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清潔取暖推進難,真是農民不願用清潔能源嗎?

當前,北方各省都已經進入採暖季。過去,一入冬,北方的農民朋友就開始儲備過冬物資了,其中包括取暖用的煤炭。一直以來,北方農村因為沒有集中供暖,只能通過燒煤採暖的方式來抵擋嚴寒。然而,散煤取暖,在帶來溫暖的同時,也產生大量汙染物,不僅加重霧霾天氣,也危害公眾健康。

農村清潔取暖推進難,真是農民不願用清潔能源嗎?

近年來,為了能夠提高北方地區的空氣質量,更好保護環境,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同時,北方多地開展了“煤改氣”“煤改電”項目,對於減少空氣汙染、改善空氣質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每年有關一些農村、農戶散煤復燃的新聞屢見報端。為防止出現散煤復燃,各地政府也紛紛“重拳出擊”。

對於廣大農民來說,燒煤取暖,存在一氧化碳中毒的隱患,又要頻繁添煤、倒煤渣,還弄得家裡到處都是煤灰,怎麼擦也擦不乾淨,而且晚上一封火,後半夜一點都不暖和。而改造清潔採暖設備,使用清潔能源取暖,既乾淨,又有政府補貼。那為什麼還有人要冒著政策風險,棄用乾淨環保的清潔能源,而要用又髒又費事,效果還不好的散煤採暖呢?難道真的是農民不愛乾淨、不願用清潔能源嗎?

農村清潔取暖推進難,真是農民不願用清潔能源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農民使用清潔能源取暖的意願主要受家庭年收入和清潔取暖實際運行費用的影響。所以,“成本高”是推進農村清潔能源的一大痛點。比如,對於河北、山東的大部分用戶來說,燒煤爐取暖,一個採暖季開支2000元就夠了,但改為燃氣壁掛爐取暖後,在政府補貼後,一些些家庭可以與燒煤費用基本持平,而不少家庭採暖費用比原來燒煤高出了很多,甚至超出用戶承受範圍。如果政府不補貼,採暖成本可達到原來的2~3倍!

農村清潔取暖推進難,真是農民不願用清潔能源嗎?

因為當前農村清潔取暖改造的推進很大程度上依賴補貼。“如果補貼沒了,採暖又會被打回到原形。”目前政府承諾了提供3年的燃氣與電的補貼,農民對政府補貼的可持續性存在擔憂心理,若3年後補貼退出,大量農戶可能會因為承擔不起高額的取暖費用而重新選擇燒煤。

另外,前兩年有些地方“煤改氣”之後,出現“氣荒”,農戶安裝了燃氣壁掛爐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又無煤可買,只能挨凍。這一定程度造成了農民對“煤改氣”的牴觸情緒。而且,隨著重點區域“煤改氣”大規模推進,氣源保障難度不斷增大,許多地方已經開始實施以氣定改了,農民對“煤改氣”觀望情緒加重。

而對於“煤改電”來說,除了補貼的可持續性以及居民的支付能力問題,農村電力基礎設施也是重大挑戰。多數農村地區的電力基礎設施配套完善需要大量的投資,地方財政短期內難以支撐。農民對“煤改電”也是心存疑慮。

農村清潔取暖推進難,真是農民不願用清潔能源嗎?

但從長遠來看,農村清潔取暖是大勢所趨。要讓農民心甘情願採用清潔能源取暖,使清潔取暖發展迴歸市場屬性,讓農戶用得起,並綜合考慮地方財政和資源稟賦等因素,因地制宜地制定當地清潔取暖實施方案是關鍵。

此外,引導農戶提升房屋保溫性能,有效降低能耗和能源浪費,從而事半功倍地降低農民清潔取暖成本,這一路徑也不可忽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