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山溝裡的小工廠,也有他們的大擔當

在牛街鄉馬鞍村委會的山箐溝溝裡,有一個以工裝服裝生產為主的小工廠,雖然工人數量有限,但卻就近吸納10名貧困人口進廠打工,有力促進貧困家庭增收脫貧,把企業發展融入到脫貧攻堅中去,當地群眾交口稱讚。

這個山溝裡的小工廠,也有他們的大擔當


這個山溝裡的小工廠,也有他們的大擔當


這個小廠就是南澗茂蘭興服裝有限公司彌渡分廠。該分廠是在馬鞍村委會原有的一個歇業服裝廠基礎上建起來的,茂蘭興服裝有限公司董事長白茂蘭介紹:“公司當時正在為拓展業務動著腦筋,經我瞭解這裡建得一個廠,有現成的設備和基礎,剛好我們公司有市場有技術,經協商雙方就達成協議。”

這個山溝裡的小工廠,也有他們的大擔當

這個山溝裡的小工廠,也有他們的大擔當


茂蘭興公司於2016年入駐馬鞍,建成分廠。工廠主要以生產加工學生校服、工裝、民族服裝和民族服飾為主,為更好的助力當地脫貧攻堅,村委會主動找廠裡協調,把建檔立卡貧困戶作為進廠務工的重點對象優先安排就業,當年就地招收員工17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有10人,人均年工資近16000元。

這個山溝裡的小工廠,也有他們的大擔當


這個山溝裡的小工廠,也有他們的大擔當


這個山溝裡的小工廠,也有他們的大擔當


馬鞍秧下村的李春明就是到廠裡務工的農民工。她家有四口人,因天災人禍,小叔子與婆婆相繼去世,種養業欠收,入不敷出,成了村裡的建檔立卡戶,生活日益奔波,就是村裡辦起來的廠緩解了她和家裡的生活壓力。對茂蘭興公司,她心存感激:“原來我們就是在外面服裝廠做衣服,現在娃娃也開始讀書了,外面雖然工資高一點但水電費、房租等費用去掉也節省不了多少錢,在外邊娃娃也照顧不著,現在娃娃也需要大人在身邊。自從這個廠辦起來以後我們就來這裡上班,收入也增加了,娃娃也照顧得著了,有時家裡忙著就請假回去還能做些事情。每個月收入還算可以,因為我們吃住都是老闆供,不需要再花什麼錢了。”

這個山溝裡的小工廠,也有他們的大擔當

無獨有偶,同村的羅中蘭也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家中人口多,勞力少,公婆年老多病,日子過得緊巴巴的,還是村裡這個廠為她解決了大問題。她介紹:“我家有公公婆婆還有兩個小娃娃,婆婆身體不是很好,我家公公也是年紀有點大,需要人照顧,兩個娃娃在上學,需要我接送,所以外邊打工出不去,工廠對我們這個家庭來說還是有很大的幫助,所以我很需要這份工作。”

這個山溝裡的小工廠,也有他們的大擔當


這個山溝裡的小工廠,也有他們的大擔當


“茂蘭興彌渡分廠為貧困戶解決了增收問題,”牛街彝族鄉馬鞍村委會主任羅加旺說,“盤活了村委會集體資產,解決了村委會想辦事無錢辦事的難題,而且解決我們農民長期在外務工帶來的留守兒童、留守老人問題以及夫妻長期兩地分居等所帶來的矛盾和社會問題。”馬鞍村委會的集體收入因為招商引資多了5000多元,全村貧困人口減少到8戶29人,全村貧困發生率去年就下降至1.68%。

這個山溝裡的小工廠,也有他們的大擔當

談起公司未來的發展,董事長白茂蘭介紹:“我們這個廠辦起來以後,通過培訓,教給工人技術,給她們上崗就業。這個廠從開始運營到現在,總體上來講還是很好的,縫製出來的服裝做工上很受好評。下一步打算把員工穩定在三十個左右的,歡迎願意來的貧困戶來廠裡上班。”

這個山溝裡的小工廠,也有他們的大擔當


文圖 |歐陽正江

審核 |馬曉燕

終審 |向曉英

簽發 |李武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