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不清基礎的問題就不要購房了,買了也會後悔

在挑選房子的過程中,很多購房者其實都是沒有參考和依據的,迷迷糊糊就去了售樓處買房子了,而售樓處的銷售人員從交談的過程中就可以判斷出你是否對房產知識有了解,買房之前,大家還是應該對房產的一些專用名字瞭解一下的,那麼買房要看哪些數據呢?

搞不清基礎的問題就不要購房了,買了也會後悔

1、容積率

所謂容積率,是指一個小區的地上總建築面積與用地面積的比率。開發商希望容積率更大一些,而購房者則希望容積率更小一些。容積率比較高就意味著小區內建的房子比較多,居住人口就多了,意味著有更多的人去分享小區公共資源,所以容積率小一些對於購房者來說更好。

搞不清基礎的問題就不要購房了,買了也會後悔

2、梯戶比

簡單來說,就是以每層樓為單位,一般是針對電梯房而言的,也就是住宅電梯數和每層樓住戶數的比例。梯戶比對居民的居住舒適度影響非常的大,梯戶比越小,相對來說住宅面積就越大,戶型能做到方正、動靜分區合理。另外梯戶比的大小對我們的日常出行也會有影響,梯戶比跟配套的電梯多少住戶多少有關係,所以梯戶比也會影響等待電梯的時間。

搞不清基礎的問題就不要購房了,買了也會後悔

3、得房率

相信大部分的購房者都希望自己買到得房率比較高的房子,因為現在大多數的房子都是按照建築面積來購買的,而建築面積裡面就包括了公攤面積,公攤面積越大的話,購房者的得房率就小了。其實得房率並不是越高越合適,得房率過低會提高使用面積的單價,但是得房率過高會降低居住質量。

搞不清基礎的問題就不要購房了,買了也會後悔

4、綠化率

現在大多數的購房者對於房子的居住環境要求都會非常的高,其中衡量居住環境好壞的一大因素就是小區的綠化率了,綠化率範圍比較寬泛,可以說只要有草皮覆蓋的地方,都可以算作是綠化面積。還有一點大家需要注意,那就是綠化率和綠地率的區分,綠地率所指的“居住區用地範圍內各類綠地”主要包括公共綠地、宅旁綠地、配套公建所屬綠地和道路綠地等,這個概念更準確一些。

搞不清基礎的問題就不要購房了,買了也會後悔

大家在買房子的時候還需要對這些比較常見的房產專用名詞瞭解清楚,這樣自己在跟銷售人員溝通的時候才知道哪些問題是該問的,哪些問題會暴露自己什麼都不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