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成績優秀,到了高中為何就變得粗心了?一篇文章揭開其中祕密

高一第一次考試結束後,我讓學生寫了一個考試反思,發現學生幾乎無一例外地用這句話開頭:

這次考試太粗心了,我考得非常不滿意......

這有點太不正常了!要知道,這是全市最好的學生,雖然不排除有的學生會出現考試粗心的問題,但是這麼大面積出現這個問題,一定事出有因,如果不能找到原因,努力學習考不出好成績,很多學生就會倍受打擊,粗心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實際上是非常難解決的一個問題。

一、”粗心“的常見類型

當試卷一發下來,學生看到試卷上大大的”錯號“時,才後悔不已:這道題我明明會做,怎麼就做錯了呢?你問他是什麼原因?他回答:粗心大意!粗心大意有哪些表現?

初中成績優秀,到了高中為何就變得粗心了?一篇文章揭開其中秘密

1、原本會的,考試時做錯了:這道題本身不難,自己也會做,但是考試時卻做錯了,一看到答案或者老師一提示就明白了;

2、審題錯了,不是不會做:這個題本來會做,但是考試時沒看到某句話,忽略了某個條件,結果考試時出現了錯誤。

這兩種類型的錯誤,都讓人覺著非常可惜,學生總覺著這是不應該的錯誤,但是又無法避免。我常常給學生說:如果你總把這些錯誤的原因歸結為粗心大意,這樣的考試總結是沒有多大意義的,因為粗心大意,看似是小問題,實際上卻是大問題,你現在吃飯怎麼沒吃到鼻子裡?你現在怎麼不會認錯父母,走錯家門?這說明粗心本身就不是根本原因,粗心背後還有原因,如果你把失誤的原因歸結為粗心,下次考試,就能全部改掉嗎?這顯然不行!

初中成績優秀,到了高中為何就變得粗心了?一篇文章揭開其中秘密

二、”一看就會,一做就錯“,難道真的是因為粗心嗎?

為什麼到了高中,越來越多的學生會出現“粗心”的毛病?他們做題時出現“一看就會,一做就錯”的問題,真的是因為粗心嗎?

其實,並不是這樣的,這是由高中學習的特點決定的,學生出現粗心大意,往往是由這兩方面原因導致的:

1、基礎知識不紮實:初中的知識,只要求學生掌握“是什麼”的問題就可以了,學生只要是能夠記憶牢固、訓練熟練,就能夠學好,考試就能得高分。學生把這種學習方法延續到高中,突然發現自己粗心的情況越來越多,因為高中課程要求學生不僅掌握“是什麼”的問題,還要理解“為什麼”、”怎麼樣“的問題,如果不能全面掌握,就會出現粗心大意的情況。

比如下面這道歷史高考題,對於分封制,是高中歷史遇到的第一個重要概念,學生基本上都能背出其相關內容,但是人教版教材上在講述分封制的影響時,只是這樣表述:

西周通過分封制,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控制。周朝開發邊遠地區,擴大統治區域,並逐步構織出遍佈全國的交通網絡,形成對周王室眾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初中成績優秀,到了高中為何就變得粗心了?一篇文章揭開其中秘密

對於分封制對於”文化交流和認同“方面,沒有任何表述。所以這道題學生的錯誤率時非常高的,很多學生都會誤選D項,當老師提示這是不是分封制的影響時,學生才恍然大悟,這是宗法制的影響,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對於分封制和宗法制這兩個概念理解不到位、不全面導致的。

再比如,數學中雙曲線的概念,當我問學生什麼叫雙曲線時?學生回答說:到兩定點的距離之差等於定長的點的集合。然而,很遺憾的是這種回答是錯誤的,正確的答案是:到兩定點的距離之差的絕對值等於定長的點的集合。沒有了“絕對值”三個字,得出來的是雙曲線的一個分支。如果命題人在這個地方進行命題,就會輕鬆地讓很大一部分學生犯”粗心大意“的錯誤。

一個廚師,在做菜之前,要先洗菜,先切肉,先刷鍋,先備料,如果這些基礎工作不到位,即便他的廚藝再高,也不可能做出一道美味的菜餚。學習也是一樣,基礎工作做不紮實,考試就會現原形。

然而,很多高中生還在延續初中的學習方法,不去細細品味這些基本的概念,甚至用刷題來代替理解概念,結果只是對於概念一知半解,當題目一遍,馬上就完蛋了。

初中成績優秀,到了高中為何就變得粗心了?一篇文章揭開其中秘密

2、做題不會審題:

到了高中,你會發現多數學生都不會審題,即便是成績很好的學生,都存在這個問題。學生可能會不服氣:我明明審題啊!

是的,學生是審題,但是不會審題,他所謂的審題,只是把題目讀一遍而已,好點的學生知道勾勾畫畫,認為這就是審題了,但是題目中的條件,都找出來了嗎?我看未必!如果題目比較簡單,通過這樣的審題是沒有問題的,但是題目一難,條件一多,不會審題的學生就會出現問題。

比如說,我讓你在班裡找一個”長得高的、比較瘦的、學習好的、戴眼鏡的男生“,初中時可能需要你找出一個”長的高的男生“就可以了,但是高中需要你找出更多的條件,如果你沒有認真聽我說的條件,結果給我找來了個女生,是不是就粗心了?如果找來個矮小的男生,是不是也粗心了?

