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種植日常肥水管理措施是什麼?

(一)土壤管理

1、修整樹盤:葡萄春季出土上架後,要及時據樹齡修整樹盤。成齡期樹盤寬度2~3米,長度等於株距,在樹盤的四周修築10~15釐米高土埂。

2、覆地膜:為增溫保墒,早春在葡萄盤內覆蓋地膜,7月上旬揭膜。

3、中耕除草:對未實行生草制的葡萄園,在5~9月常年中耕除草,深度10釐米左右,全年4~8次,特別是澆水或雨後要及時中耕。

葡萄種植日常肥水管理措施是什麼?

(二)施肥

葡萄是多年生植物,每年生長、結實,需要從土壤中吸收大量的營養物質。為使樹勢保持健壯生長和不斷提高產品的產量、品質,必須注意合理施肥。根據我國一些葡萄豐產園的測定,每增產50千漿果,約需施氮0.25~0.75千克、磷0.2~0.75千克、鉀0.13~0.63千克。無公害葡萄園施基肥以充分腐熟的有機肥為主,配合生物肥,重視施用磷和鉀肥。儘量少用氯素化肥,生長期間不斷用尿素等氮素化肥追肥。各地可因地制宜,通過生產實踐和科學實驗來製造適宜的施肥量。

1.施肥原則

確定主次:應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農家肥為主,化肥為輔;根部施肥為主,根外施肥為輔。

看樹施肥:大樹多施,小樹少施;弱樹多施,壯樹少施;當年產量高的多施,當年產量低的少施。

看地施肥:沙、薄地多施,肥沃地少施。綠肥、保水差的純沙地應少量勤施。

看產量施肥:根據預計產量多少施肥,高產多施,低產少施。

2.施基肥

基肥宜在果實採收後至新梢充分成熟的9月底10月初進行。基肥以遲效肥料如腐熟的人糞尿或廄肥、禽糞、綠肥與磷肥(過磷酸鈣)混合施用,用量5000千克/667米2,同時加入金科德中微量元素50千克。施肥方法可在距植株約1米處挖環狀溝施入,基肥深度約40釐米,對樹盤外遠距離的根系可採用放射狀溝施法補充施肥,溝寬30釐米,深30~50釐米,長度據施肥量而定,逐年倒溝輪換施肥。

葡萄種植日常肥水管理措施是什麼?

3.追肥

(1)根部追肥

追肥一般生長前期施速效性肥料為主,按植株大小,在根端附近開深30~40釐米、寬30釐米(一鍁寬的溝),將化肥混土埋入溝中,然後灌水。根部追肥可以提高產量和品質,但不同種類肥料其作用也各異,如追施成熟後的人糞尿效果較好,因其含有豐富的氮、磷、鉀等營養物質,不但能迅速的被植物吸收,促進枝葉、果實的生長髮育,而且還有改良土壤的作用。如果長期單一施用化肥,會使漿果增產效果差,品質變劣,土壤逐漸變板結,透氣、保水性能降低。

(2)根外追肥(葉面追肥)

在水肥易流失的沙地,應用此法效果較好。方法是將化肥溶解在水中,按一定的濃度,均勻的噴灑於植株上。一般結合噴微酸性農藥混加速效肥料,這種藥肥混合用法省工、省力,還有增效作用。在生產中也有利用農家肥料(如草木灰、家禽糞、腐熟人糞尿等)經浸泡、稀釋、過濾後再進行噴施的。這類肥料在農村肥源廣,利用方便,同時含有多種營養元素,使用安全,肥效較長。

葉面追肥在生長前期以氮肥為主,坐果後至漿果成熟前以磷、鉀肥為主。一般噴施的尿素0.3%~0.5%,磷酸二氫鉀0.2%~0.3%。萌芽前噴施3%的硫酸鋅,花前、幼果期和漿果成熟期噴1%~3%的過磷酸鈣溶液,有增加產量和提高品質之效;花前噴0.05%~0.1%的硼酸溶液,能提高坐果率;坐果期與果實生長期噴0.02%的鉀鹽溶液,或3%草木灰浸出液(噴施前一天浸泡),能提高漿果含糖量和產量。宜在上午10時前、下午4時後噴施。根外噴施肥料,如遇乾旱,要適當降低濃度,以免發生燒葉;在沒有施用過的地區,宜先少量試用,取得經驗再逐步推廣。

葡萄種植日常肥水管理措施是什麼?

