的努力給予了肯定,他同時也指出中國企業要更好地全球化,還要學會用主導全球的話語體系來表達自己的訴求。

C.當今世界風雲變幻,中國政府要加強與外國的溝通對話和互利合作,也要在應對全球性挑戰和解決地區熱點問題上提供更多的中國建設性方案,以獲得更大的話語權。

D.三則材料各有側重,材料一重點介紹華為的發展歷程和今後該如何更好地發展,材料二重點講述中國企業如何才能更好地融入全球化進程,材料三側重從國家層面談中國政府該如何應對當今的世界局勢。

6.當今世界,參與全球競爭的中國企業如何做才能更好地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請結合以上材料加以概括。(6分)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7~9小題。

陌生人的擁抱

網上真是一個是非之地啊!有朋友給明人發來兩則關於覃老弟的圖片:一張是覃老弟在街頭與毛頭小夥子相擁相抱,另一張是覃老弟與一位妙齡女孩輕輕摟抱著的畫面。不過,這張照片似乎又不像被PS過的,這倒有點蹊蹺。

明人決定約覃老弟喝茶一聊。一笑之後,覃老弟便竹筒子倒豆子,把事情的由來說得清清楚楚。

那天,他上街,走到大拇指廣場的入口,有一個大學生模樣的男孩站在那兒,眼光迎著他,對他謙虛地介紹道:"先生,我是在校大學生,正在做一項社會實驗,您能和我握個手嗎?"覃老弟略顯遲疑了一下,但他迅速咀嚼著小夥子所說的話,又見他稚氣未脫,書生卷氣,便伸出手去。小夥子握著他的手,連著說了幾聲:"謝謝,謝謝您,謝謝您支持我的實驗。"

他走了不過百步,又有一位長髮披肩的女孩出現在他面前。他以為那女孩也是想與他握手的,所以,當她伸出手臂,他也不自覺地抬起了右手臂。不料,這位還蠻清秀的女孩竟然說:"先生,我能擁抱您一下嗎?我們,這是一項實驗。"章老弟看著與自己的女兒差不多的小姑娘,心生一縷憐憫,微微點了點頭,姑娘就雙臂伸展,輕輕擁抱了他一下。只一會兒,女孩鬆開手,退後兩步,向覃老弟欠了欠身:"謝謝您,謝謝您的支持。"覃老弟彬彬有禮地回道:"不客氣,不客氣。""先生,您就不怕與陌生人擁抱嗎?"姑娘又跟了一句。覃老弟仍是微微一笑:"冒險的事,總是會付出代價的,不過,這不會有太大風險。我相信這一點,也相信你!"姑娘雙臉嫣紅,朝他又深深鞠了一躬:"謝謝您,先生!"

剛與姑娘告別不久,又有一位小夥子在路旁候著他:"先生,我能問您要個手機號碼嗎?"這回,覃老弟有些警覺了:"你,要我手機號碼幹嗎?""先生,我們是在做社會實驗,看您會給陌生人手機號碼嗎?我想,我也可以與您交換號碼,算是交一回朋友。"小夥子說得語句有點結巴,但說得還是入情入理的,覃老弟於是也爽快地把手機號告訴了他,還問了他的姓名:他叫李讓。他還自我介紹是H大的一位在校學生。他感謝覃老弟對他們活動的支持,最後也問了一句:"您就不擔心被陌生人要了電話,會有風險嗎?"覃老弟薄嘴唇一咧,肉鼻子往前一拱:"這又有什麼太大風險呢!冒險的事,總會有代價相隨,不過,這沒什麼的。"小男孩提出要和他相抱一下。覃老弟也和他擁抱了一下,然後告辭了。

幾周之後,有同事在網上發現了覃老弟與小男生握手的照片,之後,他與女孩相擁的照片也出現了。他心裡一陣氣惱,懷疑自己被設計了。偏巧,小男生李讓電話先打了進來。小男生充滿歉意:"先生,這是我們的錯,一位同學開玩笑,把您的照片發同學圈了,又有同學加了幾句不該說的話,把玩笑開大了。我們學校現在正在處理,馬上就會給您一個滿意的結果。"

翌日,李讓等幾位同學在一位老師的陪同下,到覃老弟家登門致歉。老師說網上信息已被刪除,犯錯的兩位學生已被警方處理。覃老弟又笑了:"這是冒險必定付出的代價,不過,我不是說過嗎?這不會有太大的風險,我無所謂的。"說完,他的"覃氏調皮"又生動歡快地展現在臉上。

