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知識丨乾陵為什麼被當地人叫為“姑婆陵”?


乾陵在當地俗稱姑(gua瓜)婆陵。

“姑婆”是方言詞,用以稱謂同姓同宗的祖輩婦女,在陝西秦川西部尤以乾縣方圓流傳較廣。

按一般說法,武則天老家在山西文水,本人生於長安(也有人說生於四川廣元),與乾縣人並不沾親帶故,況且乾陵分明埋著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兩個人,那乾縣人為何偏要稱乾陵為“姑婆陵”呢?

漲知識丨乾陵為什麼被當地人叫為“姑婆陵”?

明代四川人範文光曾就此寫過《昭陵乾陵說》一文,說他到禮泉後問昭陵在哪裡,人們卻茫然不知。

答曰:禮泉有座“唐王陵”;入“奉天”(今乾縣)問乾陵在何處,人們又說成“則天陵”,竟然不知陵墓裡面還埋著唐高宗。

他開始感到很奇怪,思忖一番,終於恍然大悟,不勝感慨道:“小民之口,勝史家之筆多矣!太宗雖帝,要其功業,著於為王時……高宗實不能夫,特稱之曰‘則天陵’”。

漲知識丨乾陵為什麼被當地人叫為“姑婆陵”?

“則天陵”顯然是書面語,不像出自“小民”的口語。是否當初範文光聽到的正是“姑婆陵”,下筆時因不熟悉關中方言“姑婆”怎麼寫,或是知道又不屑於以村俚俗言入文而寫成“則天陵”了呢?

這倒是不無可能的。

直到清末,“姑婆”一詞才開始見諸於文字。清光緒年間邑人梁蔚園在《乾陵懷古》一詩中寫道:“帝后威嚴從昔顯,姑婆名號至今傳”,首次明確提出了“姑婆”一詞。

從這兩句還能看出:作者認為“姑婆陵”稱謂是自唐朝一直流傳下來的。

漲知識丨乾陵為什麼被當地人叫為“姑婆陵”?

清末民初邑人史費修也認為“姑婆陵”俗稱起自唐朝。

他說,武則天去世後,武氏家族在朝廷裡仍然勢焰煊赫,武則天葬禮仍以武三思為首的武氏人居多。當時大周帝國建國已達二十多年,雖然有五王政變恢復了李唐王朝,但對改朝換代並不關心的普通百姓仍以為是武周天下。

所以當龐大的靈駕隊伍向乾陵進發時,沿途的禮泉、乾縣群眾紛紛奔走相告:“快看武家埋他姑婆呢!”此後,人們就順口將乾陵稱做“姑婆陵”了,並世代相沿,以至姑婆陵這一約定成俗的稱謂終於取代了乾陵這個“官稱”。

漲知識丨乾陵為什麼被當地人叫為“姑婆陵”?

“姑婆陵”由來除了範文光的“高宗無能,遂使則天擅名”說和史贊修的“起自唐代。

相沿成習”說之外,還有個極易被人忽視而又十分重要的因素:有著傾城傾國之貌,先後贏得兩位皇帝寵愛的武則天,在男尊女卑和夫權思想佔統治地位的中國封建社會中能脫穎而出,成為空前絕後的一代女皇,這在清一色男性帝王的中國歷史上必然十分引人注目。

漲知識丨乾陵為什麼被當地人叫為“姑婆陵”?

雖然受封建正統思想影響較深的舊史家等往往對她百般貶低,但是不曾讀過“牝雞司晨”一類四書五經的“村野民夫”卻從不理會那些,偏喜歡稱乾陵為“姑婆陵”。

因為一提起“姑婆陵”,人們腦海裡馬上就浮現出頭戴風冠,身披錦鏽,渾身流光溢彩的女皇形象,那些有聲有色的神話傳說,民歌民謠也會紛至沓來,從而喚起人們更加豐富的想象,進一步滿足人們對乾陵及女皇的好奇心理。

兩帝一陵一世界

三山一景一美人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的合葬陵,位於陝西乾縣城北海拔1047.3米的梁山上,距古都西安76公里,距西安咸陽國際機場40公里。

漲知識丨乾陵為什麼被當地人叫為“姑婆陵”?

1961年3月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被國家旅遊局公佈為首批AAAA級旅遊景區。

漲知識丨乾陵為什麼被當地人叫為“姑婆陵”?

乾陵陵園有內外兩重城垣,外城周80裡,內城四面設青龍、朱雀、白虎、玄武四門,總面積230萬平方米。城內原有獻殿、偏房、迴廊、闕樓、下宮等輝煌建築群378間。

漲知識丨乾陵為什麼被當地人叫為“姑婆陵”?

現存有華表、翼馬、無字碑、述聖紀碑、石獅等大型石刻124件,被譽為盛唐石刻藝術的露天展覽館。

漲知識丨乾陵為什麼被當地人叫為“姑婆陵”?

在陵園的東南方向有陪葬墓17座,目前已發掘了其中5座,出土反映唐代社會繁榮發展的珍貴文物4000餘件。經保護性整修後,永泰公主墓、懿德太子墓和章懷太子墓地宮常年對外開放。

漲知識丨乾陵為什麼被當地人叫為“姑婆陵”?



地址:陝西省咸陽市乾縣城北的梁山上

交通線路

①自駕線路:福銀高速,乾縣或乾陵出口下沿指示牌行駛即到;

②公交線路:咸陽汽車北站/西安城西客運站乘坐開往乾縣的客運班車,在乾縣客運站換乘開往乾陵的公交或其他小交通前往。

③在咸陽市旅遊集散中心(咸陽汽車北站)乘坐乾陵旅遊直通車前往。

漲知識丨乾陵為什麼被當地人叫為“姑婆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