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為何先打波蘭,而非英法?希特勒稱:奪回“龍興之地”


1933年,德國納粹登上權力舞臺,逐漸顯現對外擴張的野心。6年之後,德國以閃電戰術將波蘭吞併,拉開了二戰的序幕。那麼,德國為何先佔波蘭,而不是直接進攻西歐的英法等國呢?

道理顯而易見,德國人的策略是“柿子先揀軟的捏”,而波蘭就是那個“軟柿子”。雖然當時的波蘭軍隊兵力不少,也擁有包括像坦克、重型火炮在內的現代武器,但軍事思維還停留在一戰。

道理顯而易見,德國人的策略是“柿子先揀軟的捏”,而波蘭就是那個“軟柿子”。雖然當時的波蘭軍隊兵力不少,也擁有包括像坦克、重型火炮在內的現代武器,但軍事思維還停留在一戰。

道理顯而易見,德國人的策略是“柿子先揀軟的捏”,而波蘭就是那個“軟柿子”。雖然當時的波蘭軍隊兵力不少,也擁有包括像坦克、重型火炮在內的現代武器,但軍事思維還停留在一戰。

另外,波蘭國土面積較大,資源豐富,有利於德國獲取大量的資源維持戰爭機器運轉。而且波蘭地處中歐,地理位置上靠近羅馬尼亞油田,這更加促使德國下定決心先拿下波蘭。

除此之外,德國還認為攻打波蘭“師出有名”。當時德國對外宣稱,進攻波蘭是為收復“但澤走廊”。一戰結束以後,波蘭成功復國。根據《凡爾賽條約》,“但澤走廊”被劃分給波蘭,作為出入波羅的海的通道,並把附近的格但斯克港劃為“但澤自由市”,歸國際共管。

除此之外,德國還認為攻打波蘭“師出有名”。當時德國對外宣稱,進攻波蘭是為收復“但澤走廊”。一戰結束以後,波蘭成功復國。根據《凡爾賽條約》,“但澤走廊”被劃分給波蘭,作為出入波羅的海的通道,並把附近的格但斯克港劃為“但澤自由市”,歸國際共管。


當年的腓特烈大帝就是從該地一步一步走向強盛,直至統一德國。所以,德國既有冠冕堂皇的理由,又有務實的軍事策略考慮,與其吃力不討好地進攻英法聯軍,還不如優先解決波蘭。先打波蘭,成為希特勒必然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