(選自《新民晚報》2018年1月15日)

7.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鑑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標題"陌生人的擁抱"意蘊豐富、引人深思,不僅能夠吸引讀者的眼球,激發讀者閱讀興趣,也巧妙地暗示了小說的主題。

B.覃老弟之所以答應與陌生的女孩擁抱,只是因為她看起來與自己的女兒長得差不多,看見她就情不自禁地產生了一縷憐憫喜愛之情。

C.覃老弟面對陌生的小夥子也爽快地把手機號告訴了他並表示沒有"什麼太大風險",表明他相信人與人的關係是相互信任的關係。

D.小說視角獨特、洞察入微。作者通過看似信手拈來的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反映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危機,篇幅雖小,意味深長。

8.小說中劃線處三次寫到覃老弟的"笑",三次"笑"的含義有何不同?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6分)

9.小說在情節安排上有何主要特點?這樣安排有哪些好處?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4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範式字巨卿,山陽金鄉人也。少遊太學,為諸生,與汝南張劭為友。劭字元伯。二人並告歸鄉里。式謂元伯曰:"後二年當還,將過拜尊親,見孺子焉。"乃共剋期日。後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請設饌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別,千里結言,爾何相信之審邪?"對曰:"巨卿信士,必不乖違。"母曰:"若然,當為爾醞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飲,盡歡而別。後到京師,受業太學。時諸生長沙陳平子亦同在學,與式未相見,而平子被病將亡,謂其妻曰:"吾聞山陽範巨卿,烈士也,可以託死。吾歿後,但以屍埋巨卿戶前。"乃裂素為書,以遺巨卿。既終,妻從其言。時式出行適還,省書見瘞,愴然感之,向墳揖哭,以為死友。乃營護平子妻兒,身自送喪於臨湘。未至四五里,乃委素書於柩上,哭別而去。其兄弟聞之,尋求不復見。長沙上計掾史到京師,上書表式行狀,三府並闢,不應。舉州茂才,四遷荊州刺史。友人南陽孔嵩,家貧親老,乃變名姓,傭為新野縣阿里街卒。式行部到新野,而縣選嵩為導騎迎式。式見而識之,呼嵩,把臂謂曰:"子非孔仲山邪?"對之嘆息,語及平生。曰:"吾蒙國恩,致位牧伯,而子懷道隱身,處於卒伍,不亦惜乎!"嵩曰:"候贏長守於賤業,晨門肆志於抱關。子欲居九夷,不患其陋。貧者士之宜,豈為鄙哉!"式敕縣代嵩,嵩以為先傭未竟,不肯去。嵩在阿里,正身厲行,街中子弟,皆服其訓化。遂闢公府之京師道宿下亭盜共竊其馬尋問知其嵩也乃相責讓曰孔仲山善士豈宜侵盜乎於是送馬謝之。嵩官至南海太守。式後遷廬江太守,有威名,卒於官。

(選自《後漢書·範式列傳》)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遂闢公府/之京師道/宿下亭/盜共竊其馬/尋問知其嵩也/乃相責讓曰/孔仲山善士/ 豈宜侵盜乎/

B.遂闢公府/之京師/道宿下亭/盜共竊其馬/尋問知其嵩也/乃相責讓曰/孔仲山善士/豈宜侵盜乎/

C.遂闢公府/之京師/道宿下亭/盜共竊其馬/尋問知其嵩也/乃相責/讓曰/孔仲山善士/豈宜侵盜乎/

D.遂闢公府/之京師道/宿下亭/盜共竊其馬/尋問知其嵩也/乃相責/讓曰/孔仲山善士/豈宜侵盜乎/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太學,古代設在京城的最高學府,文中"少遊太學"指年輕時在太學遊學。

B.烈士,古義指有志於建功立業之人,今指為正義事業而犧牲的人。

C.闢,指徵召出仕,與文中"舉州茂才"都由皇帝直接向社會徵聘任命。

D.夷,古時對我國東方諸少數民族的泛稱,後也可用來泛指四方的少數民族。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範式信守承諾,按時拜訪老友。範式在太學求學時跟張劭關係很好,分別時,範式約定兩年後要去拜見張劭家人,到約定的那天,範式果然前往。

