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麥產量高不高?關鍵看控旺措施,嚴重影響產量與品質

在北方地區,冬小麥是主要糧食作物,而在冬前管理時期,小麥過於旺長會影響最終的產量與品質,我們應該正確應對,做好控旺管理。

在抑制冬小麥旺長之前,我們首先要明白小麥旺長的原因、危害等,才可以採取恰當措施進行抑制,以達到穩定增產的目的。接下來,農學博士就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冬小麥的控旺管理技術。

冬小麥產量高不高?關鍵看控旺措施,嚴重影響產量與品質

一、小麥旺長的原因

1、播種偏早

在夏玉米收穫後,在土壤墒情較好的情況下,很多農戶都搶墒播種冬小麥,時間集中在10月中上旬。在這個時期,由於播種後溫度偏高,麥苗分櫱早、分櫱多,個體發育速度過快,就容易造成葉片窄而細長,群體密集擁擠,形成田間鬱閉,越長越旺,形成過於旺長的現象。

2、播種量大

由於對小麥品種特性認識不清晰,沒有根據品種特性和播種期來合理確定播種用量,只知道盲目加大播種量,在華北地區,很多農戶的畝播種量在15-20公斤,有的甚至更多。在經過小麥生長分櫱後,容易造成麥苗擁擠,出現旺長現象。

3、施肥過量

在水肥條件較好的麥田,過量施用尿素或碳酸氫銨等氮素化肥,就容易造成麥苗瘋長,冬旺現象發生嚴重。

冬小麥產量高不高?關鍵看控旺措施,嚴重影響產量與品質

二、小麥旺長的危害

1、冬季和早春易遭受凍害。由於旺長易導致小麥生育進程加快,使麥苗生長細嫩,莖數多,分櫱節儲藏糖分嚴重不足。尤其是在幼穗分化進入二稜期以後,小麥苗抗凍能力明顯削弱,極易遭受冬季凍害和倒春寒的危害,輕者枯葉死櫱,重者則會凍死幼穗。

2、中後期易造成倒伏。小麥苗生長茂盛,莖櫱多,葉片大,群體通風透光不好,植株較為嫩弱,基部節間長,莖壁薄, 幹物質積累少,而根系發育差,次生根條數少,入土深度淺。假如春季雨水較多或中後期遇暴風雨,根倒和莖倒將同時發生,使得產量大減,損失慘重。

3、易發生病害。在秋冬季節,氣溫較高的條件下,病菌越冬基數大,加之旺苗本身免疫力差,抗病能力下降,在高溫高溼條件下極易造成紋枯病、白粉病、根腐病等病害爆發。

冬小麥產量高不高?關鍵看控旺措施,嚴重影響產量與品質

三、如何確定小麥旺長

在越冬前,小麥是否旺長的判斷,可以從個體形態、群體狀況以及生育指標上看。近看麥苗,葉片長而大,葉鞘長而薄,假莖長而扁,葉片披散,植株很高。遠看鬱鬱蔥蔥,麥田封壟,不見行間的麥田可視為旺長麥田。

冬小麥產量高不高?關鍵看控旺措施,嚴重影響產量與品質

四、控制小麥旺長的措施

1、早中耕切斷部分根系。在確定麥苗長勢旺盛後,我們應及時早中耕、深中耕,在小麥行間深鋤6-8釐米,以便切斷部分根系,減少小麥苗對養分的吸收,以控制地上部分徒長,利於培育健壯麥苗。

2、晚澆冬水。如果冬灌過早,因氣溫相對較高,會加速麥苗的生長,進而易形成小麥旺長。麥田冬灌時間一般掌握在小雪前後,日平均氣溫7-8度開始,4-5度時結束,既要保證小麥安全越冬,又應該預防小麥的旺長。

3、鎮壓。對於有旺長苗頭的麥田,在麥苗分櫱以後,我們可根據情況適時進行適當鎮壓,通過鎮壓使麥苗受到一定傷害,起到暫時延緩小麥葉片和葉鞘生長、控制分櫱過多增長的效果,與此同時,我們可以破碎坷垃,彌合裂縫,保溫保墒,促進根系的良好發育。可用石磙或機械,在晴好天氣的上午10點以後,無霜凍時鎮壓。鎮壓次數應該視苗情而定,一般旺苗麥田鎮壓1-2遍即可。

4、噴灑化學抑制劑。

每畝土地可以用多效哇50克加水50公斤在小麥返青至拔節期均勻噴灑,可 有效抑制基部節間的伸長,降低株高,減少後期因基部節間過長造成的倒伏,可以穩定增加產量。

冬小麥產量高不高?關鍵看控旺措施,嚴重影響產量與品質

結語:冬小麥的旺長會嚴重影響小麥產量與品質,為了保證糧食高產量水平,我們需要按照上面介紹的措施,及時控制小麥的過旺生長。

[我是中國農業科學院的一名農學專業博士,點擊右上角可以關注我!每天更新農業種植知識,推廣作物高產技術,歡迎大家評批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