(3)追肥時期

成齡葡萄樹,一般分為追施催芽肥、催花肥、催果生長肥、催果實成熟和枝條充實肥。在早春出土後至萌芽前後,追施一次氮肥,稱催芽肥。對促進幼芽萌發、花序繼續分化和加快枝條生長有較好效果。為了保證開花、接粉、受精和花絮分化正常進行,在開花前7天左右,追施氮肥或氮磷複合肥,可增產10%~15%,稱催花肥。如果再在花前5~7天葉面噴施0.3%的硼砂,可提高坐果率20%左右,尤其是對巨峰群效果更為顯著。在漿果長到黃豆粒大小時,追施磷、鉀肥,對果實膨大、種子正常生長髮育、增強葉片光合作用、促進枝條充實、提高產量和品質效果明顯,此稱催果生長肥。秋季為了促進果實成熟早、著色好,枝條充實,要追施和噴施催熟肥,主要以磷鉀複合肥為主。

(三)灌水與排水

葡萄比較耐旱,但如能適期灌溉,產量可顯著增加。樹液流動至開花前,要注意保持土壤溼潤,此時如能結合追肥進行灌溉,便可為開花坐果創造良好的肥水條件。但開花期水分過多,會引起大量落花落果,除非土壤過於乾燥,否則花期不宜澆水。坐果後至果實著色前,正值高溫,葉面蒸騰量大,需要大量水分,可根據天氣每隔7~10天澆一次水。果粒著色,開始變軟後,除非特別乾旱年份一般不澆水,如果澆水過多,果實含糖量降低且不耐貯藏、容易裂果。休眠期間,土壤過幹不利越冬,過溼易造成芽眼黴爛,一般在採收後結合秋季施肥灌一次透水,在北方產區還要在防寒前灌一次封凍水,這是葡萄防寒的重要措施。

葡萄種植日常肥水管理措施是什麼?

一般按下列幾個主要時期進行灌水:

催芽水——葡萄出土上架後萌芽前澆水。這次水可結合追肥進行。注意春季低溫陰雨適當晚澆或少澆。

花前水——開花前10天左右追肥結合澆水。

催果水——花後半月結合追肥澆水。以後視天氣狀況,乾旱年份每隔10~20天澆一次小水,直至葡萄著色前。著色後,除特別乾旱年份一般不澆水。

果後水——果採收後結合施基肥灌一次水。

封凍水——防寒前澆一次透水,以防冬春乾旱,有利越冬。

澆水方法多為畦灌,灌水量掌握在35~50釐米的土層溼度為準。也可採用如下方法:

滲灌法——每5×667米2~10×667米2建一個容量為13噸的水池,連接有過濾網的直徑為2釐米的滲水管。

滴灌法——利用灌溉系統設備,把水或肥液加壓過濾,通過各級管道和滴頭以水滴形式溼潤土壤。

溝灌法——在葡萄行間開深25釐米、寬45釐米的溝或用直徑30~50釐米塑料管,管上按株距開噴水孔進行灌溉。

7~8月雨季,雨後要及時排水,樹盤不能積水。

(四)埋土防寒與出土上架

華北、東北等冬季比較寒冷的地區,葡萄需要埋土防寒。

防寒時期:土壤結凍前進行。一般10月底至11月上旬。幼樹、弱樹適當提早3~5天。

防寒方法:多采用地下埋土法。冬剪灌封凍水後,在架下挖臨時性防寒溝,溝的大小以放下枝蔓為準,將捆好的枝蔓放入溝內,然後覆土。根莖及主幹處堆土堆,埋土厚度15釐米以上,埋後拍實。 出土上架:一般在葡萄樹液流動至萌芽前,即4月上旬。幼樹、弱樹適當推遲7~10天。撒土時注意保護枝蔓,避免碰傷。葡萄出土後及時上架,上架後將枝蔓均勻擺佈於架面上,然後及時綁蔓加以固定。

葡萄種植日常肥水管理措施是什麼?

金科德硅肥在葡萄種植中作用:

1.促進根系生長,根系發達,枝條粗壯,提高養分吸收,花芽分化好

2.改良土壤酸化、板結,促進氮磷鉀的平衡吸收

3.葉片厚實、挺直舒展、呈墨綠有光澤,光合作用增強,綠葉期延長

4.提高葡萄抗病能力,減少裂果、落果、畸形果、日氣灼等生理病害發生

5.果粉好,上色均勻,提高品質,提早成熟5-7天

6.果個大,果肉硬,耐儲存

7.增強抗乾旱、抗霜凍等抗逆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