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被爸爸打,相差十二歲的弟弟做出的舉動,讓網友不淡定了

前言:

隨著二胎家庭逐漸成為社會的主要潮流,很多父母也放下了顧忌,加入了二胎的主流部隊。而這些人群中不乏年齡已經不再年輕的中年夫妻。在這些家庭中,兩個孩子相差十歲甚至更多,並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

案例:

網絡上一段視頻走紅。視頻中寶爸和兩個孩子其樂融融。可以看出來大寶和二寶的年齡差距至少有12歲。這時候,寶爸裝作生氣的樣子,用手中的玩具輕輕的打在姐姐的身上,弟弟看見立馬不願意了,畢竟這是自己最愛的姐姐。

可是弟弟掂量著爸爸手中的"武器",又覺得自己可能打不過爸爸,這可怎麼辦才好。正當弟弟思忖著,爸爸的"武器"又衝著姐姐飛過去。還沒想好對策的弟弟急忙用手捂住了眼睛,不忍心看姐姐捱打的樣子。

姐姐看見弟弟們懵懵的樣子,忍不住將大笑起來。而網友們看了寶寶的反映,也紛紛評論道:看來女兒不止是爸爸的小情人,同時也是弟弟的小情人啊,爸爸真有福氣,多個人保護女兒。

姐姐被爸爸打,相差十二歲的弟弟做出的舉動,讓網友不淡定了

姐姐被爸爸打,相差十二歲的弟弟做出的舉動,讓網友不淡定了

姐姐被爸爸打,相差十二歲的弟弟做出的舉動,讓網友不淡定了

視頻中的寶爸是出於玩笑在孩子的面前打人,在現實生活中,在孩子面前的打人的話可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在孩子面前打人有什麼危害?

⑴ 給孩子造成心理負擔。孩子年齡小,他經歷的所有事情都是第一次。那麼打人也是同理,面對著自己的親人被打,面對著親人打人,這兩個人還都是自己親近的人,對孩子造成的心理壓力可想而知。而強大的心理壓力會讓孩子的性格變得孤僻,自卑,久而久之對孩子的人際交往也會產生負面影響。

⑵ 給孩子樹立錯誤的榜樣。目睹家庭暴力的孩子,容易分不清是非對錯,面對家長錯誤的榜樣,有樣學樣,性格變得暴力,也習慣於用武力解決事情,長此以往下去,對孩子的身邊的人,對孩子未來的家庭也會產生消極的影響。

姐姐被爸爸打,相差十二歲的弟弟做出的舉動,讓網友不淡定了

當孩子有"暴力傾向"時,家長該怎麼辦?

⑴ 首先要清楚造成孩子有"暴力傾向"原因。凡事有果必有因,當發現孩子有"暴力傾向"不能一味的責怪孩子,甚至以暴制暴,應該弄清楚孩子暴力的原因,再根據原因制定解決方案。

⑵ 無論原因與否都要告訴孩子暴力的危害。弄清楚了孩子有"暴力傾向"的原因後,家長要幫助孩子解決前因,但是同時要嚴厲的教育孩子,讓孩子懂得暴力的危害。

⑶ 家長要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正面榜樣。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該為孩子樹立正面的積極的榜樣,言傳身教當遇到事情時正確的解決的辦法是如何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

在這裡也要提醒大家,暴力行為造成的結果不是一時的,而是具有延續性的,為了孩子的未來,家長一定要嚴陣以待。

姐姐被爸爸打,相差十二歲的弟弟做出的舉動,讓網友不淡定了

今日話題互動:如果你的孩子出現暴力行為你會怎麼做呢?歡迎留言討論!

這裡是朗朗育兒課堂,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