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新增21個市級文保單位,看看有你家附近的嗎?

近日,

市政府公佈第八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共計21處(含合併項目1處),

其中武進區1處、新北區6處、

天寧區13處、鐘樓區1處。

為配合江南水鄉古鎮參與聯合申遺工作,

天寧區的焦溪和新北區的孟河被列為申報重點區域。

常州新增21個市級文保單位,看看有你家附近的嗎?

2019年常州文物升格升級工作取得突破性成果,

第八批國保、省保、市保同年公佈。

截至目前,

常州市共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357處,

其中全國重點文保單位12處

省級文保單位52處

市級文保單位293處

常州新增21個市級文保單位,看看有你家附近的嗎?

新增的第八批市級文保單位有哪些呢?

一起來看看吧!

古遺址1處

孟城古城牆遺址

常州新增21個市級文保單位,看看有你家附近的嗎?

位於新北區孟河鎮大南門內(費伯雄故居南)。現存有定常門(大南門)附近的一段遺蹟:長25米,寬15米,高2米的原城牆土墩。北長16米,東寬8.20米,高約3米。孟河城於明朝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築成。全城共設五個城門,城牆有高二丈多高,周長有六百七十餘丈,大約有四華里之多。依河而築城堡,孟河也漸漸更名為“孟河城”(簡稱“孟城”)。

古建築5處

奔牛藥店舊址

常州新增21個市級文保單位,看看有你家附近的嗎?

位於新北區常州奔牛鎮新市村委張東村1號,現存一進兩開間,硬山式磚木結構建築,有閣樓。面朝東北臨街,背面臨茅山河,青磚駁岸保存較好。藥店源自孟河醫派,店內完整的保留有常州目前僅見的藥櫃櫃檯、藥箱等設施。

萬綏圖公所舊址

常州新增21個市級文保單位,看看有你家附近的嗎?

位於新北區孟河鎮萬綏東嶽廟東北35米,圖公所屬衙署官邸,該建築座北朝南,三間平房,東西長11.6米,進深12.55米,高5.041米,建築面積為147.2平方米,有門牆和前、後天井,磚木結構。

焦溪徐家祠堂舊址

常州新增21個市級文保單位,看看有你家附近的嗎?

位於天寧區鄭陸鎮焦溪村西河頭路10、12、14號,建於清代,與原“是家祠堂” 相鄰。兩祠堂原格局共三進,現存第三進,臨西河頭,五間二層。新中國成立初,兩祠堂設作區政府駐地,後為焦溪公社、鄉政府所在地。

焦溪中街後巷奚宅

常州新增21個市級文保單位,看看有你家附近的嗎?

位於天寧區鄭陸鎮焦溪村中街後巷11號,建於清朝,坐北朝南,共有三進,面闊五開間,硬山式磚木結構,為遼寧省農業廳原廳長奚康敏的老宅。第一、二兩進是單層建築,第三進是兩層小樓。該宅系第一進內有門樓,上有磚刻四字但難辨字跡。第三進二樓有一個雕花木陽臺,雕刻圖案精美。

大聖庵

常州新增21個市級文保單位,看看有你家附近的嗎?

位於天寧區鄭陸鎮新溝橋村委麻皮橋村北側,現存磚木結構建築一進五開間,坐北朝南,西面緊鄰李氏宗祠。明孫慎行曾為大聖庵前的一棵古老的柏樹賦詩。大聖庵南牆上有清乾隆年間《大聖庵碑記》,記載大聖庵自康熙、皆有修繕,至清乾隆再修。據李氏後人介紹,大聖庵是毗陵輞川李氏家廟,清代學者、文學家李兆洛也為輞川李氏後裔。抗戰期間大聖庵曾是抗日隊伍集會場所,日寇入侵時遭到破壞,民國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冬重修。解放後大聖庵曾用作麻皮橋小學。

近現代重要史蹟及代表性建築14處

惲代英住地

常州新增21個市級文保單位,看看有你家附近的嗎?

位於天寧區天寧街道晉陵中路500號,是一處兩路兩進清代傳統建築建築,坐西面東,佔地面積738㎡,建築面積544㎡。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惲代英姑父汪仲涵一家曾賃居於此。2015年修繕後,用為惲代英紀念館。

丁甘仁故居遺址

常州新增21個市級文保單位,看看有你家附近的嗎?

位於常州市新北區孟河鎮孟城西路與孟河大道交叉口,原故居建築現已不存。丁甘仁故居遺址現有丁甘仁紀念場所,成為孟河醫派重要傳習基地。孟河醫派是近代中醫發展史上的一個有重要影響的學派,對中醫學的發展作出了卓越的功績。丁甘仁(1865-1926)為孟河醫派代表人物之一,擔任首任“江蘇中醫學會”會長,開創現代中醫師承教育與院校教育相結合的先河,為新中國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石。

黃天蕩許宅

常州新增21個市級文保單位,看看有你家附近的嗎?

位於天寧區鄭陸鎮黃天蕩村委北夏墅村,由清代秀才、三河口高山書院山長許伯清在1894年-1899年曆時5年興建。原有房屋四進,現僅存第三進主樓,其餘均毀於抗戰期間。許家為當地文化事業發展多有貢獻,建造者許伯清鄉志記載寫有詩稿268首,解放初期許學熙擔任北夏墅初級中學校長,再有中科院院士許學彥,安徽省副省級幹部許學受等,蔡旭曾在許傢俬塾讀書。

北夏墅學校舊址

常州新增21個市級文保單位,看看有你家附近的嗎?

常州新增21個市級文保單位,看看有你家附近的嗎?

