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學院 韓鍇:讓難題變容易

專欄:濰坊人物故事

濰坊學院 韓鍇:讓難題變容易

韓鍇,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副教授,畢業於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獲博士學位,2013年進入濰坊學院,主要從事集成電路器件與製造相關的教學與科研工作。2013年至2016年擔任兼職輔導員,現擔任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全省黨建工作樣板支部”,教師第二黨支部書記。受山東省政府公派出國留學項目資助,於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新加坡國立大學訪學一年。科研方面,韓鍇老師在201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中,其科研項目《高k材料的表面態及內部電荷對SiCMOS器件中高k/Sic能帶結構的影響的基礎研究》獲得立項。韓鍇老師還承擔省部級項目3項、市廳級項目1項,發表SCI、EI檢索論文9篇,曾入選濰坊學院傑青計劃並被評為科研工作先進個人;教學方面,韓鍇老師教授微電子專業四門專業主幹課程,年均工作量都在500課時以上,2015年被評為濰坊學院優秀教師,2017至2018年教學效果評價優秀。助力學生全面發展方面,韓鍇老師通過考研義務講座、個別談心等方式,幫助微電子專業學生做好大學生涯規劃、考研動員和考研規劃,使微電子專業每年考研率均全校領先。2019年他被評為“濰院好人”“我心目中的好老師”。

亦師亦友

他曾讓“8人降級試讀的後進班”變為校級優秀班集體;他曾把自己的課堂交給學生;他常常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不辭辛苦為考研學生解疑答惑……韓鍇,自從2013年做了大學教師,他就和他的每屆學生都成了朋友。在今年的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評選活動中,韓鍇老師高票當選。在之後進行的答辯環節,因為韓鍇老師在新加坡訪學,他的學生王業飛代表他進行了路演展示答辯。他說,韓鍇老師教授微電子專業四門主幹課程,年均工作量在500課時以上,雖然韓老師很忙,但是對於學生提出的無論哪方面的問題,他都給予耐心解答。在與韓老師的相處中,同學們都會不自覺地把他當成了自己的良師益友。

  2013年,韓鍇老師從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博士畢業來到濰坊學院,因為此前沒有過任何授課和管理學生的經驗,再加上當時的他只比學生大七八歲的緣故,初登講臺,看到講臺下認真端坐的學生們時,他緊張不已,“有時連最基礎的停頓、課堂的重點難點都把握不好。”“但是同學們的寬容友好給了我很大的寬慰。”同學們說:“韓鍇老師第一次當老師,我們也是第一次上大學,大家一起共同進步。”為了讓自己儘快熟悉教師這一職業,韓鍇老師在沒有課的時候,就像學生一樣去聽其他老師的課。慢慢的他講課開始自如起來,與學生的交流也逐漸的多了起來。

  “知不足然後能自反,知困然後能自強”,作為一名兼職輔導員,韓鍇老師逐漸被磨練成一個“全才”。他說,輔導員是一項工作,是一門學問,是一項事業,因為它總給你無限的“驚喜”。這需要長時間努力、學習和積累,並且這種學習也成了他追求幸福人生最重要的一種體驗。

  2016級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的範豔玲最喜歡韓鍇老師的課堂。她認為,韓鍇老師不屬於特別帥氣的小鮮肉類型,微胖的身材架著一副眼睛,聊起天來特別接地氣。賀鵬最喜歡到韓鍇老師那裡問問題。他說,其實有時也只是假借問問題去和韓老師聊聊天。因為韓凱老師的求學經歷讓他佩服的五體投地。“韓老師在山東大學大四的時候才決定讀研,結果很順利就考取了中科院的研究生。”賀鵬感覺與韓凱老師聊天就像朋友兄弟似的。賀鵬原本是不準備考研的,但是聽了韓老師對微電子行業發展的前景分析後,他對“集成電路”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韓鍇常常告訴他的學生,考研不是唯一的一條出路。他的學生傅增芬曾問他,該考研還是該考教師編,“他反問我想做什麼。”在韓鍇老師的支持下,傅增芬報名參加了省級物理教師技能大賽並且獲得了二等獎。回憶當初,她說最讓她印象深刻的就是韓老師的那句話:“不管選擇什麼,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堅持下去就是最棒的。”

  曾經做過兼職輔導員的韓鍇認為,單憑一顆赤誠的心是不能很好完成工作的,周到細緻的心思、雪中送炭般的無微不至才是做好兼職輔導員的根本。他說,他了解學生們的想法,理解他們的一些做法。“當我聽說韓老師能將一個落後班級變為先進班級的時候,我就特別佩服他。”賀鵬說,“良師益友是形容韓老師和我們關係的最恰當詞語。”

讓難題變容易

微電子技術是當代發展最快的技術之一,是電子信息產業的基礎和心臟。課本知識總是落後於時代的發展的。微電子是一個日新月異的專業,培養學生開闊視野、發散思維以及主動追蹤最新進展的意識是韓凱老師在日常教學中堅持的原則。