B.範式接受重託,不負同窗之誼。範式與陳平子雖同窗卻從未見過面,平子生病快死的時候將身後事情託付給範式,範式將平子視作死友,照料平子的妻兒。

C.範式不求回報,淡泊名利。範式將平子的靈樞護喪完成後就哭著離去,後來有官吏到京師上書稱述範式的事蹟,範式受到三府徵召,但他都沒應召。

D.範式偶遇故友,為他深感惋惜。範式與孔嵩本是好友,範式巡視本州到新野,孔嵩主動擔任嚮導騎馬去迎接範式,範式一見便認出了孔嵩,為他的處境感到惋惜。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後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請設饌以候之。(5分)

(2)式敕縣代嵩,嵩以為先傭未竟,不肯去。(5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l4~15題。

蘇秀道中

(南宋)曾幾

蘇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蘇,喜而有作。

一夕驕陽轉作霖,夢迴涼冷潤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溼,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應秀色,五更桐葉最佳音。

無田似我猶欣舞,何況田間望歲心!

【注】蘇秀道中:從蘇州到秀州(令浙江嘉興)的路上。詩人時為浙西提刑。

14.下列對這首宋詩思想內容和藝術手法的分析和鑑賞,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

A.首聯從夜感霖雨突降寫起,人們盼望久已的甘霖突然降下,彷彿將詩人的心田也滋潤得復甦了。

B."不愁屋漏床床溼"引用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的詩句"床頭屋漏無干處";"且喜溪流岸岸深"引用杜甫《春日江村五首》"春流岸岸深"。

C."千里稻花應秀色"用了虛寫,想象千里稻花應是一派青綠,生機勃勃,抒發了詩人久旱逢甘霖,秋天將以蘇的欣喜之情。

D.尾聯用了襯托手法,寫無田者尚且欣舞,況有田者乎,將喜渲染到極致,進一步表現詩人與農民同喜悅之心。

15.這首詩寫出秋雨怎樣的特點?這些特點是如何表現的,請簡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用" , "兩句傳神地勾畫出了英雄當年馳騁沙場,收拾河山的豪壯場景。

(2)李賀在《雁門太守行》中,描寫了一場激戰,戰鬥中只聽得"_________________",收兵後,呈現在眼中的則是"___________________"的悲壯場面。

(3)范仲淹《岳陽樓記》中,運用動靜結合的手法,描寫月光照耀下湖面盪漾的水波和無風時水中美麗的月影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題。(本題共3小題,9分)

縱觀人類文明發展史,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 的樓蘭古城,是人類向大自然過度索取留下的深刻教訓;潤澤一方的都江堰,記錄下中國人 利用自然的樸素智慧;新中國成立以來,三代塞罕壩人接力傳承,創造了荒原變林海的人間奇蹟。人類與生態環境互動的諸多事例,一遍遍警示和昭示我們: 、竭澤而漁的發展方式已走到盡頭,順應自然、保護生態的綠色發展已是必然選擇。

綠色是大自然的底色,我們要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工業化留下了滿目瘡痍的生態創傷,也為社會製造了大量的財富。面對脆弱的生態環境,我們不能再走"先汙染,後治理"的老路。

如今,綠色生活方式已經是中國社會的新時尚,生態環保思想日益成為主流文化。垃圾分類制度逐步推進,綠色出行為"最後一公里"難題找到了答案,"地球一小時"等環保公益活動 ……( );保護環境的自覺,推動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

17.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3分)

A.黃沙漫天 妥善 殺雞取卵 如火如荼

B.黃沙漫天 妥當 以卵擊石 如日中天

C.過眼雲煙 妥善 殺雞取卵 如日中天

D.過眼雲煙 妥當 以卵擊石 如火如荼

18.文中畫橫線的部分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A.工業化留下了滿目瘡痍的生態創傷,也為社會創造了大量的財富。

B.工業化留下了滿目瘡痍,也為社會創造了大量的財富。

C.工業化為社會製造了大量的財富,也留下了滿目瘡痍。

D.工業化為社會創造了大量的財富,也留下了滿目的生態創傷。

19.下列在文中括號內補寫的語句,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A.熱愛自然的情懷,凝結成生態文明建設的強大動力