位於天寧區鄭陸鎮黃天蕩村,包括兩處,一處在黃天蕩村委會東南220米,單層五開間建築,有五角星門樓,門口西側牆內嵌有道光三十年禁唱灘簧碑記。辛亥革命前後,鄭陸地區辦學興盛。許劍虹、承士毅在北夏墅大王廟舊址創辦西夏墅小學(第一小學)。另一處在鄰近的原黃天蕩新市民小學校園內,建於1946-1947年。主體建築為二層教學樓,磚木結構建築,以小學、初中為主。

陸家橋

常州新增21個市級文保單位,看看有你家附近的嗎?

位於天寧區鄭陸鎮黃天蕩村,為一座平板石樑橋,寬1.64米,長15.8米。周圍河網密佈,橋樑南北向跨河道上,兩邊有“陸家橋”橋名,紀年較為模糊,依稀可辨“光緒”字樣。

承越故居

常州新增21個市級文保單位,看看有你家附近的嗎?

位於天寧區鄭陸鎮焦溪村南下塘26-29、31、32號,建於清朝咸豐年間,坐東朝西,硬山式磚木結構建築,三進四開間,第一、二進是一層建築,第三進為二層小樓。承越,咸豐年間進士,擔任過國史館謄錄。1860年,受命辦蘇常團練,後留山東道臺候補。

美新照相館舊址

常州新增21個市級文保單位,看看有你家附近的嗎?

位於天寧區鄭陸鎮焦溪村仇家弄8、10、12號,建於清咸豐年間。建築為江南傳統二層小樓,硬山式磚木結構,一進五開間,大門上方有“攝影室”三字磚刻。20世紀30年代,攝影師徐蘊珊買下該樓開照相館。焦溪美新照相館遠近聞名,附近鄉鎮百姓多來此拍照。日軍侵華期間,周邊鄉鎮民眾的“良民證”都是到此拍攝的。

焦溪強家弄24-25號是宅

常州新增21個市級文保單位,看看有你家附近的嗎?

位於天寧區鄭陸鎮焦溪強家弄24—25號,建於晚清,一進三開間二層樓,為典型的黃石半牆建築,保存情況較好。主體建築坐北朝南,屋前有小院落,院門朝東,房屋有門樓,雕刻精美。

南下塘98號西民宅

常州新增21個市級文保單位,看看有你家附近的嗎?

位於天寧區鄭陸鎮焦溪南下塘98號西,建於清末明初,坐東朝西,硬山式磚木結構。有五角星門樓和精美封火牆。

東亞客棧

常州新增21個市級文保單位,看看有你家附近的嗎?

位於新北區孟河鎮孟河北街116號,為日軍佔領孟河期間,漢奸楊福林租用孟河城北原居民謝連生民居所開設的一座客棧(旅店),並在此旅店中,設立了日偽軍的司令部。該建築三開間兩進,坐西向東,臨街三間平房,第二進為三間樓房。南北兩側有獨特的 “圓弧形” 封火牆。

新西門雙井

常州新增21個市級文保單位,看看有你家附近的嗎?

新西門17號前

常州新增21個市級文保單位,看看有你家附近的嗎?

新西門20號前

位於新北區孟河鎮新西門17號、20號新西門17號前稱為春泉井,為圓井,井身有紀年。新西門20號前為六角井。根據《武進孟城鄉志》記載,雙井是名醫丁甘仁於1918年出資所鑿,供居民的飲用水。丁甘仁(1865-1926)為孟河醫派代表人物之一,他樂善好施,捐款修橋鋪路,從無吝色。新西門雙井為丁甘仁仁愛精神的見證。

靈官廟弄郭宅

常州新增21個市級文保單位,看看有你家附近的嗎?

原位於天寧區椿桂坊社區靈官廟弄10-12號,建造於1936年,坐北朝南,是常州民國時期中西結合形成的典型建築。2018年實施了靈官廟弄郭宅遷移工程,移至與原址一牆之隔的市一中園內。

福源米廠舊址

常州新增21個市級文保單位,看看有你家附近的嗎?

位於武進區丁堰街道梅港村委河東街,與市級文保單位萬安橋隔大運河相望。房屋應建於民國初年,曾為武進第八米廠。現存建築體量較大,具有鮮明的時代風格和行業特色。

仲明中學舊址

常州新增21個市級文保單位,看看有你家附近的嗎?

位於天寧區鄭陸鎮焦溪紅星路13號、三元橋畔。1945年焦溪旅滬工商業人士是貽永等人籌集資金借用南下塘是氏宗祠、徐氏宗祠創辦仲明中學,以紀念清代焦溪名人、舜山書院創始人仲明先生是鏡。1948年在三元橋畔同善堂舊址興建樓房五間、平房五間,作為中學校舍。現存五開間青磚樓房,坐北朝南。2005年改為“耶穌堂”。

還有1處合併項目

青楓公園橋樑群

常州新增21個市級文保單位,看看有你家附近的嗎?

青楓公園橋樑群-韋墅廟橋

常州新增21個市級文保單位,看看有你家附近的嗎?

青楓公園橋樑群-陳華橋

常州新增21個市級文保單位,看看有你家附近的嗎?

青楓公園橋樑群-富莊橋

位於鐘樓區青楓公園,建於民國年間,陳華橋、富莊橋與原市保“韋墅廟橋”合併,名稱:青楓公園橋樑群。

常州新增21個市級文保單位,看看有你家附近的嗎?

常州新增21個市級文保單位,看看有你家附近的嗎?

常州新增21個市級文保單位,看看有你家附近的嗎?

常州市文保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

接下來,

我市各轄市區及相關部門將按照

“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

的工作方針,

切實做好文物的保護、利用和管理工作,

更好地傳承歷史文脈,

守護文化遺產。

常州新增21個市級文保單位,看看有你家附近的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