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大市場的大物流解決方案

「營運數字化」是一個重要的意念,有助物流供應商、製造商、貿易公司以及海運、鐵路和航空等公司提高全球供應鏈的可視化水平,使營運更快更簡化。歐展國際貨運(cargo-partner)的亞太、西歐和美國行政總裁Luca Ferrara表示,這是該公司的一項重要企業方針,並可對粵港澳大灣區的互聯互通產生重大影響。

Ferrara介紹這種方針如何發揮效能:「我們的自動化數據更新系統在貨物到達目的地時會記下各個『重要事項』,除與海運、鐵路或空運承運人合作外,也須使用衛星技術。

「這是我們最新的應用解決方案,可以提供船期和頻密更新的貨船位置資料,以加快物流流程,不但可提升效率,而且更具成本效益。該方案已在本公司所有辦事處使用,包括設於大灣區的辦事處,而且已經全面整合,以儘量提高效率。」

歐展是一家專業的供應鏈公司,致力為貿易客戶提供所需服務,與各種運輸模式互相聯繫。該公司採用業內先進技術,例如新裝設的數據驅動控制系統,以簡化整個供應鏈的物流流程,為客戶提供競爭優勢。該公司認為,他們的實力在於質量保證、效率、速度和可持續性。在該公司的全球價值和營業額中,亞太業務佔有重要份量。

發展快速網絡

歐展是一傢俬營企業,亞太地區總部設在香港,過去10年在大灣區成功擴展網路,在廣州和深圳等地建立10多個營運中心和倉庫。該公司特別專注於食品、時裝、汽車和高科技產品。

這些行業最近有很大的改變。香港貨櫃碼頭多家經營商決定合作,組成聯盟,共用葵青1號、2號、4號、5號、6號、7號、8號及9號貨櫃碼頭的23個泊位,為抵港貨船提供更佳營運效益。大多數航運公司都採取進一步措施,使用快速發展的顛覆性技術,例如區塊鏈和新一代迭代運算等,以求實現更高水平的數字化及提高效率。

這種趨勢使香港港口更具競爭力,有助於跟上快速發展的中國內地和亞洲區內的港口。2018-19年,歐展有超過44,000批貨物經過香港運送。

Ferrara對香港的角色表示樂觀:「這種情況使中國南方的港口也受惠,因為香港是自由港,沒有關稅,也沒有內地的許可證制度,貨物從香港運送更方便。由於海運環境充滿變數,加上現時有不少涉及美國、中國以及歐洲的經濟問題,各港口都須提高吸引力,加強互聯互通,以增加利潤並降低成本。」

電子商務興起推動物流

另一個影響業界的因素,是至關重要的電子商務業逐年壯大。因此,所有業者都鬚髮揮更佳的物流協同效應,學習中國內地的經驗,更快更便宜地將產品運向全球各地市場。

至於大灣區藍圖,Ferrara的願望之一是簡化海關程序,建立類似歐盟的關稅同盟。單一市場模式主要是以香港的海關模式為基礎,在香港、澳門及內地相關城市之間建立不用清關的貨物通道。

2008年,香港取消葡萄酒關稅,發展成為面向亞洲及內地市場一個主要的葡萄酒分銷、拍賣和倉儲樞紐。Ferrara表示,歐展客戶從事的其他非應課稅品貿易也可受益。他說:「食品飲料絕對是我們重點領域之一,而運送速度至關重要。香港的進出口制度簡單,因此朱古力(巧克力)、芝士以及環保或健康的有機產品通常會經香港輸入中國內地和亞洲其他市場。鑑於香港與中國內地及東南亞在文化、貿易和物流方面有緊密聯繫,這些產品往往會先在香港測試市場反應。」

大灣區的物流網絡可以縮短上海或寧波與歐洲之間的運輸時間,從30天減至23-25天,主要原因是可以使用更快的鐵路和貨車服務,毋須使用駁船。此外,新的鐵路服務也可改善中國西北部製造業基地與大灣區城市之間的合作。

Ferrara就此舉例說明:「有一位客戶計劃通過鐵路或貨車將產品從重慶運到深圳鹽田港,然後轉用海運付貨。」

當中主要好處是可以節省成本和上市時間。歐展計劃未來幾年在大灣區設立更多辦事處,以開拓這些商機。該公司在大灣區的收入和利潤每年取得兩位數的增長,並且預料這種趨勢仍會繼續。

連接「一帶一路 」

該公司認為大灣區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之間的互聯互通更為重要,特別是與東盟十國的聯繫。就這方面來說,該公司的香港辦事處在管理、採購、會計、知識產權和電子商務等業務領域大有用武之地。Ferrara說:「這些年來,我們發現香港辦事處有很大潛力,可將中國內地與新加坡和越南等東盟國家連接起來,當中涉及海運和鐵路運輸,以及藉助信息科技從深圳及香港進行跨境追蹤。然後,貨物可以進入連通歐洲的物流網絡。」

此外,若要把包裹及其他電子商務貨品(包括電子產品和服裝)直接運往歐洲,深圳是行之有效的鐵路起運點。這些貨物運往奧地利、波蘭、捷克、匈牙利和德國後,可通過當地鐵路和貨車接駁,送抵目的地。

Ferrara承認中歐鐵路貨運有一些問題:「目前,這條路線主要由各地政府補貼,因此存在運力問題。我們認為這是一個折中方案,比海運貴但更快,比空運便宜但較慢。」對運往歐洲的貨物來說,這方面的商機越來越多,但到目前為止,採用鐵路從歐洲運往中國的貨物較少,當中主要是汽車和專業服務貨品。

香港是東盟的技術試驗場

香港是首批採用歐展技術解決方案的亞洲樞紐城市之一,其中物流流程數字化技術現正在香港進行廣泛測試,特別有助提升物流速度和效率,以滿足電子商務交易的需求。該系統也在東盟使用,當中越南是最早採用的國家。Ferrara透露,泰國、柬埔寨和緬甸也越來越多使用數字「智能解決方案」。他說:「這樣可以使香港等樞紐城市與東盟市場更快更便宜地連接起來。隨著東盟積極發展基礎設施,例如『一帶一路』港口和鐵路項目,這種趨勢只會日益壯大。

「過去2至3年來,區內互聯互通情況更見密切,例如越南、香港、深圳和廣州之間的聯繫已更上一層樓,其中海運速度越來越快,也越來越便宜,令市場需求不斷增長,併為區內空運服務帶來競爭,有利物流業發展。

「此外,最近物流公司對邊境地區、轉運區和有限貨車運輸路線日益感到興趣。這些路線加上海運和鐵路,把東南亞、香港和中國內地與哈薩克及其他中亞國家連接起來,最終通往歐洲的目的地。」該公司最近在馬來西亞和阿聯酋設立新辦事處,以便開拓新的「一帶一路」物流路線。

Ferrara認為,互聯互通可以將「一帶一路」倡議和大灣區發展藍圖等鴻圖大計連結在一起,創造物流商機,而香港則可以從中受益。他說:「香港是一個物流樞紐,不但可以引領物流發展和空運貨物拼裝活動,而且在多方面均能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包括開展業務聯繫、策劃、文件證明等,同時也有助業界制定區塊鏈數字分類賬技術的新規約和標準,提高物流業務的可視化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