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老文教區重啟,一下子來了三個純新盤

31套,這是中海·黃龍雲起首次開盤的總套數。均價是58000元/㎡,精裝高層。

套數不多,但卻有兩方面的重要意義:第一,文教區終於開閘;第二,價格標準線清晰了。

我們通常會把文一、文二、文三路一帶稱為文教區,大致的位置是莫干山路以西古翠路以東,天目山路以北餘杭塘路以南。隸屬西湖區,因為學區資源實在太豐富,因而是杭州的最優秀也是最早的「文教區」。

商品房開發早,以致於近十年只出過兩個住宅純新盤:雅戈爾·御西湖、融信·杭州公館。

從現在開始,這樣的溫吞性格可以算是猛虎回頭:中海·黃龍雲起、中鐵建濱江·古翠藍庭、中冶·錦繡公館,一連三個樓盤。從這個月中旬到明年上半年,將是它們的主要推盤期。

最先有動靜的是黃龍雲起,已經領出了第一張預售證,高層9號樓共31套房源,58000元/平米,戶型只有一個,139㎡。

這是去年7月中海拿下的杭師大美院地塊,在萬塘路與華星路交叉口,有3幢商業、1幢公租房,4幢高層以及6幢7-9層的洋房及小高層。

售樓處已建成,是今後的會所,預約後就可參觀。這次開盤的139㎡高層戶型,四房格局,做了臨時樣板間。

售樓處和樣板房的表現,算是可圈可點。整體挺有高級感,樣板房的硬裝部分,比如客廳做了背景牆、洗手間淋浴房做了壁龕,鏡櫃下方設置了一排儲物格,也很人性。這些,可以現場細細察看下。

杭州老文教區重啟,一下子來了三個純新盤

中海·黃龍雲起售樓處

厲害的點在於周邊,聚集了大批的寫字樓和商業。EAC、黃龍萬科中心、東信大廈、頤高廣場、華領國際、富麗科技大廈、華星時代廣場、萬塘匯……一堆。在這個杭州新興產業的發祥地之一、至今仍寫字樓經濟密集的區域裡,這是一個「走路可以上班」的新房。

地鐵也能用得上,2號線學院路站下來,穿過楓華府第,就是它了。另外,機場快線在黃龍萬科中心設了文三路站,跟黃龍雲起也是走路可達。

從目前的售樓處來看,花了不少心思,開發商想打個在杭州的品質翻身仗。

中鐵建濱江·古翠藍庭跟黃龍雲起基本前後腳,前兩天剛剛開放售樓處。樓盤的具體位置在古翠路以東,餘杭塘路以南,文教區的角落上。

總共7幢樓,其中一幢是公租房,三幢小高層和三幢高層可售。雖然是中鐵建拿地與操盤,但這個盤上上下下,都有濃濃的「濱江烙印」。

售樓處就簡單地放在附近濱江開發的樓盤底商裡,就是古翠路以西、文一西路上的濱江·金色藍庭。主力戶型面積段106㎡-139㎡,走的是濱江房產旗下的中高端改善產品線,設計、景觀、工程都是濱江,物業大概率也是。

杭州老文教區重啟,一下子來了三個純新盤

古翠藍庭效果圖

不過濱江在這個樓盤裡放出了小「彩蛋」,儘管不是低密住宅,好歹可是文教區裡的啊,於是請來了這幾年聲名鵲起的gad蔣愈先生設計。外立面選用了深灰+淺灰組合的鋁板與玻璃,這和此前的濱江風格不太一樣。

正式銷售估計要下個月,但在黃龍雲起的價格面前,古翠藍庭最多不過是持平,甚至略低的驚喜可能性,也存在。

只不過,如果要算絕對單價的話,還真不一定,因為首開的1號樓是小高層,有係數可以疊加。

濱江的厲害之處,此時又顯現了,控制了面積段——除了8套180㎡左右的頂躍,剩下的都是120㎡及125㎡,而且都是四房,得房率85%左右。就算單價到了6字頭甚至以上,總價都算可控。

杭州老文教區重啟,一下子來了三個純新盤

古翠藍庭小高層125㎡戶型圖

銷售開玩笑說這是「迎難而上」,把總價最高的放在最前面。但即便如此,語氣也很輕鬆。畢竟,一幢也不過60多套,而從金色藍庭小區出門,拐個彎直接進了售樓處的,有大把人。