  培養創新型人才,關鍵在教學;搞好教學,關鍵在教師。韓鍇認為,教學工作是教師的天職,科研對教師學術水平的提高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正因如此,韓鍇老師非常重視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在剛參加工作一年之際,韓鍇老師的科研項目《高 k材料的表面態及內部電荷對SiCMOS器件中高k/Sic能帶結構的影響的基礎研究》便在201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中獲得立項,之後,韓鍇老師還承擔過省部級項目3項、市廳級項目1項,發表SCI、EI檢索論文9篇。課堂上,韓鍇老師總是把最前沿的知識及時傳遞給他的學生。2016級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的李敏對韓老師的課堂記憶最深的是,韓鍇老師以濰坊浪潮華光集團的激光器製造為切入點,來講授“MOCVD氣相外延技術”,將這項技術的國內外發展現狀講得如醉如痴,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在書本簡單介紹了普通的駐極體電容麥克風的前提下,和我們分析更先進的MEMS技術製造的麥克風。” 李敏說,在剛接觸自己的專業不久時,韓鍇老師的“麥克風”分析,讓她對自己的專業有了深入瞭解,並越來越喜歡。

  為了將枯燥難懂的知識變得更易理解,上課用的PPT韓鍇老師都是要精心修改的。他總是要根據學生的課堂反饋將PPT做得簡單易懂,力求用簡單易懂的話語幫助同學記憶。讓李敏記憶最為深刻的一件事是一次在韓老師打開課件的時候,她無意中看見同樣的視頻有AVI、MOV、WMV等不同的版本格式。後來韓敏才知道,韓老師怕視頻版本與電腦不兼容播放不了,所以特意準備了很多個。為了幫助同學們理解難點,韓老師常常給學生們放一些視頻。在同學們觀看視頻的時候,他就在旁邊觀察著同學們的神態,記下同學們不理解的地方,在視頻播放結束後再調回到學生存疑的地方繼續講解。“對於我們難於理解的知識,韓老師總是一遍遍的和我們分析問題,從沒有不耐煩的時候。”韓老師的細心讓李敏覺得學不好專業就是愧對老師。

  韓鍇老師教授微電子專業四門專業主幹課程,而這些課程的共同點就是知識點多且分散,互相之間邏輯關聯性不強,學生記憶起來十分的費力,例如《現代集成電路製造工藝原理》這門課,涉及到集成電路製造過程中十幾種不同的工藝,為了把這十幾種各不相關的工藝串聯起來,方便同學們理解記憶,韓老師課程之初先拋開工藝,把本應該在《半導體物理與器件》課上才講的MOS器件提前到工藝課上來講,然後以MOS器件的製造為主線,在器件製造的過程中引入各種具體工藝,這就將涉及到的知識點都串成一條線。

  除了老師在課堂發揮的引導作用,韓鍇老師更把課堂的大把時間讓給學生髮揮。在傅增芬眼裡,韓老師的課堂是“民主的”,他提倡學生自主發言,希望傾聽學生的意見。“我們的思考方向出現偏差的時候,他不會直接否定我們的答案,而會讓我們利用課下時間去查資料,等待下節課上課的時候再進行講解。”因為韓鍇老師重視、鼓勵學生積極討論,所以他的課堂學生總會爭相大膽發言,這樣的課堂氣氛不僅帶動學生積極參與其中,也讓學生在自我展現中提高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鍛鍊了學生的膽識,受到學生的普遍歡迎。

付出就有收穫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韓鍇老師時刻為學生考慮,贏得了學生們的尊重。

  無論是做兼職輔導員,還是做專任老師,韓鍇老師始終堅持通過考研義務講座、個別談心等方式,幫助微電子專業學生做好大學生涯規劃、考研動員和考研規劃,使微電子專業每年考研率均全校領先。2019年他被評為“濰院好人”“我心目中的好老師”。

  崔頌雅是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的畢業生,目前正在新加坡國立大學讀研。“崔頌雅我沒有教過她,但她在得知我也去了國立大學後,熱情為我提供幫助,主動向我講解學校內部的設施安排及周圍交通的情況。”韓鍇老師感嘆道,教師這一職業讓他有了榮耀感,好好教書是自己的職責所在,也是使命所在。

  微電子專業的很多同學選擇考研,為更好幫助考研學子,韓鍇老師經常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結合自己的考研經驗義務為學生們輔導。

  賀鵬說,他本來的考研方向是微電子信號與系統,而韓鍇老師的一番話讓他知道了自己還有更好的選擇。韓鍇老師從微電子不同分支的發展前景與賀鵬分析,讓賀鵬知道,我國現在正大力發展集成電路行業,集成電路在未來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不僅是賀鵬,許多即將畢業的學生都有過韓老師義務講座、個別談心的待遇。2016級微電子專業的賀愛強,就是韓鍇老師辦公室的常客,也是在同韓鍇老師的接觸交流中,他對未來有了明確的目標規劃,堅定了自己考研的目標。

  學子考研期間放棄休息時間,在辦公室裡為學生解疑答惑成了韓鍇老師常態,累了他就在桌子趴著休息一會兒。物理與光電學院有專門的考研輔導專題小組,韓鍇老師主要負責考研動員、時間規劃以及學校志願選擇、聯繫導師面試等,“當然也包括中間加油打氣。”付出就有收穫。2014級物電學院的考研率達38%,近四十位學生考入985、211院校。對於每年該院節節攀升的考研錄取率,韓鍇老師說,同學們都有具體的專業課老師給學生答疑,這些老師更辛苦。“物電學院的優良學風以及高考研率是學生和所有老師共同努力的結果,我只是起配合的輔助作用。”

  談起自己的學生,韓鍇老師如數家珍。2012級王琦順利考上法律專業的研究生,2014級微電子的孫麗玉現已成為一名優秀的動畫設計師……韓鍇老師說,有些學生雖然在報考志願時選擇了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的專業,但是並不喜歡,怎麼辦,只能因材施教,對不喜歡自己專業的學生積極引導,學生們同樣會有很好的出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