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妥善應對經濟短期下行壓力,堅決不搞“大水漫灌”

11月16日,央行發佈2019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報告指出,繼續保持定力,把握好政策力度和節奏,加強逆週期調節,加強結構調整,妥善應對經濟短期下行壓力,堅決不搞“大水漫灌”,保持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名義GDP增速相匹配。

以下為內容摘要:

2019年第三季度以來,中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結構調整紮實推進,投資緩中趨穩,消費、就業總體穩定,物價上漲結構性特徵明顯,同時國內外形勢複雜嚴峻,困難挑戰增多,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中國人民銀行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要求,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強逆週期調節,加強結構調整,將改革和調控、短期和長期、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結合起來,用改革的辦法疏通貨幣政策傳導,促進降低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為實現“六穩”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營造了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一是暢通渠道,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貨幣政策傳導效率。8月17日中國人民銀行宣佈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疏通市場化利率傳導渠道,推動銀行改進經營行為,打破貸款利率隱性下限,促進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以永續債為突破口補充銀行一級資本,開展央行票據互換操作對永續債發行予以支持。

二是調節閘門,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9月6日宣佈全面降準0.5個百分點,釋放資金約8000億元。靈活運用中期借貸便利、常備借貸便利、公開市場操作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鬆緊適度,保持貨幣市場利率平穩運行。

三是精準滴灌,加大結構調整引導力度,支持民營、小微企業發展。繼續發揮好再貸款、再貼現等工具引導信貸結構優化的作用。9月6日宣佈對僅在省級行政區域內經營的城商行額外降準1個百分點,釋放資金約1000億元,發揮好宏觀審慎評估(MPA)的作用,將定向降準城商行使用降準資金髮放民營、小微企業貸款情況納入MPA考核,引導中小銀行迴歸基層、服務實體。

四是精準拆彈,穩妥有序推進包商銀行風險處置,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包商銀行接管託管工作進展順利,制止了金融違法違規行為,遏制住風險擴散,既最大限度保護了客戶合法權益,又依法依規打破了剛性兌付,促進了金融市場的合理信用分層。中國人民銀行建立了防範中小銀行流動性風險的“四道防線”,通過貨幣政策操作及時穩定了市場信心,對保持貨幣、票據、債券等金融市場平穩運行發揮了重要作用。

五是以我為主,把握好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之間的平衡,有效應對外部衝擊。8月5日,人民幣匯率在市場力量推動下破“7”,發揮了自動穩定器作用。人民幣匯率以市場供求為基礎雙向浮動,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了基本穩定。繼續在香港常態發行中央銀行票據,進一步豐富香港市場短期高等級人民幣金融產品,促進離岸人民幣貨幣市場發展,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總體來看,穩健的貨幣政策成效顯著,傳導效率明顯提升。9月末,M2同比增長8.4%,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長10.8%,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前三季度名義GDP增速基本匹配並略高,體現了強化逆週期調節。前三季度人民幣貸款新增13.6萬億元,同比多增4867億元,多增部分主要投向了民營和小微企業等薄弱環節。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9月企業債券加權平均發行利率為3.33%,較上年高點下降1.26個百分點,其中民營企業債券加權平均發行利率較上年高點下降1.8個百分點;新發放企業貸款利率較上年高點下降0.36個百分點。9月末,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為91.53,人民幣匯率預期趨於平穩。主要宏觀經濟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6.2%,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2.5%。

當前,中國經濟保持平穩發展的有利因素較多,三大攻堅戰取得實質性進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總供求基本平衡,經濟增長保持韌性,改革開放有力推進,宏觀政策效果逐步顯現,不存在持續通脹或通縮的基礎。但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空間有限,外部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我國發展長短期、內外部等因素變化帶來較多風險挑戰,國內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內生增長動力還有待進一步增強,食品價格指數同比上漲幅度較大,未來一段時間需警惕通脹預期發散。

下一階段,中國人民銀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緊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項任務,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繼續保持定力,把握好政策力度和節奏,加強逆週期調節,加強結構調整,妥善應對經濟短期下行壓力,堅決不搞“大水漫灌”,保持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名義GDP增速相匹配。注重預期引導,

防止通脹預期發散,保持物價水平總體穩定,堅持用市場化改革方法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推動銀行更多運用LPR,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對實體經濟特別是民營、小微企業的支持。健全可持續的資本補充體制機制,重點支持中小銀行多渠道補充資本,優化資本結構。協調好本外幣政策,處理好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之間的平衡,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加強風險監測,堅持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防範化解風險,精準有效處置重點領域風險。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健全具有高度適應性、競爭力、普惠性的現代金融體系,形成供給體系、需求體系和金融體系之間的三角良性循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