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什麼時候種果樹最佳?

關於什麼時候栽果樹最適合這個問題,有人說是春天,有人說是秋天,有人說是冬天,到底是什麼時候,每個人站在自己所處的角度(環境)來看待,也就會出現不同的結果。實際上,個人覺得,什麼時候都可以,哪怕是酷熱得不要不要的夏季,照樣有人把果樹給栽活了,只不過所付出的代價要多一些罷了。

說夏天能栽樹,是不是有人想揍我?哈哈哈哈!真的,本人就見過有人在夏天把樹給栽活了,不過更多的後期管理,需要技術人員時時監控,時時採取措施加強管理才能確保成活率。但是,如果是栽果樹的話,對於更多果農來說,根本就沒有這樣的技術能力和精力去管理,無法保證成活率。

所以,栽種果樹的話,應該還是春季、秋季和冬季比較適合。而在這三個季節,到底是哪個季節更適合呢?在說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看看果樹的生長髮育跟什麼有關係。

果樹的生長髮育與很多因素有關,除了果樹本身的內部條件以外,外部的環境條件決定著果樹的生長髮育,影響果樹的產量和品質,人為地改變果樹生長的外界環境條件,就能改變和控制果樹的生長髮育過程。外部環境包括氣候條件、土壤條件、地形條件、生物條件等。其中,溫度、光照、水分、土壤、空氣等是直接生態因子;風、坡度、坡向、海拔高度等,則是間接生態因子。

究竟是什麼時候種果樹最佳?

在這些外部因子中,溫度可以決定著果樹的分佈,影響果樹生長髮育,是果樹生命活動的必要因素之一。對果樹分佈、生長和結果起決定性作用的主要是年平均溫度、生長期積溫和冬季最低溫度等。果樹只有生長在適宜的溫度條件下,才有利於其快速生長髮育。所以,從地域分佈上來看,南北氣溫不一樣,果樹的種類也大不一樣。

因此,南方和北方栽種果樹的季節也就有了分水嶺的劃分了。不是有這麼一句話嘛,即“北方秋栽,南方冬栽勝於春栽”。這句話是不是已經道出了春、秋、冬三個季節,那個更適合栽果樹的問題了。

作為南方人,在咱的家鄉,有句俗語叫“清明穀雨四月天,挖坑載樹到時間”,實際上,過去,清明前後栽果樹被認為是最佳的時間。這時間段栽果樹有什麼好處呢?即果樹栽下去以後,過不久便會長出嫩芽。但這樣好不好呢,成活率高不高呢?想必種果樹的人心裡都應該有桿秤。

實際上除了這句俗語以外,

也還有“春栽果樹在於早,長根發芽才能好”、“年前栽的先長根,年後栽的先發芽”等等這些俗語。也就是說,栽果樹需要在年前,也或者說需要在冬季。為什麼呢?因為同樣質量的果樹苗,同樣的栽培技術,早栽的比晚栽的成活率要高得多,而如果要等到清明節栽果樹,那就晚得多了。

在過年前栽的果樹,果樹地上部分雖然已進入休眠期,但在大地封凍前,地下溫度仍然保持在10℃以上。果苗定栽後,一到開春,即可早生新根早發春梢早長葉片。所以,這個時期在的果樹,會先生根後發芽,當苗木大量發芽放葉時需要供給水分和養分時,根系已經恢復了吸收土壤水分的能力,可以提高苗木抗春旱的能力以外。另外,早栽的土壤墒情好,空氣溼度較大,苗木散失水分少。

而如果年後才栽,或者說栽得比較晚,晚春氣溫升高得快,苗木發芽放葉快,此時苗木根系還未恢復吸收土壤養分的能力,會造成水分和養分供應不足,而導致苗木的緩苗期延長,缺水嚴重時苗木就會乾枯而死,進而影響成活率。一般栽的太晚,會導致只能緩慢發芽,不生髮新根,造成樹體營養不良,這種果苗往往過不了“六月”就會乾枯死亡。

不過,最後說一點,雖然提倡早栽,但是必須要做到“適種適栽”的原則,也就是不管是選擇在什麼季節栽種,都需要根據果樹的生理特性以及外部環境的物候因子來選擇栽種時間。有的果樹適合在冬季,有的適合在春季,所以要根據果樹類型來選擇,而且栽種以後,要及時採取相關管理措施,加強管理,提高果樹成活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