B.對自然的熱愛,凝聚成生態文明建設的強大動力

C.熱愛自然的情懷,凝聚成生態文明建設的強大動力

D.對自然的熱愛,凝結成生態文明建設的強大動力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定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6分)

作為最古老的畫種,人物畫曾在漢唐光耀畫壇,元代隨著文人畫的興起,傳神、載道的人物畫讓位於暢神、悟道的山水和花鳥畫,此後的千年間, 。隨著20世紀的到來,人物畫成為中國畫壇成就最高的畫種,畫家之眾,作品之精,堪稱空前, 。脫離現實,陳陳相因,是傳統人物畫衰敗的緣由; ,則是現代人物畫振興的關鍵。近日在上海中華藝術宮展出的"現實的光芒——中國畫現代人物畫研究展",通過百位藝術家280餘件代表性作品的展示,基本呈現20世紀以來中國人物畫的現代復興之路。

21.某中學將舉行高考備考衝刺大會。以下是一班班委會代表同學向全體家長髮出的邀請信。其中有一處格式不妥,一處詞語運用不簡明,三處詞語運用不得體,請指出並修改。(5分)

尊敬的各位家長:

我校將於2019年4月15日早8時在大禮堂舉行2019屆高考備考衝刺大會,我們謹代表班級全體同學誠邀家父家母到場觀禮。高考,意味著成長;高考,意味著蛻變。在這個激動人心的時刻,您的到場實屬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我們需要您的支持與幫助,也需要您的監督與指導,屆時我們還將惠贈禮物一份。請您撥冗出席,對此我們敬謝不敏。

2019年4月8日

一班班委會

格式不妥的一處是:

(1) 改為

詞語運用不簡明的一處是:

(2) 改為

詞語運用不得體的三處是:

(3) 改為

(4) 改為

(5) 改為

四、作文(60分)

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60分)

材料一:

100年前,《新青年》吶喊:"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北京爆發五四愛國運動,誕生了不屈不撓、憂國憂民、敢於鬥爭的"五四"精神。

40年前,《年輕的朋友來相會》的歌詞寫道:"創造這奇蹟要靠誰?要靠我,要靠你……"

展現了80年代新青年改革開放初期奮發圖強的精神面貌,喚醒了青年人作為社會主義建設生力軍的主體意識。

材料二:

近年來,既有"青春是用來奮鬥的"這樣的諄諄告誡,也有"誰的青春不迷茫"之類的喃喃追問;與此同時,"佛系青年"(不思進取、甘於安逸的年輕人)、"積極廢人"(喜歡定目標卻永遠做不到的年輕人)、"空巢青年"(獨居異鄉、情感孤獨的年輕人)、"隱形貧困人口"(被物質慾望裹挾、入不敷出的年輕人)等青年"人設"熱詞也在年輕人中間火爆傳播。

今天的青年,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進程中,既應是參與者,也應是推動者。作為其中的一員,上面的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感悟和思考?請在有機整合材料相關信息的基礎上,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寫一篇文章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銀川一中2020屆高三年級第三次月考

語文答案

一、現代文閱讀(36分)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9分)

1.C(A項,原文信息是"陳忠實像路遙一樣……沒有喪失對現實主義文學的信心",不能理解為以路遙為榜樣。B項,"而絕不去運用想象"的說法過於絕對,從原文信息"對柳青來講,觀察先於想象"和他所反對的是"憑著天馬行空的想象隨意杜撰"來看,文學創作是需要想象的。D項,以偏概全,原文信息是"陳忠實還從巴爾扎克……",這裡的"還"就說明了《白鹿原》的成功,是前面兩個方面的原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同時陳忠實從多種樣態的外國現實主義小說作品中不僅僅是學習到敘事技巧,還理解了人與歷史的關係,領悟到了解決可讀性的方法,這些共同成就了《白鹿原》的偉大。)

2.A(文章第三段沒有運用對比論證。)

3.D("看不出寫的哪個時代的故事和人物"表述錯誤,根據原文第四段相關信息可知,"既沒有現實背景,也沒有歷史背景"是指他們筆下的人物和故事"缺乏清晰的來路和內在的深度")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2分)

4.D(A項,推論太絕對,並不是所有的企業必須走出去才能生存。B項,2017年,美洲地區銷售收入有所下滑。C項,說法不符合原文意思。原文的意思是"爭取到更多的國際合作,更多的認可和支持"是回應干擾的最好方式。)

