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平頂山:盲人夫妻說書年賺2000元,最怕沒活幹


河南省魯山縣下湯鎮亂石盤村,馮國營的父親早年四肢殘廢,而他的母親又是一個不會說話的啞巴,他的童年是在黑暗和焦慮中渡過。後來,負責照顧他們一家的大伯,身體也每況愈下,在他16歲的時候,大伯費盡辛苦給他找了一個拉弦子的師傅,出師以後開始賺錢補貼家用。

鄭玉榮,36歲,是個苦命的女人,因為先天失明,從小被親生父母拋棄,多虧養母收養,然而禍不單行,13歲時,養母也撒手人寰。無依無靠的她幸得一位說書藝人收留,學了說書的本領,四處奔走,勉強養活自己。

90年代的農村沒有太多娛樂節目,盲人說書有不小的市場,不管是用錢還是糧食作為酬勞,拉的一手好弦子的馮國營在圈子裡漸漸有了名氣,和鄭玉榮的幾次配合演出,也讓他們相互產生了好感。

兩口子是看不到孩子的獎狀的,圖釘釘在土牆上並不牢靠,小朋友說其實他還有好幾張獎狀,都掉了,讓大伯收拾起來了。馮國營小時候是他的大伯照顧養大的,現在,他們的大哥,又延續了這個家族傳統。40多歲的大哥需要給他們做飯,洗衣服,自然也就耽誤了終身大事。

兒子給媽媽端飯,儘管簡單,已經外出說書數日的鄭玉榮還是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她說:現在孩子還小,也還有人聽說書,一定要多爭取機會掙錢,讓孩子們好好上學,將來做有用的人。馮國營說,我們夫妻看不到光明,除了說書沒有任何其它技藝,加之社會發展說書收入下降,但只要我們不抱怨生活的苦難,相信生活的美好和堅持的力量,孩子總能有光明的未來。


距離村子不遠的小河邊,是他們夫妻倆練習說書的場所,嘩啦啦的小河和一排排楊樹,是他們忠實的聽眾,而他們的孩子,就成了眼睛。河邊小路崎嶇不平,他們把手搭在前面人的肩膀上,聽著兒子的指揮,躲避灌木和石塊。

都說女兒是媽媽的貼身小棉襖,鄭玉榮很欣慰,女兒大了以後,能夠幫助自己不少。農村的孩子早當家,六歲的女兒已經會給媽媽燒水洗頭,也許是家庭艱辛的磨礪,孩子們都像小大人一樣懂事。

河南省魯山縣下湯鎮亂石盤村的馮國營接到一個“寫書”的機會,簡單整理過之後,準備趕赴臨縣。初春時節陽光明媚,但對於他來說,36年來,陽光只是說書人無盡的想象,他觸摸不到陽光的味道。“寫書”,是當地盲人藝術家獲得邀請的通用名詞,表示著這趟外出表演,可能獲得幾百元的收入。


春節前後是說書人生意最好的時間,而實際上2017年的春節前後,兩口子只拿到了2000多塊錢,他們珍惜每一次“出書”的機會,因為過了這個黃金期,可能就要休息半年之久。2000多塊錢對於一家子來說,也僅夠油鹽醬醋的花銷罷了。鄭玉榮最近沒有找到活,去馬街書會寫書,也是無人問津。一家人的生活靠夫妻的低保,加上時有時無的說書收入,來養活一對子女,只能省吃儉用。他們一家的困難,更多的時候是靠愛心人的幫助。

隨著時代演變,年輕靚麗的明星們成為了主角,說書戲已經逐漸被人們淡忘,馮國營和鄭玉榮儘管每日裡不斷演練,可是他們登臺表演的機會卻越來越少。說書班子裡除了班主聯繫場子拿大頭,不管是鄭玉榮還是馮國營,一天的演出酬勞最多不過二百塊錢。

都說女兒是媽媽的貼身小棉襖,鄭玉榮很欣慰,女兒大了以後,能夠幫助自己不少。農村的孩子早當家,六歲的女兒已經會給媽媽燒水洗頭,也許是家庭艱辛的磨礪,孩子們都像小大人一樣懂事。

每一次表演回來,兩個孩子都會早早等候在村口,相互牽引著回家,馮國營最大的希望就是兩個孩子健康長大,雖說唱墜子書賺不到多少錢,馮國營說:希望兩個孩子好好上學,將來上了大學參加工作,就可以回報社會!小兄妹兩個也很爭氣,家裡的一面土牆上曾經貼滿了小兄妹的獎狀,因為大哥結婚需要粉刷房子,弄壞了孩子們的獎狀,妹妹大哭了一場,哥哥勸妹妹:以前的沒有了沒關係,今年過年咱倆比賽看誰拿的獎狀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