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元錢的啟示

前些天,兒子學校的一場親子游結束後,兒子朋友的爸爸要帶小朋友去理髮,我本打算一同去,順道也帶兒子理一理,在小朋友爸爸的建議下我沒有同去,回來時,我用微信轉給孩子爸爸二十元錢,他說只花了十元,於是回退給我十元,我沒有接受,並回了一聲,沒事的。

也許,在我們看來,十元錢不僅能夠買個慷慨和大方,順帶收了個人情,但是十元錢對於小朋友這樣一個年收入幾十萬的家庭來說,於他們不過滄海一粒,而我卻在不知不覺中放大了它的價值和作用。

然而,路過在路邊賣柚子的老奶奶,她用小小的三輪車推著幾個不起眼的柚子我問道,“這個柚子怎麼賣的”,老奶奶躲閃著眼神,以不大聲音說道,“這邊的15元兩個”,前面一排5元一個,我看了看那些帶著斑點,有些瑕疵的柚子,說道:“這柚子”好像沒什麼水分,老奶奶臉上帶著不安的表情,沒有說話,我轉身走開了。

十元錢的啟示

回來的路上,回想起老奶奶絕望的表情,不禁內疚起來,我怎麼變得如此的冷漠,老奶奶可能在路邊守候一天,腳已經發麻僵硬,甚至沒有喝下一口水,吃上一口飯,想到這些,我內心充滿著愧疚,為什麼有時候我們毫不在意花上一些不多的甚至更多的金錢在那些不需要人身上,只為換來別人的一個笑臉或者一個自以為是的闊綽呢,然而在真正需要幫助的人面前,我們又是顯得如此的吝嗇和斤斤計較呢。

看到這樣的一則故事,她問道:“蛋怎麼賣?”賣蛋的老頭回答:“一個蛋1元,女士。”她對老頭說:“我買5元6個,可以嗎?不然我就走。”老頭回答道:“回來吧,就按照你說的價拿走吧。這是我的開張,我今天一個蛋都還沒有賣出去過。”

她買了蛋,帶著勝利的感覺離開。她開著豪車和朋友到一個高檔餐廳吃飯。在那裡,她和朋友點了若干東西,只吃了其中一點點,還剩下很多。她們買單,賬單是1440元,她給了1500元,告訴餐廳老闆不用找了。

十元錢的啟示

那天發生的事對於餐廳老闆,可能很平常。但是對於那個可憐的賣蛋的老頭,確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

原因是:

為什麼我們向需要幫助的人買東西,卻要顯示我們高高在上的權力?而對於不是特別需要我們慷慨的人卻又如此慷慨?正當我們需要釋放善良的時候,我們卻變得巧舌如簧。

有一次我讀到一篇文章:

“我爸爸經常以高價向一些窮人買東西,即使是他不需要的東西。有時候就是他習慣了多付點錢。我對他這個行為有點擔心,所以就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做?然後我的爸爸回答:“這是包裹著尊嚴的慈善,孩子。”

這樣的一則故事,內心充斥著各種想法,我們開始冷漠,變得偽善,變得世俗不堪,用我們能夠支付的金錢換取自己的高大,卻慢慢消耗了我們善良,可能會因為幾毛錢跟賣菜的大爺賣弄著我們的伶牙俐齒,換了幾毛錢的勝利。可能我們會毫不吝嗇的在那些比我們生活更好更優渥的人面展示我們的康概大度。然而我們卻用康概掩蓋了冷漠,以大度換取善良。

我知道你們大多數人不一定會分享這篇短文。但是如果你感覺到有人需要看到這篇短文,那麼把它傳播出去吧。

常常聽人說:"沒文化,真可怕"。

可"文化"到底是什麼呢?是學歷?是經歷?是閱歷 ?

直到看到一個很靠譜的解釋,說文化可以用四句話表達: 根植於內心的修養; 無需提醒的自覺; 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 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看盡滄桑過後,但願你們都擁有最初的那份善良和美好!

十元錢可能是遠方一連幾日飽受飢寒交孩子的餐費,它可能是疾病纏身的老奶奶救命錢,是拾荒者幾十個礦泉水瓶子的路費,可能是偏遠山區那個處著柺棍賣菜爺爺一天的酬勞。

十元錢的啟示

十元錢,一個渺小而又偉大的數字,它承載著一個人的善良和尊嚴,牽涉他人的冷暖和命運,願我們用十元這一滴水去拯救乾渴的土地,不要隨意扔進大海隨浪翻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