5.A(2016年跟2015年比,營業收入只有小幅增長。)

6.學會用主導全球的話語體系(包括語言和規則)來表達自己的訴求。

要有更強的法律意識,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

順應全球化的趨勢,提高產品質量贏得市場和更多的國際合作,讓企業和產品得到更多的認可和支持。(每點2分)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5分)

7.B.(B項"只是"表述絕對,"看起來與自己女兒長得差不多"與原文不符,"喜愛之情"沒有依據。)

8.第一次"笑"有自我嘲弄的意味,覃老弟因為自己與陌生人擁抱的照片在網上曝光感到尷尬。第二次"笑"是對世俗偏見的嘲弄,世人往往認為與陌生人擁抱會招致危險,覃老弟卻不以為然。第三次是發自內心的微笑,包含著事情解決後的釋然;覃老弟與陌生人擁抱的事件得以平息,他用自己的行為證實了人性的美好。

9. 小說開頭用倒敘的寫法,以兩則關於覃老弟的圖片在網上引起是非設置懸念,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主體部分採用插敘的寫法,借覃老弟的口述交代兩張圖片的來歷,既解答了開頭的設問,又增強了故事的真實性。全文以"陌生人的擁抱"為線索,緊扣兩張圖片展開故事,敘事緊湊,運筆自如,首尾照應,結構嚴謹。

二、古代詩文閱讀(34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

10. B ( "之"是到的意思,賓語為"京師","道"是路上的意思,結合句意內容分析,排除A項、D項。"責讓"是斥責、譴責的意思,不應該斷開,排除C項。句意:他終於被三公府召用。孔嵩到京師,路上在亭中住宿,盜賊們一道偷了他的馬,不久他們打聽到是孔嵩的馬,就相互責備說:"孔仲山是善良之士,難道可以偷他的東西嗎!"故選B。)

11. C ( C項,"與文中'舉州茂才'都是由皇帝直接向社會徵聘任命"錯誤。"闢"是中央官署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屬官,再向朝廷推薦;"舉州茂才"是由地方官推薦人才。故選C。)

12. D ( D項,"孔嵩主動擔任嚮導騎馬去迎接範式"與原文不符,原文"而縣選嵩為導騎迎式",而縣府挑選孔嵩當嚮導騎馬去迎接範式。故選D。)

13. (1)後來快到約定的日子,元伯將事情詳細地稟告母親,請母親準備飲食等候範式。(採分點:"期",限定或約定的時間; "具",通"俱",全、都、詳細; "以白"是"以之白"的省略,"元伯具以白母"(省略句); "設饌",準備飲食。語句通順1分。)

(2)範式吩咐縣府派人換下孔嵩,但孔嵩認為先前的受僱沒有到期,不肯離開。(採分點:"敕",吩咐、命令;"以為",認為;"傭",僱用、受僱用;"竟",完畢、完成。語句通順1分。)