那麼,這真的是粗心嗎?根本不是,而是你不會審題,漏掉了一些條件導致的,如果你將其歸結為粗心大意,那麼下一次,你一定還會粗心大意,因為你沒有找到”病因“,更不會對症下藥。

高中階段的題目,難度要比初中的題目大得多,題乾的內容非常豐富複雜,如果不會審題,這種粗心就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嚴重。

初中成績優秀,到了高中為何就變得粗心了?一篇文章揭開其中秘密

三、對症下藥,徹底解決做題粗心問題

瞭解了學生在高中階段學生出現粗心大意的原因,我們就可以對症下藥,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具體做法如下:

1、利用費曼學習法,徹底理解基礎知識:

費曼被認為是愛因斯坦之後最睿智的理論物理學家,也是第一個提出納米概念的人,被稱為”納米技術之父“,他要求費曼實驗室的人,用最簡單的語言介紹任何一個概念,用別人能聽懂的知識來解釋別人不熟悉的問題,這是講述人用”複述“的方式,對科學知識進行深入學習和復建的過程。簡單說,就是通過向別人清楚解釋某件事情,來確認自己是否真正弄懂了某件事情。

初中成績優秀,到了高中為何就變得粗心了?一篇文章揭開其中秘密

費曼學習法,包括四個過程:

(1)選擇一個概念,學習這個概念:

第一步就是選擇一個自己想要理解的概念,找一張白紙進行默寫,記住一定要默寫,因為只是看或者背誦,未必能寫出來,也未必能複述出來,就像老師檢查提問時,你明明已經背過了,但是老師一檢查,就答不出來了,考試最終要落實到紙面上,所以要寫出來。

(2)製造一個場景,將概念講給別人:

第二步,把你寫下來的概念,講給老師、同學或者自己聽,就像老師一樣,來解釋這個概念,你會發現這個時候,你多半會出現”卡殼“現象,這很正常,這說明你還有不懂的地方,還有薄弱點,這正是你要提高的地方。

初中成績優秀,到了高中為何就變得粗心了?一篇文章揭開其中秘密

(3)糾錯並進行深入學習:

第三步,再次迴歸教材或者查閱資料,把剛才”卡殼“的地方或者講述錯誤的地方徹底搞懂,直到能夠順暢解釋這個概念,這個時候你基本上理解了這個概念了,但是,先別急,還有最後一個要求,就是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把它解釋出來。

(4)簡化語言表述出來:

最後一步,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解釋,而不是背誦教材中的語言,這個時候才能確認,你是否理解了概念的本質,只有用簡單易懂的語言講這個概念解釋清楚,才是真正懂了這個概念。

比如講授”一五計劃“這個重要的歷史概念時,學生想要掌握下面幾點知識:

”一五計劃“是什麼:優先發展重工業;怎麼”優先“發展?多投入。

為什麼實行“一五計劃”:重工業基礎薄弱;重工業重要;發展重工業有利於帶動農業和輕工業的發展;蘇聯的經驗。

”一五計劃“的結果如何:奠定了我國工業化的初步基礎。

初中成績優秀,到了高中為何就變得粗心了?一篇文章揭開其中秘密

在掌握了這個概念之後,我們可以用另外一個問題幫助我們理解和記憶,比如”我們為什麼要優先學數學“?是因為數學重要,是因為數學基礎差,是因為學好數學對其他科有促進作用,是因為我同學的經驗等,通過這樣類比,就能很清楚理解這個概念了。

2、利用”有意注意“,強化審題訓練:

掌握好基礎知識,下面就是要進行審題訓練了!審題需要訓練嗎?當然需要,因為”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之間,有很大的差距。

我經常給學生舉這個例子:我讓同學們仔細看著我,我從門口走向講臺,然後問大家:今天我穿的什麼顏色的鞋子?絕大多數學生答不上來,有的學生辯解:我坐在後面看不清楚。

於是,我跟學生進行第二遍這個遊戲,告訴學生我要走來了,看看我穿什麼顏色的鞋子。結果所有的同學都能看到,即便是最後一排的,也會站起來或者趴下去看。

初中成績優秀,到了高中為何就變得粗心了?一篇文章揭開其中秘密

這就是”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的區別。所謂“有意注意”,有意識地去注意,就是說,抱著明確的目的,認真地將意識和神經集中到對象身上。

高中階段審題,就需要使用這種”有意注意“去進行訓練,比如我們歷史做題,我們經常把審題過程分成三部分,也叫”三審“:審限定詞、審時空詞、審求答詞。比如下面這道高考題,我們在審題時要找到這些信息:根據限定詞”古代雅典“,聯繫所學知識可能考民主政治或者人文精神;根據求答詞”據此可知“,知道要重點解讀材料;根據核心詞”財富“和”道德“的關係,重視人的道德,可以知道這符合人文精神,古答案選擇D個選項。

初中成績優秀,到了高中為何就變得粗心了?一篇文章揭開其中秘密

綜上所述,高一階段學生普遍出現做題粗心大意的現象,並不一定是學生自己的問題,而是由高一學習內容和考試要求的特點決定的,對於多數學生來說,這是一個正常的現象,需要儘快適應這種變化,但是對於那些適應能力較差的學生來說,如果不能瞭解高中課程的特點,就會出現這樣的困惑:我明明很努力,但是為何就是考不好?所以,從根本上分析出粗心大意的原因,並對症下藥,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對高中生來說,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希望上面的文章,能夠給你提供幫助!

作者簡介:“贏在高三”,重點高中優秀班主任,市教學能手,長期奮戰在高中一線,有十幾年班主任教育經歷,善於思考,勤於總結,對高中教學有較多經驗和感悟,如果對你有幫助,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