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膠囊”陰影未散,苦求上市的修正藥業再曝質量問題

“毒膠囊”陰影未散,苦求上市的修正藥業再曝質量問題

出品 | 新財報
研究員 | 財報君

近日,著名的“毒膠囊”事件主角修正藥業又被曝出了產品質量問題。這次是安徽省藥品監督管理局檢查出其旗下長春高新制藥的咽炎片微生物限度檢查不合格。

沸沸揚揚的“毒膠囊”事件之後,修正藥業本應在內控和產品質量上下硬功夫。但是接下來幾年的藥材黴變、編造虛假檢驗報告、保健品未通過生產審批,以及最近的微生物超標問題,都顯示其“毒膠囊”陰影未散。

在核心競爭力較弱、淨利增長近乎停滯的情況下,此次質量問題恐又給其上市之路增添難度。


修正藥業十六年來百折不撓的上市執念

據企查查信息顯示,修正集團於1995年5月由董事長修淶貴創立,是集中成藥、化學制藥、生物製藥的科研生產營銷、藥品連鎖經營、中藥材標準栽培於一體的大型現代化民營製藥企業。至2018年6月底,集團下轄142個子公司,有員工10萬餘人,存量資產170億元。擁有24種劑型,醫藥、保健品等品種2千餘個,其中獨家品種109個。

修正藥業有著10年內力爭實現銷售收入千億元,到2030年達到萬億元的宏偉目標。上市募資無疑能為修正藥業的萬億營收目標提供重要助力。

據報道,2003年起修正藥業便開始尋求上市。2015年10月,修正藥業曾委任瑞銀及中銀國際作為安排行,協助安排公司在港交所上市,最終未果。2016年8月,修正藥業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公司仍在籌劃上市。

今年7月11日,吉藥控股發佈公告,擬通過發行股份等方式購買修正藥業100%股權。這比較明顯的是修正藥業的買殼上市行為。但不久後吉藥控股卻收到了證監會的關注函,次日吉藥控股即宣佈中止重組事項。

這是修正藥業最接近上市成功的一次。

難以上市或因眾多“汙點”


以修正藥業的企業規模,明明可以選擇A股IPO,為什麼先是“捨近求遠“先選擇港股上市,隨後又選擇成本高得多的“買殼上市”呢?

一切都得從2012年的“毒膠囊”事件說起。

2012年4月15日,中央電視臺《每週質量報告》欄目以“膠囊裡的秘密”為題曝光9家藥企13個批次的藥品膠囊重金屬鉻超標。修正藥業在被曝光藥企中最為知名,且被曝出其膠囊中鉻超標最高達90倍。

此後數年,修正藥業接連被曝出產品質量問題。2014年,修正藥業原料庫存放用於生產肺寧顆粒的藥材返魂草部分發生黴變變質;存在編造虛假檢驗報告的行為,被依法回收藥品GMP證書。2017年,修正藥業四川製藥有限公司生產的咳特靈膠囊被抽檢不合格。2019年5月,修正藥業旗下保健品“修正牌B族維生素片”未通過保健食品生產批准。10月,修正藥業旗下長春高新制藥的咽炎片微生物限度檢查不合格。

作為藥企,資本市場對其產品質量不合格非常關注,毒膠囊及其後續的產品質量問題成為了無法忽視的“汙點”。

此外,修正藥業還高頻次陷入各類糾紛之中,顯示出其內部控制面臨著考驗。這也是資本市場頗為重視的“汙點”。

據企查查數據顯示,修正藥業自身風險119件、關聯風險377件,涉及法律訴訟164件。

此外,修正藥業實控人修淶貴2017年還被曝出向官員行賄。據裁判文書網信息顯示,修淶貴曾先後兩次向當地官員褚來福贈送共計25萬股權進行行賄。


看不透的“營收迷霧”


以營收計算,修正藥業應當是國內前三甲的藥企。如此規模的藥企難以上市?

其實修正藥業的營收也讓人有些“看不懂”。

修正藥業曾於2014年7月發行過一筆3億元的債券,並因此披露了2010年-2014年的年度報告。年報顯示,修正藥業在2010-2014年的營收分別為17.59億元、19.89億元、18.77億元、27.22億元、35.95億元。2015年第一季度的財務數據,顯示營收6.94億元。

接著的公開數據顯示,2015,修正藥業實現營收575億元。

一年時間,修正藥業營收實現了百倍暴漲。

2015年的後三個季度,沒有公開信息顯示修正藥業新推出了某款革命性產品帶來了鉅額銷售收入,也沒有發現修正藥業新進入某個突增五百億營收的新興產業。修正藥業的百倍增長無法讓人看懂。

如果想要IPO,修正藥業恐怕也需要對證監會和投資人解釋清楚以上情況。


核心競爭力較弱,淨利增長近乎停滯


根據已有的公開數據,修正藥業2015年,修正藥業實現銷售收入575億元,同比增長16%;2016年,銷售收入約636億元,增速下降至8.16%;2017年,實現銷售收入638億元,增速僅為0.31%。

根據已有的業績數據來看,修正藥業的淨利增長近乎停滯。

修正藥業產品以非處方類中成藥為主。一方面,隨著國家對中成藥產品監管力度不斷加大,中成藥品種將會迎來較大規模的洗牌。另一方面,中成藥的技術門檻相對較低,容易被競爭對手擠壓市場空間。

目前,修正藥業最成功的產品是斯達舒。但經過十幾年發展,斯達舒已經接近生命週期,競品不斷出現,如拜耳達喜片、葵花胃康靈等都在搶佔市場份額。

目前,修正藥業擁有員工10萬餘人,但其中8萬人都是銷售人員。空有600多億的年度營收,但是每年的科研支出僅有10億元左右。面對醫藥行業越來越注重創新研發的態勢,修正藥業的市場競爭力顯得有些不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