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愛喝的“四大茶”裡沒有茶葉,卻香味誘人!比豆汁好喝多了

最近我對北京的小吃很是著迷,什麼炒肝、滷煮、豆汁、焦圈、爆肚、豌豆黃、驢打滾等等都被我嚐了個遍。吃完了之後,我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老北京小吃裡帶“茶”字的吃食,裡面都沒有茶葉,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茶,而是一種糊狀的食品。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我們都知道,南方盛產茶,南方人也愛喝茶,飲茶之風也從南方傳至北方。然而北方並不產茶葉,只能購於南方,因此茶葉在北方直至清末還是一種稀罕東西,價格昂貴,只有達官顯貴才喝得起茶。一般的平民百姓喝不起茶,就就地取材,自創了糊狀的食物當作茶飲。因此,老北京從清代開始就形成了最著名的四大茶——茶湯、麵茶、油茶和杏仁茶。

麵茶

麵茶是用糜子面(黃米麵)熬成的,還要在熬好的面上淋上一層芝麻醬,撒上少許芝麻鹽,吃起來香味濃郁,口味醇厚。清代竹枝詞中還有“午夢初醒熱麵茶,乾薑麻醬總須加”的說法,正宗的麵茶還要在芝麻鹽裡面加入少許姜粉,沒有則不正宗。喝麵茶最講究的就是吃法,用嘴沿著碗沿吸溜著吃最為地道。

老北京愛喝的“四大茶”裡沒有茶葉,卻香味誘人!比豆汁好喝多了

茶湯

茶湯與麵茶原料相同,都是糜子面,但是它與麵茶有兩點區別,一是用開水衝成的而不是熬煮,二是呈甜味,而麵茶是呈鹹味。茶湯的製作更方便,只需把調勻的糜子麵糊,用剛剛燒開的沸水從高處一衝,趁熱用小勺快速的攪拌均勻,再麻利兒地撒上一層色彩繽紛的果仁果料、紅糖白糖就做得了。沖茶湯常常用龍壺衝,表演性強,且不能外溢,有一定技巧。很多老北京在小時候,每逢初一十五的燈節廟會,總會興沖沖地吵著要去吃上一碗那糯滑甜美的八寶茶湯。如今想來,或許更多卻是為了觀看,賣茶湯的師傅那如行雲流水而又令人嘖嘖稱奇的精湛手藝吧。

老北京愛喝的“四大茶”裡沒有茶葉,卻香味誘人!比豆汁好喝多了

by 木棉

油茶

油茶又稱油炒麵,是將麵粉炒黃後,加入芝麻、桂花和牛骨髓油,用開水衝成漿而得,食用時還要加上白糖。它原本是商人長途旅行時的速食品,做法方便、有營養且味道美,之後還成為軍糧,從此流入民間,成為了老北京最愛的吃食之一。by 小劉做甜點

杏仁茶

老北京常說:“說茶不茶可當茶,早點不能離開它。”說的就是杏仁茶。杏仁茶是源自宮廷的點心,是將杏仁磨成粉後同大米粉、糯米粉用用龍鳳銅製大壺燒製的沸水衝制而成,還加入果仁、桂花和白糖等十來種配料,香氣濃郁,綿軟可口。

老北京愛喝的“四大茶”裡沒有茶葉,卻香味誘人!比豆汁好喝多了

by 只愛飛飛自己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老北京麵茶的家常做法,簡單美味,沿著碗邊兒喝更香~

老北京麵茶(by 趙磨磨)

老北京愛喝的“四大茶”裡沒有茶葉,卻香味誘人!比豆汁好喝多了

食材清單

糜子面100克芝麻醬 30克香油 適量白芝麻 適量涼水 適量鹽 適量姜粉(這個配方里面沒有,正宗麵茶是要加的)烹飪步驟

1.生的白芝麻用小火焙焦,裡面放少許鹽,根據您的口味來放,炒熟後放面板上擀碎備用。

老北京愛喝的“四大茶”裡沒有茶葉,卻香味誘人!比豆汁好喝多了

2.麻醬用香油攪拌,最後提起勺子,麻醬流下來能像細線一樣就算攪拌好了,備用。

老北京愛喝的“四大茶”裡沒有茶葉,卻香味誘人!比豆汁好喝多了

3.有人問,糜子面和小米麵有區別嗎?當然有,完全不是一種東西,糜子面也有俗稱叫黃米麵的,也就是大黃米磨成的粉。

老北京愛喝的“四大茶”裡沒有茶葉,卻香味誘人!比豆汁好喝多了

4.把糜子面用涼水攪拌均勻,別有麵疙瘩,我做了實驗,兩份糜子面要用7份的水來調。

老北京愛喝的“四大茶”裡沒有茶葉,卻香味誘人!比豆汁好喝多了

5.開火做鍋,要不停地攪拌,不然麵粉沉底會出現很多面疙瘩,那就算失敗了哈,所以要不停的攪拌,把水分熬走,成黏稠狀。如果太稀的話,放入芝麻醬時會沉入熬好的麵茶裡,影響口感。麻醬應該浮在麵茶上才是正確的。

老北京愛喝的“四大茶”裡沒有茶葉,卻香味誘人!比豆汁好喝多了

6.熬好的麵茶先放入芝麻醬,然後在麻醬上面撒上芝麻鹽,您就可以開吃了!

老北京愛喝的“四大茶”裡沒有茶葉,卻香味誘人!比豆汁好喝多了

7.吃的時候別攪拌,每吃一勺都應該有層次,這樣可以先吃到芝麻的香味,然後有點鹹鹹的味道,再後就能吃到麻醬特有的香,最後是糜子面的糯,口感極其豐富!您也來一口嚐嚐!

老北京愛喝的“四大茶”裡沒有茶葉,卻香味誘人!比豆汁好喝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