第三個樓盤,是中冶·錦繡公館,開盤腳步應該最晚,因為它是現房銷售。

中冶來杭州兩年半,投入了大把的錢,至今未有產出——因為拿的都是現房銷售地塊。更麻煩的是,都位於市中心,地價高,錦繡公館就是其一。

2017年4月,中冶以70%的封頂溢價率拿下了這塊商住地,樓面價39571元/㎡。地塊不大,即很複雜,5萬多方的總建築面積,一半是商業,還有16%的自持面積。

具體的位置在餘杭塘河以南,教工路以西,如果再具體一點,就是已經交付,最近正在大甩尾盤的杭州公館東面。

售樓處正在努力當中,快一點的話12月內會開放,現在只能在樓盤外圍轉幾圈看看立面的樣子。

杭州老文教區重啟,一下子來了三個純新盤

☝中冶·錦繡公館實景圖,左側為杭州公館洋房

9幢樓,有5幢是高層住宅,立面快出來了,跟隔壁杭州公館的高層,區別很是明顯。另外是3幢酒店式公寓加一幢商業,開發商稱會有服務式公寓,引入雅詩閣。


雅詩閣的子品牌馨樂庭,早就進駐了城西銀泰,長租者不少,月租金很高,一室一廳的部分可以達到8000元。如果這裡有雅詩閣,會是什麼租金水平?

跟另外兩個樓盤不太一樣的是,中冶聯合了阿里和清華,會做「適溫、適溼、富氧」的科技系統。此前杭州在杭州主打科技住宅的除了金茂和朗詩,只有新加入的三湘印象,中冶的科技住宅會怎麼做,還是挺讓人期待的。

它的戶型139㎡起步,比起跟它處於同一緯度上的古翠藍庭,總價位段還是拉開了差距。

最厲害的地方,一處是確定的,就是現房銷售,明年上半年,就有望開盤。根據杭州此前現房的價格邏輯,黃龍雲起的高層單價,也會成為它的參考對象。

另外一處優勢目前還不確定,就是學區,新房沒法承諾學區。可以稍微根據附近小區的劃分推測下,假設按照小區域裡原有的學區配置,它將會是三個樓盤裡學區資源最好的。

「文教區」,一直都是杭州樓市中獨特的存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是「貴」的一種代表,也有居住情結的發源地。

周邊的項目,只要房齡不太老或者產品不太差,學區普通的以5-6W/㎡的成交價為主,學校不錯的可以到7W/㎡左右。

早期的樓盤戶型闊綽,也就是說這三個項目周邊的十年房齡左右的二手房,要置換成這三個新盤,輕而易舉。

比如中冶·錦繡公館一街之隔的金都·城市芯宇,三房的戶型一不小心面積就要到180方、190方。即使是當初非豪宅設計的中豪晴園、今日嘉園之類的,三房戶型也要到130方以上。

而這三個樓盤,139方全都可以做四房了。

這樣看起來,這批新房源,無論是單價或是總價,都不貴。無非現在的麻煩是,如果真要置換,手上的二手房不一定很快賣得掉。

當然,還有一個區別,三個樓盤當中,如果追求學區的話,黃龍雲起和古翠藍庭不一定很優秀。文教區,不代表著角角落落都是明星學校。

另外一個衝擊來自於餘杭塘路以北的申花。在城市扁平化發展的當下,文教區原本擁有的「成熟地段」優勢,在部分人看來,比不上那些日新月異變化的新區。

隔了一條餘杭塘路的申花,限價標準定在了5.4W/㎡。

好在如今的杭州,即使是武林廣場也在煥發新機,文教區也一樣。機場快線穿過,在文三路探出了站點。黃龍萬科中心也長在文教區內,孕育出K-LAB這樣氣質的「學習型綜合體」。

只不過,文教區的變化,偏「潤物細無聲」,沒有機會像一片空白的新區那樣,突破迎接一批高大上的摩天大樓和綜合體。

但是在這裡,從一個地鐵站走到另一個地鐵站,從這條街走向那條街,是一件愉悅的事,因為會遇到匆忙但是陽光滿面的年輕人,會經過密密麻麻的路邊小店,這個季節糖炒栗子的香味伴著關東煮的騰騰熱氣,每天都不一樣。

當杭州人熟悉的「文教板塊」,近兩千套房源傾瀉而出,讓許多「等米下鍋」的周邊居然,看到了改善的曙光。

甚至,在兩個已經開放售樓處的項目現場,有購房者說,他們是從濱江過來的。或許是曾經的城西人,一度過江,可是當文教區回來的時候,他們也想「回家看看」。

去浙大西溪校區逗逗野貓,去胖子燒餅和老闆聊聊天,你會發現,老城區也挺有味道。

這樣的杭州,才更有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