【參考譯文】

範式字巨卿,山陽金鄉人。他年少時到太學遊學,當太學生,同汝南人張劭結成朋友。張劭字元伯。二人一道告辭回家鄉。範式對元伯說:"兩年後我將回來,將去拜訪您的父母,看看您的孩子。"於是一起約定了日期。後來快到約定的日子,元伯將事情詳細地稟告母親,請母親準備飲食等候範式。母親說:"分開兩年,千里之外約定的話,你為什麼這麼相信?"元伯回答:"巨卿是守信用的人,一定不會失約。"母親說:"既然如此,我就為你釀酒。"到約定的那天,巨卿果然來到,到堂上拜見、喝酒,盡情歡樂而別。後來範式到京師,在太學接受教育。當時太學生長沙人陳平子也一同在太學學習,與範式沒有見過面,但平子生病快死的時候,對妻子說:"我聽說山陽範巨卿,是位有志之士,能夠託付死後的事情。我死以後,可將我的屍體埋在範巨卿的門前。"接著撕開絲帛寫了一封信,留給巨卿。平子死後,他的妻子根據他的話去做了。當時範式剛好回來,看了書信,見到墳墓,悲傷感動,對著墳墓作揖哭泣,將平子視作死友。於是他照料平子的妻子兒子,親自護送平子的靈樞到臨湘。距臨湘還有四五里地時,他將平子在絲帛上寫的信放在靈樞上面,哭著告辭離去。平子的兄弟知道以後,找範式找不著。長沙的佐理上計事務的官吏到京師,上書稱述範式的事蹟,三公府同時召他,他不應召。範式被州府舉薦為茂才,經四次升遷擔任荊州刺史。他的朋友南陽人孔蒿,家中貧窮,父母年老,就改變姓名,受僱在新野縣阿里當負責街道治安和打掃的差役。範式巡視本州到新野,而縣府挑選孔嵩當嚮導騎馬去迎接範式。範式一見便認出了他,叫聲孔蒿,抓住他的手臂說:"您不是孔仲山嗎?"對著孔嵩嘆息,談及過去的經歷。範式說:"我受到國家的重用,當上州牧職位,而您身懷道術,隱藏自己,身處士卒之中,不也可惜了嗎!"孔嵩說:"候贏長期從事低賤的職業,晨門對管城門覺得快意。孔子想住在九夷的地方,不嫌九夷的鄙陋。貧窮是士人自然的事情,難道算鄙賤嗎!"範式吩咐縣府派人換下孔嵩,但孔嵩認為先前的受僱沒有到期,不肯離開。孔嵩在阿里,為人端正,砥礪操行,街中的少年都服從他的訓導德化。他終於被三公府召用。孔嵩到京師,路上在亭中住宿,盜賊們一道偷了他的馬,不久他們打聽到是孔嵩的馬,就相互責備說:"孔仲山是善良之士,難道可以偷他的東西嗎!"於是將馬送還,向他道歉。孔嵩做到南海太守。範式後來調任廬江太守,有威望,卒於其任。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14.B(B 項不是"引用",而是"化用"。)

15.特點:雨大,及時。(2 分)

分析:通過視覺和觸覺的結合,詩人半夜感到"涼冷",看到"屋漏床床溼",表現雨大;運用疊詞的手法,通過屋漏床溼、溪流岸深表現雨大;運用虛實結合(想象)的手法,通過驕陽轉作霖、稻花應秀色表現雨的及時。(每點 2 分,兩點即可。)

一夜之間,炎炎烈日的晴空,忽然降下了渴望已久的甘霖;我在睡夢中驚醒,只覺得渾身舒適,涼氣沁人。我不愁屋子會漏雨,淋溼我的床;只是欣喜溪流中漲滿了雨水,不用再為乾旱擔心。我想,那千里平野上,喝夠了水的稻子一定是蔥綠一片;於是覺得,這五更天雨水敲打著梧桐,是那麼的動聽。像我這沒有田地的人尚且歡欣鼓舞,更何況田間的農夫,祈望著豐年,該是多麼的高興。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16.(1) 金戈鐵馬 氣吞萬里如虎

(2) 角聲滿天秋色裡 塞上燕脂凝夜紫

(3)浮光躍金 靜影沉璧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7.A(過眼雲煙: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黃沙漫天:風大將地面上的沙土吹起,現在多指是由氣候、環境惡劣導致。妥善:妥當完善。妥當:穩妥適當。殺雞取卵:比喻只圖眼前的好處而損害長遠的利益。以卵擊石:比喻不自量力,自取滅亡。如火如荼:原形容軍容之盛。後用來形容旺盛、熱烈或激烈。如日中天:形容事物正發展到十分興盛的階段。)

18.D("瘡痍"與"創傷"重複,排除A;句序不當,排除A、B;"製造"和"財富"搭配不當,排除C。)

19.C(利用句式的一致性,排除B、D;"凝聚"比"凝結"更合乎語境,排除A、D。)

20.人物畫漸趨式微(人物畫漸漸衰落)

其根源來自於現實的光芒照耀(原因在於它立足於現實的土壤)

關注現實,勇於創新(立足現實,不斷創新)

21.(1)落款處日期在上、署名在下,改為署名在上、日期在下;(2)"實屬是"改為"是";(3)"家父家母"改為"各位家長";(4)"惠贈"改為"贈送";(5)"敬謝不敏"改為"深表謝意"

四、寫作(60分)

22. 參考立意:

(1)青春應該承擔應有的責任、使命,青春應該有所擔當。

(2)青年要把個體命運和國家民族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在謀求國家富強和民族振興中彰顯個人價值,實現人生目標。

(3)青年應該保持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而不應該貪圖安逸享受。

(4)青年應堅定執著,避免陷入迷茫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